(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安信证券 赵阳 杨楠 夏瀛韬)
1.新点软件:政企数字化转型的领航赋能者
1.1.深耕政务信息化领域二十余载,三大业务接续发力
新点软件是国内政企数字化领军企业,聚焦智慧招采、智慧政务及数字建筑领域。公司成立 于 1998 年,2021 年 11 月在上交所科创板发行上市。
1)数字建筑业务奠定产品化基因:公司早期以研发和销售建筑行业软件为主,该类软件的标准化程度较高,由此奠定了有别于其他政务信息化厂商的产品化基因。
2)2003 年进军智慧政务领域: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启动,公司研发重心由单纯的建筑软件产品向政府门户网站及政务办公自动化软件发展,于 2003 年正式推出一点智慧“网站大师”和网络办公系统,正式进入政务信息化领域。目前形成了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为核心的数字政府解决方案。
3)2004 年公司推出“一点智慧”评标软件,正式切入招采领域:从江苏省建设工程电子辅助评标系统研发,到南京市建设工程“e 路阳光网上招投标系统”,再到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网上招投标系统,建设工程招投标解决方案逐渐走向成熟,领先全国。
目前,公司已形成三大业务条线,多领域深度赋能政企数字化转型。
在智慧政务领域,公司依托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和一网协同三大产品序列,重点服务政府的社会综合服务和综合管理部门,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重要抓手。
在智慧招采领域,公司依托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的系列产品和 SaaS 化的运营服务,为政府公共资源交易、企业招标采购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智慧建筑领域,公司充分发挥成立20多年以来持续积累的优势,一方面为各级住建部门提供一体化数字住建全业务产品,提升监管效能;另一方面为建筑相关企业提供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数字建造全链条产品。
国资背景深厚,员工持股平台深度绑定核心员工。
1998 年 9 月 28 日,国泰集团和国泰华贸分别出资 30 万元、20 万元成立国泰新技术(新点有限的曾用名),2020 年 1 月 18 日,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股权较分散,无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为江苏国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 18.81%,该公司由张家港市人民政府 100%控股。
第二大股东为董事长曹立斌先生,持股比例 10.73%;总经理黄素龙先生持股比例 9.54%。机构持股中华慧企业、亿瑞咨询、百胜企业为员工持股平台,核心技术人员和骨干与公司深度绑定的关系增强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核心骨干具备政府、产业等复合背景,对行业 know-how 有深刻理解。
董事长曹立斌曾在张家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张家港外经贸局任职。总经理黄素龙曾任沙洲职业工学院电子系教师、张家港市自动化工程公司副经理。
副总经理李强曾任张家港市自动化研究所工控部副经理、张家港市信息网络中心技术部主任,主持或参与过多项国家级电子招投标的标准编制,例如曾主持承担了国家发改委高技术服务业研发和产业化专项“招投标电子交易大数据智能分析及服务创新”项目,作为专家组核心成员参与了国家发改委《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检测认证管理办法》等编制,对行业技术标准有着深刻理解与认知。
1.2.收入稳健增长可期,核心技术复用率高造就高毛利
收入持续稳健增长彰显韧性,短期扰动不改长期发展势头。
收入端,公司营业收入从 2017 年 8.47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 27.94 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34.8%,主要得益于全国性销售及服务网络体系的快速铺设以及平台运营模式持续渗透,智慧招采和智慧政务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利润端,扣非归母净利润从 2017 年 1.67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 4.97 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31.34%。
2022 年前三季度,由于部分项目受疫情影响延迟验收,以及研发费用增加导致同比下降 46.15%,我们认为,虽然疫情短期扰动业绩节奏,但随着政务信息化行业修复,SaaS 化招采平台快速发展,公司能够保持较强的发展韧性。
数字建筑和智慧政务筑基、智慧招采建瓴。
1)传统起家业务数字建筑近年来保持平稳增长,2021 年实现收入 3.39 亿元,同比增长 13.76%。
2)智慧政务是公司第一大营收来源,在数字政府底座基础上,专注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协同全局应用,2021 年承接智慧政务项目超千个,覆盖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继续保持行业头部竞争者的优势。
2021 年智慧政务领域实现收入 13.33 亿元,同比增长 26.23%,占总营收比重 48%。
3)智慧政务与数字建筑交织衍生而成的特色板块智慧招采彰显高成长性,2021 年智慧招采领域实现收入 10.63 亿元,同比增长近 40%,其中平台运营同比增长 67.10%。
公司着力打造招采平台的持续运营业务模式,通过招标采购软件平台的 SaaS 化,向招标人、招标代理直接提供招标采购服务,新点软件自营的 SaaS 化平台——“新点电子交易平台”2022 年上半年新增 32 个专区,专区数量同比增长 60%,交易规模同比增长 76%,支撑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三大业务在产品供给侧和客户需求侧方面均有密切交互,协同发展效应显著。
研发复用率高铸就高毛利,盈利能力在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公司综合毛利率连续四年维持 在 65%以上,2022 年前三季度达到 67.62%。
智慧招采软件平台的毛利率由 2018 年的 56.77% 升至 2021 年的 67.87%,主要得益于公司招采类软件平台的底层架构及中间件逐步完善、研发复用率逐步提升,实施人员的整体工作效率提升、整体人力投入有效降低,逐渐从项目制向产品化乃至 SaaS 化过渡;智慧政务软件平台的毛利率相对较稳定,保持在 70%以上;由于数字建筑软件平台主要销售标准化的计价类软件产品,因此其毛利率水平最高,维持在 85% 以上。
全国布局增加销售费用,提升内部运营效率降低管理费用率。
2021 年销售费用率为 21.5%,在政务信息化行业处于偏高的水平,主要系公司积极布局全国市场的营销网络,销售人员占比较高所致。
2021 年管理费用率为 8.21%,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主要系公司持续推动内部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内部工作的流程化、标准化,深化现有的 IPD、LTC 等流程建设,提高了内部运营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保持高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比维持在 15%以上。
2021 年研发投入为 4.89 亿元,同比增长 51.02%,占总营收比重 17.5%,主要是公司加大行业新技术、升级原有产品和新产品投入,研发人员数量及薪酬提升所致。
截至 2022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人员共 2453 人,同比增长 41%,占总人数比重 34.68%。
公司在核心技术方面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围绕不见面交易支撑、大数据治理与智能分析、国产化 BIM、智能设备开发与运维、应用快速开发支撑等方面的核心技术进行持续的研究和开发。
1.3.从区域走向全国,标准化产品和销售网络相得益彰
依托服务县级城市的优势,积极布局下沉市场乃至全国范围销售网络。
新点软件总部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早期从江苏省开始开拓政务软件平台业务,逐步积累了较多的标杆案例、开发实施经验,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较好的服务口碑。县域城市有限的资源促使公司积极拓展本部以外的区域,抢占竞争先机。
新点早在成立初期便重视销售网络的建设、销售队伍的扩大、全国性市场以及下沉市场的布局,目前销售与服务网络覆盖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除港澳台)。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从公司客户分布的城市级别及地区看,所属二线至四线城市的客户占比超过 50%。
公司在下沉市场投入了较多人力,2020 年公司在二线至四线及以下城市的销售人员数量为 265 人,占比超过 50%。
1)从产品优势来看,公司在研发环节形成标准化组件和基础版软件产品,可以减少现场实 施需要投入的人力、时间、资源,便于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复制产品,通过提高产品和解决方 案的复用率提升盈利空间。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及二至四线城市持续提升竞争优势,提升了盈利能力和盈利空间。
2)从市场拓展成果来看,目前公司在苏州、合肥、郑州等地设有六大资源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沈阳、长沙、杭州等地成立了二十二大区域分公司,新设立建筑企业、交易云服务两个业务板块的八大条线分公司。
公司政府类客户跨区域、跨部门覆盖面广,业务中标质量高。
公司多款产品,例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协同办公平台、政务大数据及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等在全国各省市县的政府单位广泛应用。
根据招股说明书不完全统计,公司在政府领域的独家客户约 38 家。
多年的行业积累和全国范围的项目实践帮助公司在满足客户信息化需求的过程中,动态地理解各地域用户特点及需求。公司通过各地项目的交付积累更多需求和经验,持续推动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迭代升级,持续为新老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2.发轫于数字建筑,政务与招采双引擎驱动
2.1.智慧政务:基本盘稳中向好,一网通办市场领先
2.1.1.行业规划大,政策催化强,需求持续释放
政府上网工程快速推进,智慧政务千亿市场待挖掘。
2019 年,我国政务服务线上化速度明显加快,网民线上办事使用率显著提升,由于“政府上网工程”的快速推进,软件及服务市场在智慧政务市场中蓬勃发展,为软件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据中研普华测算,2019 年我国智慧政务市场规模达到 3,142 亿元,同比增长 6.43%,预计未来 5 年内,智慧政务仍将保持 7%左右的稳定增长。
我国智慧政务产业发展速度快,成长空间大。
2022 年 12 月 28 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发布的《2022 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文版)》中显示,我国电子政务排名在 193 个联合国会员国中从 2012 年的 78 位上升到 2022 年的 43 位,是自报告发布以来的最高水平,也是全球增幅最高的国家之一,评估指标中“在线服务”指数排名居全球领先水平。
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总枢纽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初步建成,服务事项网上办已成为政务服务的主要方式,有效解决了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实现政务服务从“线下 8 小时”到“线上全天候”的跨越。
但现阶段,我国依然存在信息共享不足、无法实时管理等问题,距离服务化、智能化的智慧政务水平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享政策东风,“放管服”叠加部委改革带来新增及升级改造需求。在政府信息化领域,提出了“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等工作要求,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环境成为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刚需。同时,随着部委改革的落地,机构之间的分拆合并及职能调整为智慧政务带来巨大的新增需求以及业务协同升级需求。
“互联网 政务”兴起,新兴科技助力政务数据共享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地政府纷纷将“互联网 政务服务”作为“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将智慧政府软件平台等作为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载体。
跨部门协同政务的能力是衡量智慧政务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对“一站式服务”需求的增强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进,前期不同软件平台建设所造成的各自为政问题,未来将被“大数据、大平台、大系统”的顶层架构所解决,智慧政务正在从“垂直应用阶段”进阶为“共享协同阶段”。
2.1.2.公司智慧政务业务起步早,聚焦方向明确
较早卡位政务信息化赛道,标杆项目建设体现行业头部竞争者的优势。
2002 年,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启动,公司研发重心由单纯的建筑软件产品向政府门户网站及政务办公自动化软件发展,并于 2003 年正式推出一点智慧“网站大师”和网络办公系统,正式进入政务信息化领域。
2016 年,国家提出加快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工作,公司及时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参与建设有上海市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沈阳市网上并联审批服务平台、成都市武侯区政务服务平台(国内首个行政审批局)等标杆项目。
公司智慧政务业务聚焦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三大主航道:
1)一网通办注重满足便民需求,推动 AI 审批、智能导办、智能热线、智能化大厅、企业服务等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项目,基于公司产品和技术,提升智能化大厅的“智管”能力,实现 87%的事项可自助办理。截至 2022 年上半年,一网通办产品已经覆盖全国 15 个省级平台及 800 多个政务服务中心。
2)一网统管面向城市管理者,通过数据赋能、智能研判和多跨协同,助力实现城市综合态 势全面感知、事件趋势智能分析、区域资源统筹调度和处置行动高效协同,帮助城市管理者 实时发现问题、高效处置问题和精准预防问题。
3)一网协同方面为政府工作人员提供日常办公一站式数字化服务,打造可留痕、可溯源、 可管控的政务运行一网协同体系。
2022 年,公司发布了政务应用系统集约联动的“党政通”3.0 平台、“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1.0 产品,截至 2022 年上半年,已覆盖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安徽、重庆等 15 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承建了 100 多个区域性政府平台。
“一网通办”县域下沉持续渗透,“一网统管”或成下一个数字政务重点。
“一网通办”是系统化工程,包含数据规划、治理、应用,业务流程重塑等多个方面,需要政府的长期规划和投入,也需要多种类型企业共同参与建设、运营,存在一定地区发展差异,在经济发达区域推进较快,公司本部所处的长三角地区在“一网通办”建设上处于领先地位,上海已经进入“一网通办”智能化阶段。
相较之下,当前内陆三四线城市、县域区域在政务智能化应用建设层面较少,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一网通办”建设的逐步成熟,“一网统管” 正在成为政府数字化转型下一阶段的跨领域应用主场景,通过组织整合、职责优化和流程再造,实现智能协同高效处置城市中的各类问题。
我们认为,公司得益于在智慧政务领域完善的产品体系和下沉市场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有望充分受益“一网通办”的县域下沉和“一网统管”的加速发展。
2.2.智慧招采:龙头地位显著,顺应需求并引领趋势
2.2.1.行业增速快,内生需求驱动力强
新业态促进数字招采发展提速,行政规范透明化拉动政企需求。
国内电子招投标始于国家商务部,2001 年商务部在国际招标中率先启用电子化运作系统,其主要业务流程实现了在线操作,开启了我国电子招投标的先河。
2017 年发布的《“互联网 ”招标采购行动方案》中要求实现电子招标投标系统覆盖全国、透明规范、互联互通、大数据监管,招标采购过程将逐渐从电子化、数字化向智慧化演进,消除时空屏障,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招投标市场,为用户提供“网上办、不见面”交易服务。不见面交易、投标增值服务以及数据共享等新业态驱动行业快速发展。
招采电子化在降低招采交易成本、保证招采公平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在降低成本方面,专业的招采软件平台支持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的整个工作流程电子化完成,避免了制作标书的大量纸张浪费,节约了投标人的差旅费用。
根据公司招股书透露,经实践证明,电子招标投标可以降低 5%-10%的直接成本,节约 1%-2%的人员和办公费用,平均每个招标项目节约交易成本约 2.73 万元。
2)在确保公平性方面,招采全流程电子化使招投标活动中的所有环节均可在网上进行,交易各方均可实时了解信息,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暗箱操作。
采用计算机自动抽取、语音通知、异地远程评标等方式,电子化的招采平台可以实现评委抽取随机、评审过程保密、评委资源共享,避免了人为因素对评委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评审的客观公正性。
3)在避免围标串标方面,电子化招采平台可以自动记录投标者的硬件特征码、工具软件、计价软件身份码等,将该信息和投标文件实施捆绑,评标时对身份信息进行识别比对和详细分析,有效锁定违规投标。
电子招标采购市场空间广阔,公司龙头地位优势明显。
根据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统计,2019 年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对接的电子交易平台合计完成电子招标采购交易规模 40,368 亿元,较 2018 年增加 32.71%,全流程电子交易比例最高的城市达到 93%,最低的城市不足 3%,电子招标采购交易依然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据中研普华测算,2019 年我国电子招投标行业市场规模 22.1 亿元,2025 年有望达到 42.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1.56%,市场容量持续可观。公司在智慧招采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头部效应明显。
2.2.2.公司在智慧招采领域领导力突出
公司是国内最早的招投标采购信息化平台建设商、运营商之一。
2004年,公司推出了一点智慧评标软件,引领了招投标行业信息化潮流。
2007年开始,公司产品逐步由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延伸到政府采购、国有产权、土地交易等领域,实现公共资源全领域的业务协同化、电子化。
2009年,公司率先开发完成“建设工程全流程网上招投标系统”。
2013年,以《电子招标投标办法》作为里程碑,公司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拆分为公共服务、电子交易、行政监督三大平台,进一步厘清了交易逻辑,保证了合规性。
2014年,公司开始进入企业招标采购领域,依托于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丰富经验,获得了众多大型央国企的认可。
目前,公司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从全流程电子化阶段向全流程不见面阶段转变,打造以“易采虹”为核心的电子交易新生态。
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凸显技术领先性,及时把握行业前沿发展动态。
公司参与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标准”、“非招标方式采购代理服务规范”、“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技术规范”等数个全国性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体现出公司在智慧招采领域突出的技术能力和领先;同时,公司通过承担国家发改委专项课题“招投标电子交易大数据智能分析和服务创新项目”,与国内外行业专家、学者举行常态化技术交流与学术研讨活动,时刻把握行业前沿发展动态。
夯实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领先优势,创新模块加速跨区域信息共享。
1)公司主要为政府提供智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针对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和矿业权交易、国有产权交易等,完成全部招标投标交易、公共服务和行政监督活动,实现全程不见面、全程共享、全程安全受控。
根据年报披露,截至 2021 年底,公司累计承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项目覆盖 2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服务超过 200 个地市、1000 个县市区。
2)公司加强生态合作建设,以“易采虹”平台为基础,支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江中游城市群、黄河流域等多个跨区域的公共资源交易合作,落地了区块链 远程异地评标、区块链 多 CA 跨区域互认、采虹学苑等特色应用。
根据年报披露,2021 年“易采虹”平台新接入交易平台数量同比增长超 80%,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同比增长超过 110%,助力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 ”浪潮下,国企数字化招采平台建设旺盛。
随着招标采购规模不断扩大,亟需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电子招标采购平台承载日益增长的各类采购需求,同时疫情再次加速数字化的步伐,电子采购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广泛接受与应用。
公司面向大型央国企单位打造的智慧企业招采平台,打通企业采购需求、采购交易、采购履约的全流程电子化与数字化协同通道,更大限度地拓展采购规模、整合资源、降低交易成本。
公司逐步打开企业用户市场,2018-2020 年来自企业客户的智慧招采软件平台收入以 84.96%复合增长率实现了较快地增长。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承建了中国石化、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华等标杆项目,携手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比德电子采购平台交易额超 1 万亿元,交易项目超 8 万个。截至 2021 年底,公司累计承建 40 多家大型央国企的企业招标采购平台。
2.3.数字建筑:联接政企主体,三大业务线稳步推进
国内建筑信息化渗透率低,以 BIM 技术为核心的建筑行业信息化市场规模巨大。
1)从国内 建筑信息化发展来看,据中研普华测算,2019 年我国建筑信息化市场规模为 280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1,07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5.15%。
而 2019 年我国建筑信息化投入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 0.113%,与国际建筑业信息化投入率 1%的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达 10 倍。
基于我国建筑业的庞大体量测算,行业信息化投入率每提升 0.1%就将带来超过 200 亿元的增 量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2)从 BIM 技术在建筑行业应用来看,由于大型建设项目的执行过程参与主体众多,设计变更、工程签证、验收检测等环节面临着大量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的协调沟通工作,BIM 技术在建筑行业接受度不断提高。
BIM 5D 技术不仅包含 3D 空间设计参数,还包括项目的成本和进度,可以实现对建设项目的全维度控制,帮助建筑企业对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维进行全过程贯通。
北美欧洲均有七成工程项目达到了中等普及率,而我国 BIM 技术普及率刚过五成,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公司在建筑领域以造价、算量软件为核心,以建筑投标服务、协同管理平台为突破点,有望 在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显著受益。
公司于 1999 年推出智慧建筑工程预决算软件,2005 年,公司推出“一点智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统一管理平台软件,打入住建监管市场。
2004 年,公司推出新点清单计价软件,随后于 2015 年推出 BIM 5D 算量系列软件,进一步完善了在建筑软件方面的布局。
2017 年,公司研究推出 BIM 5D 协同平台,开始为施工方提供智慧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逐渐明确数字住建、数字建造、数字造价三条业务主线,建设业务范围从地方向全国扩展,新点数字建筑领域业务矩阵基本完成。
ToG ToB 政企联动,以政府、甲方牵引智慧工地、造价等业务,实现 B 端业务快速拓展。
1)从 G 端客户来看,主要是为住建厅局以及下属的信息中心、科技处、质安处、市场监管 处等部门,提供覆盖全业务全生命周期的“互联网 智慧住建”平台等软件平台。公司基于政企联动和平台工具协同的策略,进行产品持续研发和推广,铸就公司在住建领域的行业优势地位,打造一体化数字住建平台,重点构建“CIM 住建”的应用体系。
2)从 B 端客户来看,凭借与 G 端客户长期以来的合作资源和实践经验,公司在 B 端智慧工 地、造价业务等快速拓展。
公司为建筑企业提供清单计价软件、BIM 算量软件及 BIM 5D 协同平台等产品。搭建以成本、质量、安全管控为核心的项目管理平台、智慧工地平台,并自研了新点造价云平台,促进各参与方的业务协同,通过全国市场推广、平台服务带动、商业模式创新等措施,持续提高市场份额。
根据年报披露,截止 2021 年底,单机版软件销售超 25 万套,造价软件已经覆盖全国 25 个省级行政区,累计销售套数超百万,造价云(指标云)产品已在部分地区进行布局以及试点推广。
3.短中长期投资亮点明晰,打开成长天花板
3.1.短期看商业模式升级:招采 SaaS 转型带动量价齐升
限额以下项目招投标趋于市场化,第三方招采平台迎生机。
2018 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中规定工程项目 400 万元以下、货物采购 200 万元以下、服务 100 万元以下合同可以通过社会化运营平台进行招采,限额以下招投标逐渐走向市场化平台。
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自建并运营招采平台的成本较高但使用频率却不高,因此选择第三方平台的可能性更具性价比。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5 年,预计我国第三方招采平台市场 规模有望达到 216.39 亿元,未来五年 CAGR 达到 30.88%,我们认为,新点自建自营 SaaS 化 的第三方招采平台有望受益于招投标市场化运营。
由传统项目型向市场化平台运营转型,SaaS 化打造新的增长极。
传统的政府主导的招采信息化项目多以项目制为主,近年来,公司着力打造招采平台的持续运营业务模式,通过招标采购软件平台的 SaaS 化,向招标人、招标代理直接提供招标采购服务,逐渐从传统的项目制向平台运营以及 SaaS 化转型。
2021 年,公司平台运营的收入 4.09 亿元,同比增长 67.2%,占智慧招采业务板块的收入比重为 38.5%,到 2022 年上半年,该占比提升至 48.7%,招采运营发展迅速。
商业模式升级带来量价齐升,SaaS 模式保障收入持续稳定。
公司招采运营业务分为招标人和 投标人服务。
1)招标人服务主要是指企业在新点电子交易平台(自营 SaaS 化招采平台)完成限额以下项目招投标,平台按照交易额的一定比例收取费用。2021 年,SaaS 化招采平台新开专区数量同比增长超过 50%,交易业务量同比增长 85%,核心服务实现“0”故障。
2)投标人服务主要为投标人提供便利高效的增值服务及工具,例如电子标书编制、企业空 间、标书完整性检查、标证通、电子签章、移动开标、采虹学苑等产品。根据半年报披露, 标证通产品已成功拓展到全国 24 个省,2022 年上半年接入专区数量同比增长超 3.5 倍,注 册用户数同比增长超 20 倍,实际发证数量同比增长超 6 倍。
随着平台流量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用户使用新点电子交易平台,有望提升交易数量和 ARPU 值。同时,SaaS 化收费模式保障了收入稳定性,运营增值服务带来收入持续性。
3.2.中期看内部高效治理:管理和研发标准化提升人效
1)从内控管理方面来看,公司目前已形成前中后台高效协作的运营机制。
通过自研的 IT 系统来驱动组织流程的高效运转和知识的全面共享,细化经营单元业绩核算方式、加强内部经营分析系统的建设、实现可视化的绩效考评系统,提升内部运营效率。
在组织流程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中后台支撑团队,形成当地团队、区域资源中心和总部远程中心三位一体的协同工作机制,中台后台快速响应一线人员的需求,远程高质量完成方案咨询、技术研发、实施交付、运维保障等方面的工作,降低综合服务成本。
公司的人均创收从 2017 年的 23.32 万元提升至 2021 年 37.34 万元,人均创利从 2017 年的 4.03 万元增长至 2021 年 6.74 万元。
2)从经营管理方面来看,为应对公司分支机构多、业务覆盖广带来的线下管理效率问题, 新点早在 2020 年疫情开始前就打造形成了一套虚拟的网上经营管理架构,全业务都已经搬 到了虚拟化的线上公司里。
比如,公司虚拟的生产平台全部在上面,从商机挖掘到洽谈下单,再到签订合同,以及之后的配件集采、工厂组装、线上测试和客户交付,产品交付的全生命周期都会在网上虚拟的经营管理运维平台里体现。
为简化优化经营管理流程,公司在运营和内务活动中采用亮灯系统,全国各地的员工有业务推进,只需通过新点的管理系统进来,有问题如果能解决,很快绿灯处理掉;如果处理不了,会不断的亮红灯,往上反馈并及时处理。
处理完毕以后,公司的客户满意度调查服务系统和投诉系统都会马上跟进,每月自动根据每 个部门的总结发出通勤邮件,通报各部门的投诉量及改进情况。
3)从研发流程管理方面来看,公司中央研究院负责打造一体化集成开发平台,中央研究院 针对大型软件平台底层应用模块的特性,将具有共性特征的功能模块抽取出来。
各产品线研发人员在具体软件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只需对通用模块进行定制优化,即可实现功能的快速调用,实现快速定制开发,大大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产品可靠性,快速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通过构建公司开发流程,实现发布包/更新包构建、一键项目更新、自动巡检,极大提升项目的实施和运维效率。
我们认为,公司产品标准化来源于其研发流程的标准化,不同业务板块间技术可复用,进而以较低的边际成本实现快速扩张。
公司采用平台化、协同化、集成化的软件研发模式,践行科学高效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IPD)。从产品概念产生、产品设计、产品研发、产品上市,均有规范的流程和组织来支撑,将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活动进行及时协同,结构化的并行开发流程以及相关的考评工具来提升研发效率。从产品设计阶段便开始构建产品质量、成本、竞争力等方面的优势,确保产品投资回报的实现。
虚拟数字工厂通过将生产能力、客户需求预测、原材料价格波动、历史交付情况等数据进行 分析,作用于线上生产系统,使整个生产过程可视化、规范化、可闭环;同时通过虚拟数字 工厂,反作用于线下生产,科学指导工厂生产计划的落实,加快整体交付周期以满足当下复 杂的市场需求变化。
实现“三降”,即降成本、降库存、降物流;“三快”,即快设计、快生产、快量产;“两高”,即高质量、高科技的目标。
3.3.长期看数据要素挖潜:政务大数据一体化需求旺盛
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催生政务信息化建设需求。
2022 年 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中指出,国家政务大数据平台包括“1 32 N”三类平台,“1”是指国家政务大数据平台;“32”是指省级政务数据平台;“N”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政务数据平台。
平台需要建设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经济、电子证照等基础库和医疗健康、社会保障、生态环保、应急管理、信用体系等主题库。
公司的大数据平台以各类主题数据库为基础,推动政务数据信息向政务大数据共享开放平台迁移集聚,使政务大数据支撑多部门协同服务。
我们认为,公司受益于政务大数据平台推进,实现基础库和主题库的建设和对接。
顶层设计落地数据价值被重视,数据要素市场有望长期向好。
2020 年 4 月,《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首次在中央顶层文件中被提出,强调了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务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等。
2022 年 12 月,《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发布,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个方面初步搭建了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三权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随着顶层设计逐步落地,数据要素有望成为继土地、石油等之后,国家下一个重点开发的生产要素。
我们认为,政务和公共数据相比于企业和个人数据,静态存量大、涉及领域广、可控程度高,有望成为最先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及最终变现的方向。
新点软件作为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参与者,在政务数据运营方面兼具数据资源、数据治理、数据安全方面的三大优势:
1)丰富的政务数据资源:
公司的政务大数据平台包含“一个中心”,即大数据资源中心,归集了各部门政务数据,对数据使用清洗、比对、标准化等手段加工处理后,将高质量、规范化的数据载入大数据资源中心,从而形成基础库(人口、法人、证照、地理、信用)、专题库(辅助决策、营商环境、经济运行等)等,为大数据应用开发、数据开放、社会治理等提供数据支撑。
2)先进的数据治理水平:
公司研发的数据治理平台技术支持各类异构数据的接入和治理,支持集群化部署、分布式治理架构,能有效支撑海量数据的高效治理。通过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端到端的全链路透明化管控,实现“数据模型标准化、数据关系脉络化、数据加工可视化、数据质量度量化”,实现数据资产的统一管理及全业务流程的实时监控。
3)有力的数据安全支撑:
招采、政务、住建类软件平台在使用过程中会大量承载政府重要信息,因此,对于搭载关键信息的软件平台的数据安全水平要求较高。公司研发的 PaaS 应用支撑平台为上层 SaaS 应用能够提供统一身份认证,保证数据资源仅被授权用户访问,防止伪造身份认证手段、访问者身份等非法措施。
4.盈利预测与估值
4.1.基本假设与营收预测
一、智慧政务
1)“一网通办”省级平台基本建设完成,预计未来公司新建的“一网通办”平台主要来自地县级行政区的需求,同时部分存量将进入升级改造阶段;
2)“一网统管”加速发展,有望成为政府数字化转型下一阶段的跨领域应用主场景,“一网统管”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主要来自新建平台项目收入,且随着“一网通办”逐渐成熟,我们预计“一网统管”的增长速度将高于“一网通办”;
3)由于目前“一网统管”尚未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定制化程度较高,毛利率偏低,因此预计智慧政务板块毛利率可能略有下滑;
4)受宏观环境影响,部分政府项目出现延迟、推进不及预期现象,我们预计 2023 年封控解 除后将有所好转。
二、智慧招采
1)面向 G 端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要分为新建项目和存量改造两部分,凭借长期以来与政 府合作的经验以及全国市场布局,公司在各省市县区域的新建项目仍在持续拓展,同时,部 分存量平台已进入升级改造阶段;
2)面向 B 端的企业招采平台主要分为新建项目和存量改造两部分,凭借与政府客户合作经 验和标杆项目的口碑积累,公司招采业务逐渐打开 B 端市场;
3)招采运营业务作为公司核心增长点,预计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4)高毛利的平台运营占比将越来越高,因此预计智慧招采板块的毛利率将保持增长态势。
三、数字建筑
1)根据公司公告,近几年建筑类软件的平均销售单价逐渐上升,因此假设客单价稳中有升。
2)根据公司公告显示的近几年该业务毛利率趋势,预计数字建筑板块仍保持 80%以上的高毛利率。
4.2.估值
新点软件是政企数字化转型的领军企业。
我们认为短期看其商业模式升级,招采 SaaS 化构筑新增长极;中期看内部高效治理,管理和研发标准化提升人效;长期看政务数据要素挖掘成长潜力。我们预计公司 2022 年-2024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31.11/40.36/50.4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04/7.84/9.89 亿元。
从可比公司的估值来看,对应 2023 年的平均市盈率约 33 倍。
从 2021-2023E 净利润复合增速来看,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约 29%,中科江南和南威软件约 44%,博思软件和数字政通约 30%,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速约 25%,略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因此我们认为新点软件的估值略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6 个月目标价 71.10 元,相当 于 2023 年 30 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
1)政府信息化投入不及预期:
公司深耕于政务信息化领域,下游中政府类客户占比较大,若受宏观因素或其他市场因素扰动导致政府信息化投入不及预期,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将有所降低,则存在公司主营业务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
2)SaaS 化平台推广不及预期:
公司加大 SaaS 化招采平台投入,相应地增加了经营成本,如遭遇重大市场环境变化,导致第三方招采平台推广不及预期,则存在招采运营业务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
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政务信息化领域竞争对手较多,既包括大型软件业上市公司,也包括小型地方性软件定制企业。随着智慧招采、智慧政务、数字建筑的市场进一步扩大,公司与行业内具有技术、品牌、人才和资金优势的厂商之间的竞争可能进一步加剧。
4)假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本报告在盈利预测中,基于我国政务信息化行业趋势和公司加大 SaaS 平台运营的发展战略,我们对公司的智慧政务、智慧招采等业务做出合理假设,由于客户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存在假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精选报告来自【远瞻智库】藏经阁-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