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做科研:大势所趋?(本科生做科研的多吗)

最近,网上某大学本科生发表30几篇中英文章的消息引发众议,负面评价居多。浮躁,急功近利是当下大学的一种不良风气。

首先我申明不反对本科生发文章,也不反对本科生参与科研。但我想说的是,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究竟有多强?若本科生比研究生还强,岂不打脸研究生导师?

本科生的课程很多,都是打基础。加之其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远未达到独立科研的程度,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用于科研。除了个别天才级学生之外,充其量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打个下手,熏陶一下而已。老师的科研经费大多用于研究生,不可能在本科生身上花太多。一些大学为了博眼球,刻意渲染本科生科研成果,实为误导。个例不代表整体培养人才的质量,1,2个本科生发文章也不代表学校质量高,还是少宣传为好。

回想起自己的科研经历,2019年从复旦大学环境系博士毕业的陈雅欣颇有感触。陈雅欣读大二时,在有机化学课上听任课老师说他指导的几位本科生出了科研成果,便也想尝试一下。刚进课题组时,她“做实验忘了开气体,做PPT格式不规范”。后来,她慢慢熟悉了仪器设备和科研方法,并申请到一个校级科创项目。本科毕业后,她留在课题组读研并转博,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十多篇科研论文,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最近,她的论文由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

陈雅欣说的“科创项目”,指的是学校鼓励本科生做科研的各种名目(比如“䇹政项目”“望道项目”“曦源项目”“登辉项目”)。学生申请这类项目的竞争很激烈,要通过答辩。并且,做课题的当中和结束时还需要参加严格的答辩或者考核。但一旦申请到这类项目,学生不但可以获得一笔科研经费,无形中还得到一种荣誉。这不但有助于获得奖学金,还有助于申请出国、保研。笔者从复旦大学2020年报考指南上看到,该校累计给超过5500名本科生提供了各类科创项目。

据陈雅欣介绍,很多本科生都面临着“找工作还是继续做科研”的选择。本科生提前进课题组做科研是一种尝试——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尽早知道自己是否喜欢做科研。如果喜欢,那么可以继续读下去;而如果不喜欢,就可以找另外的工作,“不能读到博士才发现自己不喜欢科研”。

对于本科生做科研,有相当部分导师持支持态度——研究生往往会经历一段艰难的适应过程,而这个过程可以被前置到本科阶段。如果学生在本科阶段经历良好的科研训练,那么他们在读研时就能更加顺利地进入正轨;甚至有些本科期间探索的课题,可以在读研期间深入研究。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导师都愿意带本科生做科研。“我感到有些本科生有点功利主义。他们拿到科创项目,也不好好做实验;如果申请不到科创项目,就更不来实验室了。因此我对学生说,如果你没有申请到科创项目,也能到实验室做实验,我才佩服你。这正如我现在常为报刊写稿,如果做这个对评教授没有加分反而扣分,我还做,这才是真性情!”几年前,在沪上某高校教务处举办的一次本科生科创项目推进会上,一位教师直言。

该教师从不招本科生做科创项目。曾有本科生找上门来,但都被他拒绝了——“组里几个研究生还需要花时间带呢”。潜意识里,他把带本科生当作一种需要花很多时间的“负担”。他还觉得带本科生做实验“投入大,产出少”,即学生做了好一阵,都出不了一篇论文。他曾带过两个本科生做毕业论文,但总感到“不顺心”——他们经常需要参加岗前培训、毕业游等活动。身为“海归”的他,还看不惯有的本科生拿着研究生采集的实验数据来申请科创项目,甚至“参考”导师的科研项目申请书。他也曾目睹同事课题组的情况——有的本科生加入课题组后不经常过来,还有的中途退出了。他觉得这样效率太低了。

对此,他的同事回应称,学生并非天生就想做科研的,教师应该启发他们、引导他们。这位同事指导的本科生发表了论文,哪怕本科生署名第N作者,也尝到了甜头,拿到奖学金,收获班级同学羡慕的目光,干劲更足了。让本科生进课题组“摸爬滚打”,能把真正热爱科研、擅长科研的学生找出来,还能考察师生双方是否“气味相投”;如果发现不合适,“分道扬镳”未必是件坏事。这位同事就从本科生中“挖掘”到好几位科研苗子,这些学生为他课题组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而这位挑剔的甚至有点自命清高的“海归”教师,每年因为没能“预定”本校保研学生,只能忙不迭地参加大学生“夏令营”、九月推免面试、三月考研面试以及研究生新生入学后的师生见面会,费力地宣传自己的课题组,试图从别的学校招募到研究生。但往往,招到的是没有经过很多科研训练的新手,这使他带研究生非常吃力。

从以上两个故事可见,本科生较早地接触科研可能是件好事,有的教师能积极面对,而有的教师则有自己的想法。但无论如何,近年来本科生做科研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在考研面试现场,老师往往会询问考生有没有做过科研。那些本科期间就有很多科研经历的考生,更容易脱颖而出。而没有科研经验的学生在考研面试时容易“吃亏”。

时下,我国高校正在花大力气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而指导本科生做科研,正是属于实践教学的范畴。为了稳妥开展本科生科研,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首先,要特别注意实验安全。本科生进课题组并非导师和学生简单的“私相授受”。本科生不但要学习各种规章制度,而且在操作仪器、试剂时要处处小心。否则,一旦出了事故,后果非常严重!

其次,要注意学术规范。很多人即使读到博士,都不很清楚做实验、处理数据、写论文中的学术规范,更不用说本科生了。导师理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再次,要保持好的心态——本科生进课题组是来学习的,并非一定要发论文或者能发论文。本科生应珍视自己的点滴进步,享受科研探索的过程,而不能急躁。陈雅欣则补充说,本科生课程多、时间少,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并及时和导师讨论,获得最大帮助。

笔者感到,时代在进步,加强本科生科研训练已经成了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必然趋势。在这个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细致的工作要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3日 上午10:47
下一篇 2024年6月23日 上午10:59

相关推荐

  • 关于科研项目的宣传报道

    科研项目的宣传报道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研项目已经成为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在这个时代,科研项目不仅是科学家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的重要领域。 今…

    科研百科 2025年4月22日
    0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助记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助记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涵盖了从项目启动到项目结束的所有阶段。在这个领域里,项目经理需要协调各种资源,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预算完成。本文将介绍…

    科研百科 2024年12月30日
    0
  • python开源低代码开发

    Python是一种开源的编程语言,它在近年来迅速崛起并成为了开发者们的首选。Python的简洁易读的语法和丰富的库使得它成为了开发各种应用程序的理想选择。而在开发过程中,低代码开发…

    科研百科 2024年2月21日
    120
  • 强基固本 擎旗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党建工作综述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 今天的内蒙古,山清水秀、人和业兴,城市乡村日新月异、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一份份优异的答卷、一幕幕温暖的瞬间背后,跃动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

    科研百科 2023年1月21日
    276
  • 公司档案管理制度及流程

    公司档案管理制度及流程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公司档案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份好的档案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保证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还可以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公…

    科研百科 2024年8月22日
    64
  • 梦龙99a项目管理系统

    梦龙99a项目管理系统:提升工作效率的神器 梦龙99a项目管理系统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软件,能够帮助企业或组织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本文将介绍梦龙99a项目管理系统的功能和优…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27日
    0
  • 阳东:三级书记面对面 共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大计(阳东区乡村振兴局)

    近日(8日),阳东区在新洲镇表竹村开展“书记面对面”活动,区、镇、村三级书记围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基层治理等主要内容进行深入交流,为乡村振兴发展把脉问诊…

    科研百科 2023年1月23日
    252
  • 陈宗懋院士主编的《茶树害虫化学生态学》一书出版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院士主编的《茶树害虫化学生态学》一书,由上海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的出版对推动我国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领…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17日
    273
  • 实践“四航四力”党建工作模式 当好“晋江经验”开拓者

    中国日报12月7日电 2021年1月,中国民用航空局授予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全国禁毒示范机场”;2021年6月,福建省委授予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

    科研百科 2023年2月19日
    174
  • 轮信息系统项目范围管理

    轮信息系统项目范围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项目已经成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信息系统项目的范围管理也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22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