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做科研:大势所趋?(本科生做科研的多吗)

最近,网上某大学本科生发表30几篇中英文章的消息引发众议,负面评价居多。浮躁,急功近利是当下大学的一种不良风气。

首先我申明不反对本科生发文章,也不反对本科生参与科研。但我想说的是,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究竟有多强?若本科生比研究生还强,岂不打脸研究生导师?

本科生的课程很多,都是打基础。加之其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远未达到独立科研的程度,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用于科研。除了个别天才级学生之外,充其量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打个下手,熏陶一下而已。老师的科研经费大多用于研究生,不可能在本科生身上花太多。一些大学为了博眼球,刻意渲染本科生科研成果,实为误导。个例不代表整体培养人才的质量,1,2个本科生发文章也不代表学校质量高,还是少宣传为好。

回想起自己的科研经历,2019年从复旦大学环境系博士毕业的陈雅欣颇有感触。陈雅欣读大二时,在有机化学课上听任课老师说他指导的几位本科生出了科研成果,便也想尝试一下。刚进课题组时,她“做实验忘了开气体,做PPT格式不规范”。后来,她慢慢熟悉了仪器设备和科研方法,并申请到一个校级科创项目。本科毕业后,她留在课题组读研并转博,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十多篇科研论文,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最近,她的论文由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

陈雅欣说的“科创项目”,指的是学校鼓励本科生做科研的各种名目(比如“䇹政项目”“望道项目”“曦源项目”“登辉项目”)。学生申请这类项目的竞争很激烈,要通过答辩。并且,做课题的当中和结束时还需要参加严格的答辩或者考核。但一旦申请到这类项目,学生不但可以获得一笔科研经费,无形中还得到一种荣誉。这不但有助于获得奖学金,还有助于申请出国、保研。笔者从复旦大学2020年报考指南上看到,该校累计给超过5500名本科生提供了各类科创项目。

据陈雅欣介绍,很多本科生都面临着“找工作还是继续做科研”的选择。本科生提前进课题组做科研是一种尝试——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尽早知道自己是否喜欢做科研。如果喜欢,那么可以继续读下去;而如果不喜欢,就可以找另外的工作,“不能读到博士才发现自己不喜欢科研”。

对于本科生做科研,有相当部分导师持支持态度——研究生往往会经历一段艰难的适应过程,而这个过程可以被前置到本科阶段。如果学生在本科阶段经历良好的科研训练,那么他们在读研时就能更加顺利地进入正轨;甚至有些本科期间探索的课题,可以在读研期间深入研究。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导师都愿意带本科生做科研。“我感到有些本科生有点功利主义。他们拿到科创项目,也不好好做实验;如果申请不到科创项目,就更不来实验室了。因此我对学生说,如果你没有申请到科创项目,也能到实验室做实验,我才佩服你。这正如我现在常为报刊写稿,如果做这个对评教授没有加分反而扣分,我还做,这才是真性情!”几年前,在沪上某高校教务处举办的一次本科生科创项目推进会上,一位教师直言。

该教师从不招本科生做科创项目。曾有本科生找上门来,但都被他拒绝了——“组里几个研究生还需要花时间带呢”。潜意识里,他把带本科生当作一种需要花很多时间的“负担”。他还觉得带本科生做实验“投入大,产出少”,即学生做了好一阵,都出不了一篇论文。他曾带过两个本科生做毕业论文,但总感到“不顺心”——他们经常需要参加岗前培训、毕业游等活动。身为“海归”的他,还看不惯有的本科生拿着研究生采集的实验数据来申请科创项目,甚至“参考”导师的科研项目申请书。他也曾目睹同事课题组的情况——有的本科生加入课题组后不经常过来,还有的中途退出了。他觉得这样效率太低了。

对此,他的同事回应称,学生并非天生就想做科研的,教师应该启发他们、引导他们。这位同事指导的本科生发表了论文,哪怕本科生署名第N作者,也尝到了甜头,拿到奖学金,收获班级同学羡慕的目光,干劲更足了。让本科生进课题组“摸爬滚打”,能把真正热爱科研、擅长科研的学生找出来,还能考察师生双方是否“气味相投”;如果发现不合适,“分道扬镳”未必是件坏事。这位同事就从本科生中“挖掘”到好几位科研苗子,这些学生为他课题组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而这位挑剔的甚至有点自命清高的“海归”教师,每年因为没能“预定”本校保研学生,只能忙不迭地参加大学生“夏令营”、九月推免面试、三月考研面试以及研究生新生入学后的师生见面会,费力地宣传自己的课题组,试图从别的学校招募到研究生。但往往,招到的是没有经过很多科研训练的新手,这使他带研究生非常吃力。

从以上两个故事可见,本科生较早地接触科研可能是件好事,有的教师能积极面对,而有的教师则有自己的想法。但无论如何,近年来本科生做科研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在考研面试现场,老师往往会询问考生有没有做过科研。那些本科期间就有很多科研经历的考生,更容易脱颖而出。而没有科研经验的学生在考研面试时容易“吃亏”。

时下,我国高校正在花大力气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而指导本科生做科研,正是属于实践教学的范畴。为了稳妥开展本科生科研,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首先,要特别注意实验安全。本科生进课题组并非导师和学生简单的“私相授受”。本科生不但要学习各种规章制度,而且在操作仪器、试剂时要处处小心。否则,一旦出了事故,后果非常严重!

其次,要注意学术规范。很多人即使读到博士,都不很清楚做实验、处理数据、写论文中的学术规范,更不用说本科生了。导师理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再次,要保持好的心态——本科生进课题组是来学习的,并非一定要发论文或者能发论文。本科生应珍视自己的点滴进步,享受科研探索的过程,而不能急躁。陈雅欣则补充说,本科生课程多、时间少,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并及时和导师讨论,获得最大帮助。

笔者感到,时代在进步,加强本科生科研训练已经成了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必然趋势。在这个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细致的工作要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3日 上午10:47
下一篇 2024年6月23日 上午10:59

相关推荐

  • 辅导员搞科研(大学和辅导员做科研项目有好处吗)

    大学和辅导员做科研项目的好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学和辅导员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大学和辅导员可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也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

    科研百科 2024年8月5日
    34
  • 计划合同部业绩成果

    计划合同部业绩成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合同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公司合同管理的重要部门,计划合同部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济利益和声誉。在过去的几年里,计划合同部通过…

    科研百科 2024年11月20日
    1
  • 项目开发管理程序

    项目开发管理程序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组织实现更高效的项目开发过程,提高项目交付质量和时间效率。本文将介绍项目开发管理程序的基本原理、功能和优点,以及如何设计和实施一…

    科研百科 2025年8月13日
    1
  • 招投标软件下载(招投标管理软件)

    招投标管理软件:让招投标过程更加高效、智能、透明 随着招投标市场的不断扩大,招投标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不断地进行资料整理、合同签订、评审评审、合同执行等各个环节。然而,这些环节…

    科研百科 2024年6月6日
    94
  • 基金会治理与管理之——基金会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办法》)

    基金会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基金会的组织和活动,维护基金会、捐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基金会,是指利用…

    科研百科 2023年10月14日
    205
  • 保幼激素调控龟纹瓢虫生殖发育分子机制被揭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虫害与生物安全创新团队利用动态转录组分析、基因沉默技术开展了保幼激素调控龟纹瓢虫卵子发生和卵黄生成研究,从生理水平与基因转录水平阐述了保幼激素…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12日
    271
  • 科研项目工号和编号是一样的吗

    科研项目工号和编号是否是一样的? 在项目管理中,科研项目工号和编号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它们用于标识和跟踪科研项目的位置、进度和成果。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号码是相同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

    科研百科 2024年4月11日
    130
  • 小物流公司如何维护好客户关系?

    某运输物流公司,规模小,作为小型物流公司,如何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解决问题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但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不及时的响应和处理;这时可以用TMS物流…

    科研百科 2024年4月27日
    106
  • 研发低代码平台

    研发低代码平台:提升软件开发效率的新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软件开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通常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使得许多企业和开发者面临…

    科研百科 2024年2月27日
    79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应用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应用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应用是指将各种不同类型的系统集成在一起,以便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这种应用通常涉及到软件开发、硬件设备制造、系统集成、网络管理等不同类型的行业。…

    科研百科 2025年6月30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