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川街道银凤社区成立于2011年10月,辖区面积近0.5平方公里,由3个居民小区组成,人口3558户、12000多人,是蛟川城市化进程中,周边7个村拆迁集中安置后建立起来的复合型社区。作为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银凤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本单元治理,通过把支部建立在网格上,做强党建核心,划小治理单元,聚焦精准需求,多维协同解题,优化治理方案,从而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效率和综合效益。
— PART 01 —
“微网格”服务
大事小事“网”中解决
探索微网格治理模式,把1个社区区域划分成12个网格,每个网格再划分3—4个共45个微网格,由网格内党员、志愿者担任微网格员。实行单元最小化,构成由社区、业委会、自治站为主体,12名网格长→45名微网格员→108名楼长→348名楼道单元“微网格力量”为分支的楼宇“微自治”体系。
依托社区能人库,聚力网格员队伍赋能,发挥“青春优势”,从信息采集、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矛盾排查化解、疫情防控常态化等方面聚焦精准服务需求,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畅一公里”,打造网格精细化服务的“青春样本”。
例如:去年12月,面对突发的疫情,为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银凤社区迅速动员网格“青年力量”,集结了一支近300人的网格青年志愿力量,连夜搭建3个检测点,为辖区1.2万人次居民进行核酸采样。面对辖区老龄化配药需求问题,社区采取“居民‘点药’、网格‘配药’、志愿‘送药’”的方式,为辖区居民提供便利,全力保障辖区居民基本生活物资需求。
— PART 02 —
“微网格”调解
难题在“网”中化解
在社区的日常工作中,时常会遇到居民之间发生矛盾纠纷的情况,面对“疑难杂症”,社区邀请辖区老党员、老同志、“老大哥”、“大阿姐”组成邻里和调解队,并与社区能人执证律师、公共法律服务律师、阿拉E法官组建成“专业 业余”、“定时定点 随叫随到”、“线上普法 线下调解”的模式,为居民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帮扶等“一站式”的矛盾纠纷化解,将难题在“微网格”中化解。有效预防了各种矛盾上行,实现了“小事急事不出网格、大事难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格局。
例如:今年4月,网格员接到居民求助,希望帮忙协调家庭矛盾。此次家庭矛盾是来自关于病重母亲赡养问题,因求助人家庭成员众多,关于病重母亲的照料问题意见不一,产生了各种误会,家庭关系近年来逐渐不和谐,并因此次母亲存款移交等事项将矛盾激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社区调解队负责人“老赵”及时通过电话与公共法律服务律师进行沟通、咨询,并组织调解队成员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工作。运用“情、理、法、德”调解技法,经过多番调解,终于找到矛盾纠纷的突破口,成功把矛盾化解。
— PART 03 —
“微网格”治理
同心圆在“网”中绘就
积极探索在红色物业联盟体系下的精细化管理示范小区试点,搭建红色物业联盟、共建单位、职能部门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联席议事平台。建立网格定期议事制度,将“议事日和主题党日”相结合,由网格长召集网格内党员、微网格员、微网格力量等人员进行民主议事,对网格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统一收集汇总,递交至多元化联席议事平台。
例如:针对老旧小区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以红色物业联盟“党建组团、整合资源、网格议事、破解难题”的小区治理途径,通过多种形式听取建议,制定停车方案;多个层面召开座谈会,细化停车方案;多种渠道解释停车方案;多方努力落实方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两个小区的停车方案已落实并实施,破解了拆迁安置小区十几年未交地面停车费的问题,也缓解停车难乱停车现象。
通过线下居民自治议事平台,线上智慧网格治理平台的两手结合,将发现问题、收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闭环系统串联起来,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优化治理方案,绘就网格治理同心圆。
来源:镇海矛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