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农科院葡萄专家将“东兰模式”搬到马山

探索科技扶贫新模式,助力脱贫攻坚获成效

农科院葡萄专家将“东兰模式”搬到马山

  本报讯(通讯员关妮纳 记者凌剑伊)眼下正值葡萄保花保果、果实膨大的季节,在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羊山村,葡萄种植户苏发勇与广西农科院葡萄所专家刘金标正在为阳光玫瑰葡萄进行现场保果处理。刘金标告诉苏发勇,要用高氮速效水溶肥滴灌,叶面用苞果良加苞果303喷施1~2次促进抗逆生长诱导果实膨大。

  今年以来,刘金标等葡萄产业先锋服务队成员已经第6次来到葡萄基地对种植户进行现场指导,“葡萄专家基本上随叫随到,很耐心给予指导,这样我才放心种,我就希望将‘东兰模式’顺利‘搬’到我们这儿。”种植户苏发勇笑称。

  苏发勇说的“东兰模式”是广西农科院通过开展“支部联村企、科技旺产业”活动,创新“党建+科技+扶贫”的扶贫新模式。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是河池市政府扶贫点,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2017年,东里村党支部与广西农科院办公室党支部、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党支部进行支部结对共建,共同创建“支部+科技+产业+企业+贫困户”党建扶贫新模式。结对共建后,为确保东里村阳光玫瑰葡萄基地种植成功,广西农科院开展了“保姆式”技术服务。不仅选派技术经验丰富的党员作为特派员,对接东里村葡萄基地,定期到基地开展一对一帮扶技术指导。同时,成立技术骨干专家小组,及时会诊葡萄基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及时提出技术解决方案。此外,采用先进栽培模式——适宜地下水位高的半限根栽培方式,引入慧云葡萄管家,实施智能化管理。

  2019年,东里村阳光玫瑰葡萄基地扩种到300亩,并带动河池、南宁等地的贫困地区建立了阳光玫瑰产业扶贫基地600多亩,使得贫困户2600多户近万人脱贫致富。目前,东里的阳光玫瑰葡萄基地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扶贫示范项目。

  马山县古零镇羊山村是深度贫困村,2019年2月,广西农科院葡萄所所长谢太理来到马山县就葡萄示范基地的选址、种苗筛选、种植前的准备等细节与村委一一进行交流指导。葡萄种下以后,葡萄所科技人员经常到到马山葡萄基地查看生长情况。

  今年春节,疫情期间,谢太理通过微信视频不间断地指导葡萄生产;待疫情稍缓,便带着专家团队到现场悉心指导。如今,马山县160亩阳光玫瑰在广西农科院葡萄所专家们“保驾护航”下,已顺利进入幼果期,预计今年7月将迎来第一批收获。

  据悉,近年来,广西农科院积极探索科技扶贫工作新方式、新方法和新模式,创新了“扶贫科技特派员+扶贫点+县科技局+科研单位”、“党建+互联网+扶贫”模式、“党建+产业”等扶贫新模式,成功打造了科企合作的“金穗模式”、政科企合作的“兆和模式”、院社合作的“南晓模式”……实现了科技扶贫“全面开花”。产业扶贫示范基地覆盖全区54个重点贫困县(市),300多个新品种(或品系)、新组合在全区贫困地区推广种植,涵盖粮油、蔬菜、甘蔗、特色水果、蚕桑、食用菌、中药材、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以点带面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原文链接:http://www.nnwb.com:8080/nnwb/20200426/html/page_03_content_002.ht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6日 下午6:08
下一篇 2022年5月6日 下午6: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