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让水果“常葆青春”

 广西日报   2018-07-05          ■ 本报记者 李新雄 北京科技报记者 白竟楠       


    “快乐做科研,越努力,越幸运。”这是李丽的座右铭。作为广西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一名业绩优秀的80后科研人员,李丽幽默地把她所从事的广西特色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研究,比喻为给亚热带水果提供养容驻颜的良方,让水果“常葆青春”。     

    2010年从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硕士毕业至今,李丽已跟广西的水果亲密接触了很长时间。广西盛产荔枝、龙眼、芒果、香蕉等水果,品种也较为丰富,如何“锁”住水果的“鲜”气,延长保质期,减少褐变和营养流失,让人们能够吃到新鲜的水果?为了这一目标,她孜孜以求。     

    李丽的工作常态是:在太阳炙烤的天气里,头戴草帽,脚穿水鞋,在桑葚、荔枝、龙眼、芒果等果园里,采摘诱人的亚热带水果,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水果送进他们特制的“保温箱”里,经过一番精心的包装呵护,两三个小时之后,“保温箱”就摆到了广西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的试验台上,她便开始琢磨如何用绿色环保的方法让这些美味的水果尽可能长时间保持“高颜值”。    

   让水果“常葆青春”,唯有跟时间赛跑。李丽知道搞科研没有捷径可走,屡试屡败,越挫越勇,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科研团队系统研究出了亚热带水果采后褐变衰老生物学机理与贮藏保鲜技术。他们从细胞膜系统裂变角度阐明了采后荔枝、龙眼、芒果、香蕉等果实贮藏衰老的化学与分子机理,克隆获得采后香蕉膜脂衰老的关键酶磷脂D基因、芒果乙烯受体基因等,并阐明其表达特征,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源头“新鲜”,卖场里水果才能新鲜,李丽与科研团队一鼓作气,开发了热带亚热带水果生物保鲜剂,并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如何让这些保鲜水果处在“安全线”上?是否有个标准?李丽与科研团队一起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建立了荔枝、龙眼、香蕉、金桔、百香果、马蹄、杨梅等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保鲜物流技术规程,并获批制定广西地方标准。这些地方标准在企业开展示范应用之后,企业年新增产值近亿元,这对维持果蔬采后保鲜品质、延长货架期、提高采后商品价值意义重大。     

    为了做到对水果“吃干榨尽”,荔枝、龙眼、桑葚、甘蔗等广西亚热带特色农产品的副产物也成了李丽的研究对象。她和同事开展了果皮、果渣、果核等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研究,把榨汁后的果渣加工成营养丰富的膳食纤维饼干,在果皮、茎秆中提取有效成分,开发出化妆品保湿剂。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     
 
    李丽还把研究瞄准了“甜蜜”的事业,打起了甘蔗梢、甘蔗渣等副产物的主意,开展了蔗梢多酚与多糖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抗氧化与抗炎症活性研究。根据国家启动的“国家公众营养改善-微生态健康促进项目”,采用先进技术开发出以低聚果糖、低聚木糖等为主成分的甘蔗天然低聚糖功能性饮品,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李丽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获得了广西科学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产学研促进成果奖二等奖。     

    “这辈子能跟水果打交道,挺幸运的。”李丽说。她的心愿是,通过高科技让亚热带水果卖相“鲜美”地走出广西,让果农脱贫致富。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她还在奋力奔跑。

       
       链接:gxrb.gxrb.com.cn/html/2018-07/05/content_1511273.ht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6日 下午6:06
下一篇 2022年5月6日 下午6: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