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试卷6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试卷及答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一套试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题 号

总分

题 分

15

10

20

24

31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公共事务的特征是( )

A、 公共性、政治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B 、公共性、劳务性、阶级性、非营利性

C、 公共性、劳务性、发展性、非营利性

D 、公共性、阶级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2、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是(   )

A、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出版

B、广播、教育、卫生、气象

C、基础设施、医疗、体育、动植物检疫

D、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广播、出版

3、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有(  )

A、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B、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C、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D、田野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4、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外部环境的是(  )。

A、政治  B、经济  

C、地理  D、政府人员编制

5、生产力发展水平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不包括(  )。

A、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B、公共事业管理的能力 

C、公共事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D、公共事业管理的性质

6、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文化的是(  )。

A、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  B、公共管理的价值观

C、公共事务观  D、政治思潮

7、公共事业管理最本质的特点是(  )。

A、政治性   B、阶级性  

C、公共性   D、经济性

8、下列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关系的最佳概括是(  )

A、前者决定和制约后者,后者利用和改造前者。 B、相互制约 

C、前者利用和改造后者,后者决定和制约前者。 D、相互影响  

9、公共事业产品的提供方式本质是:( )

A、生产方式 B、消费方式

C、分配方式 D、整合方式

10、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的可能的组合当中,所谓公共生产,市场提供指的是:( )

A、由政府依靠公共财政支出,直接投资并组织公共产品生产,然后无偿向社会提供;

B、由政府组织公共产品生产,并通过收费的方式向社会公共提供;

C、由公共企业生产,按照营利原则定价,并向使用人收费的提供方式;

D、即由非政府组织乃至私人部门生产,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由政府获得产品的所有权,并无偿地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

11、公共事业管理费用的资金可以分为公共支出和非公共支出两大类别,其中公共支出的主要来源:( )

A、税收 B、企业投资

C、社会捐赠 D、溢余

12、公共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 )

A、政府资金有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B、政府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C、企业资金有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D、企业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13、( )是指一些涉及公众整体利益,难以分割的技术研究和运用,如关系到气象服务、灾害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和研究等。

A、公益性研究 B、应用技术研究

C、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D、基础科学研究

14、科技事业产品属( )

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私人产品 D、企业产品

15、在以下的教育类型中,其中外部性最强的是( )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教育

得 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国际环境主要从(  )方面影响公共事业管理。

A、基本政策  B、方法 

C、手段  D、本国国际地位

E、经济

2、技术化要求政府做好

A、信息服务  B、信息管理 

C、管理信息服务价格 D、降低电脑价格

E、政治服务

3、一个公共性的问题成为公共事业管理问题,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前提条件(  )。

A、它首先必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

B、它必须是公共事业管理决策者所察觉的、所认知的

C、它必须具有公共性

D、它是一种有必要在当前加以解决的公共性问题

E、它可以由私人来解决

4、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形成因素主要有:(  )。

A、自然灾害

B、经济的较显著的变化

C、技术的发展

D、国际间交往和关系的变化发展

E、新产品的出现

5、教育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主要体现在( )

A、一定的非排他性 B、一定的非竞争性

C、外部收益性 D、盈利性

E、完全排他性

得 分

评卷人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公共产品

2、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3、公共支出

4、公众满意评价

5、公共项目

得 分

评卷人

四、 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 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 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分类?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分类主要的和常用的有哪些

3、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内容构成是什么?

得 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16分)

1、分析如何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建设?

2、分析公共事业管理政治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一套试卷答案

一、1—–5 AACDD 6—-10 DCABC 11—-15 ABABA

二、1、ABCD 2、ABC 3、ABCD 4、ABCD 5、ABC

三、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也称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通俗地说,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2、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指外部环境,即公共管理主体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或者说是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及其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的外部要素的总和。

3、 公共支出:公共支出是公共事业管理中基本的经费来源。所谓公共支出,也称为财政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换言之,公共支出是政府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成本,如果从公共产品的角度看,就是执行政府一定的(即以多大规模、以什么质量)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决策所付出的成本。

4、公众满意评价 评价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绩效的优劣高下,不仅仅是看其经济指标和效率指标的高低,也不仅仅看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对达成社会公正的自我评估,还必须考察评价其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公众的需要,其绩效评估是否得到公众的认可,公众对其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否满意。

5、 公共项目:公共项目是根据政策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及其过程。公共项目是公共事业管理中最直接可见的对象。确立和实施公共项目,是中低层公共事业管理机构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四、1、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1)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管理目的相同,在管理范围上有联系(在特定公共事务管理上的是重合的),在管理主体上有区别:A、从管理对象和范围来看,行政管理的管理对象和范围均广于公共事业管理B、从管理主体来看,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政府部门,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则是公共组织乃至特定企业C、从管理方法和手段上来看,行政管理的手段较单一,而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较丰富。

(2)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公共管理包括公共事业管理。

区别:A、从管理对象来看,有宽窄之分。公共管理的范围是广义的一般的公共事务,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B、公共管理与政府职能、宏观调空职能、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相连,公共管理的范围主要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主要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相关。C、从管理手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是刚性手段和柔性手段的并用,但在具体管理环节中柔性手段占主导地位。但公共管理二者都得到广泛应用。

(3)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二者关系越来越来密切。

区别:A、目的不同

B、管理所依托的权力不同

C、管理的性质不同

D、管理的物质基础不同

E、管理的限制因素不同

F、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求不同

G、绩效评估不同。

2、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分类?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分类主要的和常用的有哪些?

所谓分类,就是按一定的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划分,以便以更为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客观事物。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有如下几种划分:

第一,以层次为标准,可分宏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中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和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第二,以国别区域为标准,可分为国际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和国内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第三,以作用和影响为标准,可划分为积极公共事业管理环境(良性环境)和消极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恶性环境)。

第四,以内容为标准,可划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而且,这些环境还可以以内容为标准进行更进一步的划分。

3、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内容构成是什么?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是在政府组织伦理和非政府组织伦理的基础上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一系统由观念要素即行为伦理意识、实践要素即以一定的伦理规范为指导的政府组织行为、与实践的结合要素,指社会的政府组织伦理调节和导向(伦理评价和教育)活动。

第一、公共事业管理伦理意识。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意识包含伦理准则意识、伦理责任意识和伦理目标意识。

第二、公共事业管理实践伦理。 公共事业管理的实践伦理,是通过政策或制度表现出来的对社会公众的行为规范或要求。这一实践伦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维护公共服务活动正常运行所需的伦理规范,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权威机构设计、制定和推广的;二是指对于政府倡导的这些公共服务活动中的伦理规范,除了用社会舆论、自我评价等软约束手段支持外,还要为其设定政策优化的硬约束手段,使这些伦理规范真正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公共服务中的普遍化行为方式。

五、1、如何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建设?

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建设是一项重要但也是困难的任务。就公共事业管理者个体而言,这一职业伦理的建设的目标就是自律,而其途径则是道德建设驱动自律和制度建设推动自律。

所谓道德建设推动自律,即通过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道德修养,使其能够超越一切外在监督和制约,以事业心、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为基础,自觉地遵守公共事业管理伦理规范和要求。

所谓制度建设推动自律,就是通过相关的制度设计,来推动公共事业管理者遵守公共事业管理伦理规范和要求,逐步达到自律。这一机制实际上是将伦理建设与公共事业管理结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法律体系的完善对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形成和实施取着控制的作用。

第二、公共事业管理的责任履行机制。理想的责任履行机制对公共事业管理人员遵守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取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行为守则。即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精神、价值取向和基本的规范和要求,对公共事业管理人员日常管理行为所做出的具体的、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规定。

第四、公民参与。制度化的公民参与,对公共事业管理人员违反其职业伦理,违法的、腐败的和不道德的行为具有十分明显的监督作用。

2、公共事业管理政治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公共事业管理?

第一,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影响。对于公共事业管理来说,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主要提供一种外部的政治组织环境,即它通过组织体系的合理化和有效的权力分配状态与机制而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影响。

第二,政治关系的影响。在现代社会,政治关系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在特定政治制度下的政治实体以一定的法定程序来形成的。

第三,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所拥有的权力的影响。这种权力对公共事业管理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公共事业管理者所拥有决定着公共事业管理决策的权力,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同时也体现在执行者调动、处置相关事务和社会资源的能力上,而公共事业管理者的权力一旦形成,其权力的管理范围和强度也就相应确定。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二套试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题 号

总分

题 分

15

10

20

24

31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纯公共产品性质的事业产品是(   )

A、气象、基础设施、基础科学研究、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

B、气象、基础科学研究、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

C、教育、卫生、医疗、体育

D、动植物检疫、广播、影视、基础设施

2、下面属于公共组织的是(   )

A、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准行政组织或准政府组织

B、团体组织、集体组织、社区组织

C、私人集团、集体组织、社区组织

D、政府组织、国际组织、专业性组织

3、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有(  )

A、以公众为本原则、服务原则、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法制原则

B、以公众为本原则、服务原则、效率公平原则、法制原则

C、以人为本原则、兼顾公平原则、服务原则、法制原则

D、以人为本原则、降低成本原则、服务原则、法制原则

4、国际环境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 )层次。

A、高   B、低  

C、中级  D、任何

5、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对中低层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的特点是(  )。

A、间接迂回  B、复杂直接  

C、巨大   D、没有影响

6、社会发展程度属于公共事业管理的(  )。

A、生态环境  B、文化环境  

C、政治环境  D、经济环境

7、具有非排他性和一定竞争性的公共事业产品的配置效率,哪种最好( )

A、公共提供 B、市场提供

C、混合提供 D、企业提供

8、 非政府组织的支出原则中,( )是非政府组织宗旨的一个最基本的表现。

A、非营利原则 B、安全原则

C、稳定原则 D、效益原则

9、所谓具有非竞争性和一定的排他性的事业产品指的是:( )

A、指在某一区间内,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而消费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的事业产品;

B、在某一区间内,边际效用为零,而消费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的事业产品;

C、在某一区间内,消费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的事业产品;

D、在某一区间内,边际消费成本为零,而消费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的事业产品;

10、 整个公共事业管理费用的资金,可以分为( )两大类别

A、公共支出和非公共支出 B、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C、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 D、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

11、( )主要是指涉及到公众利益和社会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如农业方面的种子改良技术等,这类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基础性需要。

A、公益性研究 B、应用技术研究

C、技术推广 D、基础科学研究

12、教育事业产品属于( )

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私人产品 D、企业产品

13、在以下的教育类型中,其中受益面最大、教育成本最低的是( )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教育

14、文化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体现在( )

A、一定的非排他性 B、一定的非竞争性

C、外部收益性 D、A B C

15、进行( )是促进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基础工作。

A、公开听证 B、民意调查 C、咨询委员会 D、利益群体

得 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公民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方式有( )

A、公开听证 B、民意调查

C、咨询委员会 D、审计

E、利益群体

2、行政监察的基本特点:( )

A、隶属于政府但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不受任何机关的限制;

B、有独立的监督权限,包括检查权、调查权、纠正权、弹劾权甚至逮捕权;

C、均有行政监察的立法,对行政监察作出明确的规定;

D、监察工作的重点是反腐倡廉,维护政府的责任

E、要受到其他机关的制约

3、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提出是由: ( )

A、政治领袖或政治领导人

B、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

C、大众传媒

D、集多学科知识和人才所形成的专业化的政策研究

E、学校的教授

4、拟订方案的基本原则有: ( )

A、可行性原则 B、最优原则

C、详尽性原则 D、互不兼容原则

E、目标原则

5、下列哪些属于非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 )

A、律师事务所 B、环保协会

C、失业救济基金会 D、审计事务所

E、志愿者组织

得 分

评卷人

三、 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公共事业管理责任

2、回应

3、政府

4、基础科学研究

5、公共问题

得 分

评卷人

五、 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 公共事业管理政治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公共事业管理?

2、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3、什么是公共项目的目标管理?在计划阶段有什么要求?

得 分

评卷人

六、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16分)

1、 为什么政府必须介入卫生事业产品市场?

2、战略管理有什么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二套试卷答案

一、1—-5 BAAAA 6—-10 ACADA 11—-15 ABADB

二、1、ABCD 2、ABCD 3、ABC 4、ACD 5、BCE

三、1、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所谓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承担和履行的职责,是公共责任的重要子系统。

2、回应:即指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快速了解公众对公共事业产品的需求。这一不仅包括对公众所提出的对公共事业产品需求的“回应”,而且更应包括对整个公共事业发展和公众相关需求趋势的把握,洞识先机,以前瞻主动的行为研究问题,制订出公共事业管理的战略发展规划,解决相关问题。

3政府: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示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关,实际上是国家代理组织和官吏的总称。

4、基础科学研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科学研究,其内涵主要是指自然科学中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基础科学研究要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与具体的技术研究相比较,它提供的是物化的可能,它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是新发明或技术研究的先导。

5、公共问题:所谓公共问题,通常是指具有广泛性、复合性和不可分性等特征的社会问题,是关系到一个社会或一个地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质量的问题,是属于公共领域的共同性的问题。

四、1、公共事业管理政治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公共事业管理?

第一,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影响。对于公共事业管理来说,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主要提供一种外部的政治组织环境,即它通过组织体系的合理化和有效的权力分配状态与机制而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影响。

第二,政治关系的影响。在现代社会,政治关系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在特定政治制度下的政治实体以一定的法定程序来形成的。

第三,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所拥有的权力的影响。这种权力对公共事业管理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公共事业管理者所拥有决定着公共事业管理决策的权力,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同时也体现在执行者调动、处置相关事务和社会资源的能力上,而公共事业管理者的权力一旦形成,其权力的管理范围和强度也就相应确定。

2、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是指运用一定的行政手段或通过一定的行政层级,对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履行责任进行的监督和控制。这一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公共组织自身的责任机制;行政监督检查;行政监察;审计;行政复议。

3、什么是公共项目的目标管理?在计划阶段有什么要求?

所谓目标管理,是以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其基本内涵是将一个项目的总的目标,分解为若干与总目标相连的具体目标,即一种树状式的目标体系,并以目标即具体的管理结果为依据,明确每个具体目标的负责人、完成时间和资源配置等。

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其运用是以目标体系的确立为基础的。因此,在公共项目的目标确立和计划形成阶段,如果确定实施目标管理,就必须在目标的确立和计划的形成中进行相应的工作。

这一工作主要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即在中低层管理机构的公共项目的总目标确定后,从该管理机构的最高主管部门开始,由上而下地逐级分解和确定目标,而且上下级的目标之间保持一种“目的——手段”的关系,某一级的目标,需要有一定的手段来实现,这些手段就成为下一级的次目标,按级顺推下去,直到最低一级的操作目标,从而构成一种锁链式的目标体系。在这一个管理目标体系中,上一级的管理人员应该时常注意下一级项目的进度,关注下一级管理人员在完成项目目标时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并对项目进行评估等。

五、1、为什么政府必须介入卫生事业产品市场?

医疗卫生产品市场是指由供给方(医疗卫生的提供者)与需求方(医疗卫生的消费者)购成的价格与市场的关系。虽然自现代卫生事业产生后,一些国家如中国及西方的某些高福利国家,曾出现过将整个卫生事业作为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不承认医疗卫生产品市场的存在或客观上没有医疗卫生产品市场,但如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中医疗行业等的商品性是比较明显的。实际上,当代世界范围内,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化是一个普遍的趋势,医疗卫生产品市场是客观的需求,也是客观的存在。

但医疗卫生产市场又是一个较一般商品市场特殊的市场,政府必须介入,其主要原因在于:

(1)卫生事业产品的外部性决定了政府必须介入

现代卫生事业中有些产品的性质已经接近于纯公共产品,有的则是准公共产品,而不论哪一类卫生事业产品都具有突出的外部收益。具有外部收益的产品如果完全按照市场规则来配置资源,必然会出现市场失灵。具有纯公共性的卫生产品不宜采用市场提供方式,而卫生产品的外部收益又决定不能完全依赖市场机制,因而,政府必须对卫生事业产品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

(2)卫生产品信息的不对称性决定了政府必须介入

这里所说的卫生产品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医疗行业中,具体是医生提供医疗服务时,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一不对称是:正常情况下,医生在医疗专业知识方面比病人多得多,而且,医生既掌握着病人的病情信息,又负责病人的治疗方案,病人在治疗上相当程度上依赖医生,这就形成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或医疗服务供需中的地位不均等。信息不对称是一种垄断形式,它会导致市场失灵。这种医疗中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存在医生谋取“垄断利润”的可能,即如果掌握病人信息的医生完全从经济利益出发(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基本的也是正常的社会道德水准下,只存在医生从经济利益考虑问题的可能,不存在医生不从经济利益考虑问题的可能),就会把花钱多、盈利高的医疗方案介绍给患者,而信息的不对称使患者通常从医院的信誉、医生的信誉等出发去选择相应的医院和医生的,这就使医生的治疗方案往往得以实行,从而形成垄断利润。因此,为维护医疗市场的公平,保障患者的利益,政府必须介入医疗产品市场。

(3)公众对卫生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政府必须介入

在现实生活中,疾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即人们无法知道自己会不会得病,也无法事先预料自己会得什么病,加之医疗信息的不对称性,人们同样无法知道如果自己得病,应当花多少钱进行治疗。这样,人们对医疗卫生产品的需求与一般商品需求有极大的不同,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由于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健康预期采取乐观的态度,因而在个人消费资金的准备中,医疗卫生消费资金也往往被安排在最后,缺乏用于治疗可能发性疾病的足够的费用。这样,一旦发生疾病,就可能出现支付能力不足。如果没有相应的保障机制,必然会导致病情未及时控制而恶化甚至危及生命,相伴随的,是一些家庭也会因此陷入“因病致贫”。就此而论,医疗产品是一种优值品,即相对于可能因病而发生的种种不良的或严重的后果,医疗卫生投资的收益是巨大的。但经济学研究表明,在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情况下,优值品通常存在着需求不足。因此,政府必须介入医疗卫生市场进入相应的干预。

2、战略管理有什么特点?

现代战略管理具有如下的特征:

第一、战略管理具有强烈的未来导向性。应该说,组织的计划都是根据组织的目标所确定今后要实现或完成的任务,因而在管理领域内,任何组织的计划都具有未来性。但是相比较而言,战略管理的这种未来导向性显然更为强烈。因为,战略管理的出发点就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为组织确定未来的发展,规划蓝图,而且是通过战略管理,将这一指向未来的战略理念贯穿于组织的所有人员和机构,使之理解组织的环境、要求和目标,并将这一战略理念落实于整个运行中,从而在组织的现在与未来的之间架起了桥梁。

第二、战略管理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和根本性。如上所述,就战略本身来说,它是指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谋划,它着眼的是组织长期的目标和宗旨的实现。因此,整个战略管理涉及的是组织发展的总的格局和问题,关注的是组织的长远发展和利益。

第三、战略管理外向性,是外部环境的管理。所谓外向性,是指战略管理是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通过制定战略,利用外部机会和化解或回避外部威胁,从而促进组织成长的发展。相当程度上,战略管理就是一个组织面对组织外部世界,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别威胁的过程,是外部环境的管理。由于组织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往往是组织控制之外的,因而在一个既定的外部环境,即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口、技术、国际竞争等因素构成的系统中,组织所能做也是必须做的就是识别、监视和评估外部机会与威胁,从而制定出更为切实的发展规划,促进组织的发展,完成组织目的。

第四、战略管理是一个由外向内的实施过程。战略管理是从注重外部环境,寻求机会与回避威胁开始的,通过环境评估,确定战略规划,然后将这一战略目标贯穿于整个组织的结构调整、人员安排和资源配置,进行整个组织管理运行的。从组织过程来看,这是一个从外在环境的观点来看组织问题,而不是从自己组织内部的需求去解释外在问题。因此,战略管理在相当程度上是在由外向内的管理哲学理念指导下发生的管理过程。

第五、战略管理是理性分析与直觉的结合。一般来说,促成管理决策形成的人的思维因素主要是在两种,即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在前者的推动下,决策是一个理性过程,它包括一些步骤、而在后者的推动下,决策主要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过程,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艺术。从决策的角度看,战略管理是在对组织外部和内部多种因素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决策的过程,相当程度上它是一种重大决策的客观、逻辑的方法。然而,战略管理决策的制定又不仅仅由靠理性分析,因为战略管理是面向未来的,是首先关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的,而未来是不定的,外部环境也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因而不可能仅凭精确、明晰的逻辑分析就能制定出战略规划,经验、感觉和直觉也在决策中取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六套试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题 号

总分

题 分

15

10

20

24

31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是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得以区别的基本特征

A、服务性 B、、公益性

C、实体性 D、公有性

2、公共卫生机构属于( )

A、非政府组织 B、企业

C、非营利组织 D、事业单位

3、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基本的取向是( )

A、事业单位运行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B、政事分开

C、事业单位资源配置和服务的社会化 D、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规范化

4、战略规划的议题具有_____,即如上面所述,战略规定确定,相应的各项较低层次的决策的基本方向,以及管理工作的基本框架也就随之确定。

A、重大性 B、指导性

C、长远性 D、稀少性

5、构建SWOT矩阵进行SWOT分析的过程有以下步骤,将_____,形成WT战略。

A、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相匹配 B、内部弱点与外部机会相匹配

C、内部优势与外部威胁相匹配 D、内部弱点与外部威胁相匹配

6、确立和实施公共项目是__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

A、中层公共事业管理机构 B、低层公共事业管理机构

C、中低层公共事业管理机构 D、高低层公共事业管理机构

7、公共事业的管理目标是 : ( )

A、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B、实施、执行、运作和评估

C、将一定的政策或目的具体化,变成可掌握、可衡量、可操作的东西

D、考虑有关的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战略

8、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性质( )

A、公共性 B、效率性

C、流动性 D、A和B

9、公共事业管理的出发点与核心是

A、增进和维护公共利益 B、以公众为本提供服务

C、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 D、勇于承担公共责任

10、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在制定涉及公共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政策、规划和决定时,应举行( )广泛听取公众各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以保证公共政策真正是公共政策,代表、反映和符合公共利益。

A、公开听证 B、民意调查

C、咨询委员会 D、利益群体

11、公共事业管理最直接的结果是( )

A、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率 B、保证和提高公众的基本生活质量和水平

C、生产和提供公共事业产品 D、更好的为大众服务

12、绩效管理的核心( )

A、注重社会公平 B、资金价值的管理

C、强调和重视投入、过程 D、成本与效益相连,力求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13、公共部门绩效的基本指标中经济指标指的是( )

A、以最小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 B、一定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

C、公共服务实现公共管理目标的程 D、接受公共服务的团体或个人是否都受到公平的待遇

14、公共部门绩效的基本指标中公平指标中关注的基本问题是( )

A、以最小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 B、一定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

C、公共服务实现公共管理目标的程 D、接受公共服务的团体或个人是否都受到公平的待遇

15、公共事业管理由于其自身的内涵和特点,( )实际上是整个公共管理中最早涉及的领域,也是最为主要的领域。

A、这一公众满意程度评价 B、社会评价

C、经济评价 D、效率提高

得 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当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有:

A、 多元构成 B、政府主导与统筹

C、以市场为基础 D、法制化与规范化

E、以政府为唯一的主体

2、从发生的前后顺序来看,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是一个从绩效目标的确立到实施再到检查评估是否达到目标的完整的系统过程,它分为( )

A、绩效目标的确立和分解 B、绩效目标的实施

C、绩效目标的评估 D、绩效追踪

E、过程监督

3、绩效管理的成本——效益机制及对绩效的促进,主要是:( )

A、注重社会公平 B、注重和强调投入 C、结果导向 D、责任机制

4、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战略管理,涉及到公共事业管理_____等各项职能,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术或工具。

A、组织的计划 B、组织

C、协调 D、控制

E、参与

5、战略管理具有如下的特征_____。

A、长期性、全局性和根本性 B、未来导向性

C、由内向外的实施过程 D、理性分析与直觉的结合

E、外向性

得 分

评卷人

三、 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公共事业管理市场模式

2、基准比较

3、弹性

4、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

5、目标管理

得 分

评卷人

七、 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为什么说公共事业产品生产与提供的组合方式是公共事业管理经费的配置方式

2、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立法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3、公共事业管理问题有什么特点?

得 分

评卷人

八、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16分)

1、政府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行政方法、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是什么?

2、SWOT分析中的基本战略匹配有哪些?各自的目标或作用是什么?你认为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在运用SWOT分析时是否与私营部门有区别?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六套试卷答案

一、1—5CDBBD 6—10CCDAA 11—15CDADA

二、 1、ABCD2、ABC 3、CD 4、ABCD 5、ABDE

三、1、公共事业管理市场模式:是一种在政府的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负责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分权,政府不再垄断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市场和社会对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的参与是直接而非间接的。

2、基准比较:所谓标杆管理或基准比较的基本含义,是指实施基准比较方法的单位或组织,主动寻找参照对象,以之为基准或标杆进行比较。比较对象并不一定是全面先进,在某一方面成就突出就可以作为参照的基准,而且,比较不是简单的参观和经验模仿,而是围绕管理需要进行深入的比较和分析。是“寻求达成卓越表现所需要的最佳经营方法、创新概念及高效操作程序的一套系统过程”。

3、弹性:即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制订和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对不同的公共事业产品或同一公共事业产品不同程度的需要。因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面对的公众,是由不同的个人需求、认知与偏好,以及不同的一定的区域乃至不同的具体的情景所构成的群体,在正常的情况下,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不可能用完全相同的尺度来对待所有的人和事情。因此,有关公共事业的政策、规划和执行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同的因素,留有余地,因地制宜。

4、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即指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真正承担起应担承担的责任。实际上,公共部门的责任机制,核心就是监督和制约,因而还在政府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唯一主体的发展阶段时,人们就对如何建立完善的行政责任机制进行了研究,而随着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公共事业管理责任范畴的形成,目前一般从正式与非正式、内部和外部两个相互联系的途径或方面出发,来对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进行构建。

5、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以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其基本内涵是将一个项目的总的目标,分解为若干与总目标相连的具体目标,即一种树状式的目标体系,并以目标即具体的管理结果为依据,明确每个具体目标的负责人、完成时间和资源配置等。

四、1、为什么说公共事业产品生产与提供的组合方式是公共事业管理经费的配置方式

提供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消费方式,它直接规定的是以何种方式去消费,而没有直接也没有必要说明是谁生产,依靠何种资金进行生产。因此,虽然当代公共事业管理市场模式下的公共提供、混合提供和市场提供保证了公共事业产品的基本供给,甚至在理论上也蕴含了生产者或生产方式多元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但去没有直接给出多元生产者存在,以及多元方式运行的可操作的规定,所以,根据当代公共管理市场模式下公共提供、混合提供和市场提供三种方式所给予的生产者和生产方式多元存在的支持,具体明确可能存在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尤其是明确可能存在的生者与提供者不同的组合方式及机制,就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和提供方式的组合,明确了当代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可能有的投资方式和投资可能。实际上,当代公共事业管理市场模式下的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方式的组合,既构成了公共事业产品的不同的管理方式,也形成了管理过程中的资金投入方式,从而以多元的资金投入为基础,构成了当代公共事业管理多元主体参与的基本格局。

2、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立法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所谓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立法控制机制,是指立法机构对有关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的相关法律的制定,和立法机关对政府管理公共事业责任的确定和监督。

(1)立法机构对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责任法律的确立

(2)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控制。在当今世界,立法机关对政府行政责任的控制主要有下述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议会对政府行政责任的控制。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行政责任的监督。

3、公共事业管理问题有什么特点?

从一定的社会问题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对象的前提条件来看,成为公共事业管理对象的社会问题具有下述特点:

A、公共性。这是最为基本的特点。这一公共性主要表现为它涉及社会公众的基本利益,或者说它与一定范围内所有人的利益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B、可变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由于社会是发展变化的,同一个具有公共性的社会问题,此时可能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则可能就不能进入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二是由于公共事业管理是有分层次有范围的,因而在此地区内是具有公共性的必须解决的问题,但在另外一个地区则在不一定。

C、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确定性,是指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的社会问题必定是被感觉和认识的,而且对解决它的价值或意义都有一定的了解 ;不确定性,是指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公共性的社会问题,由于问题所涉及的环境因素等的复杂和变化,也由于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决策者的认知水平的不同和发展变化,因而能否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进入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五、1、政府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行政方法、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是什么?

答:(1)行政方法是指公共行政主体根据管理的客观需要,运用除法律、法规、规章外的规范性文件(指示、命令、规定等)对公共行政过程施加控制的方法。

行政方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权威性;第二,直接性;第三,时效性。

适用的条件:一是,管理主体必须具有权威;二是,行政指令必须具有很高的质量。。

总体上看,行政方法在政府管理公共事业时,一般适用于三种情况:一是管理中出现的突发情况或紧迫问题;二是管理中尚未制定法律加以规范的事务;三是管理中由于法律规范滞后所带来的相关问题。

(2)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经济方法,是指国家利用一定的经济手段影响公共事业活动参与者的经济利益,以保证公共事业的发展按国家意志进行的一种管理方法。

特点:第一,间接性;第二,诱导性;第三,灵活性。

适用的条件:主要取决于能否适时,适度地运用价格、利率、税收、信贷、工资、奖金、罚金等经济杠杆。

适用的范围:经济方法适用于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投资、经营、交易、消费等经济行为的引导,也适用于对管理过程中的人实施奖励或处罚。

(3)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法律方法,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根据公众的根本利益及其对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对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施加控制的方法。

特点:第一,普遍的约束性;第二,严格的强制性;第三,明确的规范性;第四,相对的稳定性。

适用的条件:主要取决于法的公正、适时和严格执行。

适用的范围:在公共事业管理中,法律管理方法的形成首先由直接从事公共事业管理机构提出法案,经由立法机构批准,形成对某些公共事业活动的法律法规,然后由相关的公共事业管理机构进行强制性管理的。因此,涉及法律手段来规范和管理公共事业的主体是广义的政府,即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

2、SWOT分析中的基本战略匹配有哪些?各自的目标或作用是什么?你认为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在运用SWOT分析时是否与私营部门有区别?

经过SWOT分析,一个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可以有如下不同的战略匹配和选择:

第一种是优势——机会(SO)战略。SO战略是一种将组织内部的优势与外部环境的机会相匹配,发挥组织内部优势面利用外部机会以达到组织目标的战略。从制定战略来说,这是任何组织追求的目标,从进行战略管理的过程看,任何一个组织及管理者都希望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并避免自己的弱点,抓住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遇以求得发展。但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际上与其他因素的控制和转化有关,因而这一战略的采用往往需要以其他战略如WO、ST或WT战略来奠定基础。

第二种是弱点——机会(WO)战略。WO战略的含义,是指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的弱点。通常,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使用这一战略,即组织存在着外部的机会,但内部却存在着弱点,妨碍着外部机会的实现。实际上,这是当外部环境中具有的组织发展的机会时,以利用这一机会达到发展为目标指向和契机,来进行组织内部的更新。

第三种是优势——威胁(ST)战略。ST战略是利用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影响的战略。

第四种是弱点——威胁(WT)战略。WT战略是在减少内部弱点的同时规避外部环境威胁的战略。与上述三种战略比较,这是一种防御性战略。如果一个处于内部有许多弱点而外部又面临大量威胁境地的组织,往往对外界机会的利用效率是很低的。

上述对SWOT的分析,主要是从一种一般性的技术的角度展开的,即是从包括公共组织和非私营组织在内的所有组织的角度的战略管理一般性的角度进行的。对于这一管理工具在包括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在内的整个公共部门中的应用,目前人们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当公共部门评价外界环境或者认为有必要进行SWOT分析时,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对SWOT的运用没有区别。另一种观点则认为,SWOT(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内容的重要性因部门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首先,企业具有严格的市场,政治联系淡化。与此相反的是公共部门和第三部门的组织,它们关于市场的定义松驰,并通过权威系统放以强制……。其次,企业寻求机遇,而公共组织和第三部门的组织却在遭遇威胁的情况下才有所作为。这就是说,私营部门在运用SWOT时,由于市场的明确化和较少受到政治的直接影响,因而更能单纯和直接地从利润出发,主动地寻找外部机会,而公共组织由于不存在与私营部门一样的市场或其市场的特殊化,更由于受到政治的直接影响和制约,且较之私营部门少有生存压力,因此,更可能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更常见的是很容易对威胁有所反应。这种由于整个SWOT分析运用时的倾向不同,进而导致战略规划基本态势不同,决定了战略管理过程在公共部门的运用所产生的结果与私营部门的不同。

总之,战略管理作为一种从20世纪80年代后逐步在包括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在内的整个公共部门中运用的管理技术,目前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虽然从一开始就对公共部门能否使用这一管理工具存在不同的观点,但20多年来这一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公共管理部门中的使用,确已产生了积极的结果,如实际情况已显示出,这一技术的采用作为一个特定的管理过程,给公共部门管理提供了战略性发展方向,指导了资源配置的优先顺序、强化了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供了控制和评估的基础,等等,尤其是最为关键的,是使公共部门管理从专注于组织内部转向首先注重外部环境,跟上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当然,这一管理工具的运用也存在诸多的不足和困难,有待于根据公共部门管理的特点,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三套试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题 号

总分

题 分

15

10

20

24

31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二、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所谓_____,是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或者说,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价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艺术或技术。

A、战略管理 B、战略规划

C、战略 D、策略

2、从卫生事业活动的表现形式和结果——产品的角度看,卫生事业产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_____。

A、准公共性 B、公共性

C、综合性 D、社会性

3、职业体育活动的主要承担机构是_____。

A、健身俱乐部 B、半职业性体育俱乐部

C、职业体育俱乐部 D、球类俱乐部

4、计划职能是公共事业管理的( )

A、基本职能 B、首要职能

C、重要职能 D、管理职能

5、长期计划是指实施时间在( )的计划

A、五年或五年以上 B、四年或四年一上

C、三年或三年以上 D、两年或两年以上

6、公共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流叫做( )

A、内部沟通 B、正式沟通

C、非正式沟通 D、外部沟通

7、元政策是指( )

A、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公共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和。

B、用以指导某一方面公共问题的主导性政策。

C、针对特定而具体的公共问题做出的政策性规定。

D、实施的效果常常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可以直接观察到并可以评估的。

8、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方法可以分为( )

A、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 B、刚性方法和柔性方法

C、抽象方法和具体方法 D、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

9、科技事业产品属( )

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私人产品 D、企业产品

10、目标管理,是以 ____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 ( )

A、科学管理和行为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科学管理 D、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

11、常见的时间预算法有三种 ,只考虑最少的问题和困难的是:( )

A、乐观预算法 B、中性预算法

C、保守预算法 D、中和预算法

12、拟订方案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 ( )

A、在拟订方案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公共项目实施的客观环境条件,来制订公共项目的运作方案

B、尽可能地拟出包括所有实际上可以实施的方案,不能将有可能通向目标的任一途径遗漏

C、要求所拟订的多个备选方案之间必须要有原则的区别,是不可兼容的,也就是说,各个备选方案在内容上应是各自独立、相互排斥

D、就是必须在拟订方案时有目的、有意识地针对公共项目的目标进行

13、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 )

A、政府部门 B、公共部门

C、企业单位 D、私人

14、目前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公务人员的监督最重要的是( )

A、法制监督 B、行政监督

C、舆论监督 D、内部监督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是在哪一年正式通过的,标志着我国正式全面实施政府侵权赔偿责任制度。( )

A、1992 B、1993

C、1994 D、1995

得 分

评卷人

三、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医疗卫生产市场又是一个较一般商品市场特殊的市场,政府必须介入,其主要原因在于_____。

A、卫生事业产品的外部性 B、卫生产品信息的不对称性

C、为生产品信息的对称性 D、公众对卫生产品的需求的不确定性

E、卫生事业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2、在分析文化事业时我们已指出,人的需要一般可以分为三大基本类别,即_____。

A、生存需要 B、享受需要

C、精神需要 D、发展需要

E、安全需要

3、现代公用事业主要包括了如下内容_____。

A、公共交通 B、城市排水供水

C、电力供应 D、邮政通讯

E、银行

4、要保证公众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参与,必须具有以下的基本条件: ( )

A、要有必须的制度设计。 B、要有相应的公共管理文化。

C、公众必须的参与能力和信息。 D、要有明确的法律规范

E、公众必须是高中毕业

5、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是( )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协调职能 D、控制职能

E、经济职能

得 分

评卷人

四、 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行政层级节制

2、审计

3、政府职能

4、公共事业管理

5、直接调查法

得 分

评卷人

九、 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2、政府在文化事业管理中的地位如何?为什么?

3、进行成功的公共事业绩效管理需要什么基本条件?

得 分

评卷人

十、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16分)

五1、什么是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其是如何产生的?有何价值?

2、为什么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三套试卷答案

一、1—–5 BACBC 6—-10 DABBD 11—-15 ADBAC

二、1、ABD 2、ABD 3、ABCD 4、ABC 5、ABCD

三、1、行政层级节制:行政组织是最为典型的以层级关系形成的体系,在这一行政组织系统中,上级对下级基于隶属关系具有控制的权力,以维持与下级之间的命令——服从关系。

2、审计:审计是由专职机关通过对公共组织各机关一切财务事项的记录、报告与验证,以鉴定其收支事项的正确程度以及财务行为是否忠诚,并考核其绩效的专门工作。审计一般因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对象关系的不同而分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

3、政府职能:是政府依法对社会生活诸领域进行管理的职责和功能,通俗地说,就是政府干什么。政府职能是政府全部管理活动的“灵魂”,它揭示了政府管理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内容。政府职能作为国家基本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机关依据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来实现的。

4、公共事业管理:所谓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5、直接调查法:直接调查法就是公共事业管理人员直接与公众接触,面对面地进行调查。优点是:第一,它不存在回收率问题;第二,反馈迅速,第三,灵活性强;第四,信息真实可靠 .

三、1、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是在政府组织伦理和非政府组织伦理的基础上,针对新型公共事业的职业特点,经过整合和提升而形成的。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就是公共管理伦理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结合公共事业管理的职业要求和主体构成,我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在其基本的内容构成上,具有如下的特定的内涵:

第一、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

第二、以公众为本提供服务

第三、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

第四、勇于承担公共责任

第五、高尚的敬业精神

2、政府在文化事业管理中的地位如何?为什么?

政府必须介入文化事业产品市场。这一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文化事业产品的外部性决定了政府必须介入文化事业产品市场。仅靠市场是无法保证公众基本的文化需求满足的,因而必须由政府介入,通过一定的方式加强社会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保证公众基本文化需求的满足。同时,这也是政府代表社会对外部收益支付费用。由于其外部性十分突出,政府作社会其外部收益的第三方,应该代表社会对收益支付必须的费用。

(二)文化事业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介入文化事业产品市场。第一、文化是一种精神产品,属于上层建筑,文化事业活动中贯穿着特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价值取向。第二、文化事业产品具有双重属性和价值,即既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又有特殊精神产品的属性,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第三、文化事业产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不仅在其作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和价值取向方面需要积极的引导和支撑,而且在微观的文化市场领域也需要政府的规范和管理。

3、进行成功的公共事业绩效管理需要什么基本条件?

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尤其是其中的政府部门要获得绩效管理的成功,必须努力创造出下列实施绩效管理的必备条件:

第一、 组织领导必须有对绩效管理的价值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必须对组织实施绩效管理积极支持。

第二、 必须具有制订绩效指标的专业性人才。

第三、 要将绩效管理制度化。

五、1、什么是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其是如何产生的?有何价值?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是在20世纪70—80年代以后政府管理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其基本做法就是将组织目标分解为组织成员的职责,并与资源的配置和整个组织系统的控制、评估相结合。

在当代,随着政府改革的深入及其相应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绩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新的绩效理念被引入了包括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在内的整个公共部门,落实于管理过程中,形成了包括公共事业部门在内的整个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这一发展的基本原因是:

第一、 作为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对绩效理念的重视和引入,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所导致的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的世界范围内政府改革的直接结果。

第二、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使绩效管理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必须。在传统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以准公共产品为主的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除如美国等极少数国家外,大多数国家都是由政府直接负责的,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唯一的主体。因此,随着公共产品理论尤其是其中的准公共产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人们对公共事业管理规律认识的深入,随着公共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推行,以新型的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方式为基础,以政府为核心、包括非政府组织等在内的多元管理主体系统开始形成,绩效管理也随之成为必须。

应运而生的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就是:促进公共事业管理绩效的提高。这主要体现在:绩效管理是促进公共事业管理绩效提高的重要的管理工具;绩效管理是公共事业管理科学的评估工具

2、为什么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答: (1) 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因为:

① 第一,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需求扩大对管理的需求,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首先必须是政府;

②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务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趋势,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首先必须是政府.

(2)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是因为:

其一,政府在一定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能否认识以及对公共事业产品可能有的生产和提供方式的认识和把握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历史还是当代公共事业管理的现实,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政府的组织程度都是基础的和决定性的。

其二,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围、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也就是哪些事务可以以公共事业管理的方式方法进行管理、管理的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即通过制定的基本政策而确立的管理目标,是为政府所代表的利益服务,或说涉及并满足到多大范围群体的共同利益,则是由公共组织中的政府决定的。

其三,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和运行。 政府在社会中的特定地位,决定了整个管理体制的构成的法律法规等,以及整个管理运行的规则,都必须由政府制定.

其四,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中其他管理主体的管理者。

政府还负有对其他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公共事业管理实施管理和服务的行为进行管理之责。这种管理既可以是直接的行政监督,也可以是通过司法机关运用法律手段的制约。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四套试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题 号

总分

题 分

15

10

20

24

31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五、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决定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发展演变的根本因素是( )

A、公共需求 B、主体意识

C、政府能力 D、社会发育程度

2、符合“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一主张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是( )

A、保护模式 B、干预模式

C、市场模式 D、科层模式

3、当代公共事业管理市场模式的核心是( )

A、市场 B、公众

C、私人企业 D、政府

4、宏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方式是:( )

A、直接管理 B、间接管理

C、监督管理 D、控制管理

5、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 )

A、 实现公共产品需求和供给平衡

B、 制定公共事业范围内的社会指标

C、 在基层公共事业领域中不断完善公共服务

D、 满足全社会公众基本生活需求

6、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的必要条件不包括:( )

A、“免费搭车” B、“政府失败”

C、“寻租”现象普遍 D、政府腐败

7、以下产品或服务具有纯公共性质的是( )

A、自来水 B、教育

C、气象服务 D、医疗

8、下列管理机构中,承担宏观公共事业管理任务的是:( )

A、物价部门 B、税务部门 ( )

C、立法机构 D、中、小学校

9、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是(  )

A、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出版

B、广播、教育、卫生、气象

C、基础设施、医疗、体育、动植物检疫

D、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广播、出版

10、( )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和核心.

A、公共事业组织 B、政府

C、非政府组织 D、事业单位

11、政府的社会管理以( )为首要目标.

A、社会和谐 B、社会的发展

C、社会公平和公正 D、国民经济的发展

12、下列哪一个不是非政府组织通常的称呼( )

A、事业单位 B、非营利组织

C、第三部门 D、志愿者组织

13、下列哪一项不是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作用? ( )

A、非政府组织是微观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的主要承担者.

B、非政府组织能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C、非政府组织有利于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能力.

D、非政府组织通过营利为国家财政增加税收.

14、当前我国制定的对包括非政府组织在内的整个民间组织的基本政策是( )

A、政社分开 B、确立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

C、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举 D、政事分开

15、政府通过财政预算来购买相关的公共事业产品以一定的方式向公众提供是( )

A、 政府补贴 B、政府生产

C、政府供应 D、政府管制

得 分

评卷人

六、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刚性方法( )

A、行政方法 B、经济方法

C、法律方法 D、行政委托

E、心理方法

2、行政方法的特点( )

A、权威性 B、直接性

C、间接性 D、时效性

E、灵活性

3、公共事业管理控制的基本原则( )

A、保证目标实现的原则 B、控制职责的原则

C、控制效率的原则 D、针对未来的原则

E、注重直接控制的原则

4、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有:

A、公共需求 B、主题意识

C、政府能力 D、社会发育程度

E、社会制度

5、当代公共事业产品的基本提供方式有:( )

A、公共提供 B、市场提供

C、混合提供 D、私人提供

E、家庭提供

得 分

评卷人

七、 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公共政治文化

2、公共事业管理模式

3、政府能力

4、公共投资

5、公益性研究

得 分

评卷人

十一、 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公共事业管理与环境间的辩证关系什么?相互间作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现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非政府组织的特点是什么?

得 分

评卷人

十二、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16分)

1、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的条件是什么。

2、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主要提出者有哪些,其提出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四套试卷答案

一、1—5AADBC 6—10ACCCB 11—-15 CADCC

二、1、ABC 2、ABE 3、ABCDE 4、ABCD 5、ABC

三、1、公共政治文化:政治文化中直接影响公共事业管理的因素我们称为非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公共管理文化,或称为公共政治文化。

2、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就是在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过程中,承担主体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组合方式。

3、政府能力:所谓政府能力,如果从社会产品的角度看,就是政府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政府能力是涉及政府的各方面因素有机构成的结果,也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体现。

4、公共投资:公共投资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资金为来源的投资活动,它能带来未来的产出。公共投资的领域主要是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如自然垄断行业、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农业等。通常是投资大、周期长的项目。这其中容易形成垄断的行业,同时也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对象的行业,如水、电、煤气、通讯等,传统上往往是由政府投资来组织生产和提供的。

5、公益性研究:公益性研究主要是指一些涉及公众整体利益,难以分割的技术研究和运用,如关系到气象服务、灾害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和研究等

四、1、公共事业管理与环境间的辩证关系什么?相互间作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所谓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辩证关系,是指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是公共事业管理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公共事业管理在适应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同时,又能动地利用和改造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不仅仅是被动的适应环境。这种辩证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决定、制约公共事业管理。

第二、公共事业管理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利用和改造。

2、现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无论是从当代世界范围内的改革实践,还是从新的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方式组合运行为机理来看,当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1)多元构成。(2)政府主导和统筹。(3)以市场为基础。 (4)法制化与规范化

3、非政府组织的特点是什么?

答:非政府组织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一是组织性,也称正规性。

二是民间性,又称非政府性。

三是非营利性。

四是自治性。

五是自愿性。

六是非政治性。

七是非宗教性。

五、1、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的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是纯公共产品领域私人一般不进入。纯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通常具有规模大、成本高、投资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对这类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政府可以利用其规模经济和政治权威来较为经济的提供,而私人往往难以做到。相对而言,准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的规模和范围较少,即通常是地方公共产品或说互益性公共产品,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容易使消费者根据一致性同意原则,订立契约,自主地通过市场方式来进行生产和提供,并能较好地反映公众的需求和偏好。由于消费者相对较少,因此达成契约的交易成本较小,有利于提高供给的效率。

二是在公共产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对进入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领域的企业或私人而言,之所以可行的一个基点就是必须有可以接受的投资回报,因而有效地将“免费搭车者”排除在外,大幅度地降低提供产品的交易成本,从而激励私人提供这些产品。显然,纯公共产品由于具有明确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不存在“选择性进入的可能”,很难在技术上排他,因而私人一般难以进入,而准公共产品由于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不充分,或两者之中只具其一,使得“选择性进入”成为可能。

三是必须有产品的产权制度安排。这是私人进入公共产品领域参与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其中,强制性是产权最突出的特点和最重要的要求。因为只有强制性的产权才能使所有者形成对产权的良好预期,从而产生足够的激励,行使产权,生产和提供产品。对公共产品领域而言,要使私人能够投资进行生产和提供,通过制度安排使其具有相应的产权显然是关键。

四是可以将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作为两个环节分开。由于大多数公共产品的属性不是自然形成而是制度安排,因而只要通过制度安排保证公共消费就可保证产品的公共属性。这样,对某些纯公共产品而言,只要把生产和提供区分开,通过制度安排保证以提供上的公共性,私人同样可以涉足这一领域。可以说,正是依据上述理论探索,并在实践中与理论进行互动,西方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凭借长期形成的公共意识,在重新认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关系的基础上,以新的公共产品理念为导引,以公共管理社会化和市场化为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目标,通过放松管制,允许并鼓励私人进入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领域,从而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危机,提高了政府效率,同时,也扩大了公共产品供给的数量,提高了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

当然,随着世界范围内政府改革的深入及对公共产品认识的提高,人们已较好地意识到,由于公共产品是满足于公共需要的产品,是保证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全的产品,因而既需要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提供,但又必须通过相应的政府控制来保证和维护公共利益。总体上,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是在政府一定的管制下进行的。这也是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与私人进行市场商品生产和提供的不同,是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的又一个必要条件。

2、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主要提出者有哪些,其提出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A、政治领袖或政治领导人。在应然层面,在选举的责任机制制约下,都会促使他们关注包括公共事业领域在内的公共性需求,聚焦公共性事务,从而提出公共事业管理问题。

B、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就前者而论,现代政治都是以政党组织为运行依托,以夺取政权或执掌政权核心的政党政治,政党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共事业管理作为涉及公众日常生活最基本的条件领域,最能反映出民意并得到公众的支持或最激烈的反对,因而政党就成为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主要提出者。就后者而论,利益集团通常是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利益集团就存在涉及公共问题,提出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可能。

C、大众传媒。通过反映民众偏好、利益和意愿,或者通过实际上是塑造民众意愿进而塑造公共问题的方式,提出了包括公共事业管理问题在内的公共政策问题。

此外,当代西方社会广泛存在的各类政策分析研究组织,由于专门从事政策分析研究的职业所致,通过其所掌握的较为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信息,通过其集多学科知识和人才所形成的专业化的政策研究,也成为公共政策问题的一个主要提出者。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五套试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题 号

总分

题 分

15

10

20

24

31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是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得以区别的基本特征、

A、服务性 B、、公益性

C、实体性 D、公有性

2、公共卫生机构属于( )

A、非政府组织 B、企业

C、非营利组织 D、事业单位

3、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基本的取向是( )

A、事业单位运行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B、政事分开

C、事业单位资源配置和服务的社会化 D、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规范化

4、战略规划的议题具有_____,即如上面所述,战略规定确定,相应的各项较低层次的决策的基本方向,以及管理工作的基本框架也就随之确定。

A、重大性 B、指导性

C、长远性 D、稀少性

5、被称为民意测验的是: ( )

A、访谈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

6、确立和实施公共项目是__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 ( )

A、中层公共事业管理机构 B、低层公共事业管理机构

C、中低层公共事业管理机构 D、高低层公共事业管理机构

7、公共事业的管理目标是 ( )

A、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B、实施、执行、运作和评估

C、将一定的政策或目的具体化,变成可掌握、可衡量、可操作的东西

D、考虑有关的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战略

8、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性质 ( )

A、公共性 B、效率性

C、流动性 D、A和B

9、公共事业管理的出发点与核心是( )

A、增进和维护公共利益 B、以公众为本提供服务

C、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 D、勇于承担公共责任

10、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在制定涉及公共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政策、规划和决定时,应举行( )广泛听取公众各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以保证公共政策真正是公共政策,代表、反映和符合公共利益。

A、公开听证 B、民意调查

C、咨询委员会 D、利益群体

11、进行( )是促进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基础工作。

A、公开听证 B、民意调查

C、咨询委员会 D、利益群体

12、我国自( )《民事诉讼法(试行)》制定,于199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后,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诉讼责任制度。

A、1980 B、1981

C、1982 D、1983

13、体育事业产品的______,表现在如上面所说的随着消费者的增加,总成本也必然增加。

A、竞争性 B、排他性性

C、非排他性 D、稀少性

14、不论是针对社会公共需求的还是针对个人不同体育消费需求的体育活动,都具有_____,表现为个人体质的提高、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增强、精神得到享受和放松等,乃至于体育企业通过提供体育产品获得利润等。

A、外部收益   B、内部收益

C、准公共性 D、竞争性

15、公用事业是现代社会关系到公众基本生活质量的行业,其产品总体上更接近于_____。

A、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私人产品 D、消费品

得 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战略管理,涉及到公共事业管理_____等各项职能,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术或工具。

A、组织的计划 B、组织

C、协调 D、控制

E、参与

2、战略管理具有如下的特征_____。

A、长期性、全局性和根本性 B、未来导向性

C、由内向外的实施过程 D、理性分析与直觉的结合

E、外向性

3、SWOT分析是目前战略管理与规划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其中的S是指_____、W是指_____、O是指_____、T是指_____。

A、机会或机遇 B、优势

C、威胁 D、弱势

E、问题

4、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刚性方法( )

A、行政方法 B、经济方法

C、法律方法 D、行政委托

E、心理方法

5、行政方法的特点( )

A、权威性 B、直接性

C、间接性 D、时效性

E、灵活性

得 分

评卷人

四、 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政府供应

2、政府组织伦理

3、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4、市场

5、国家

得 分

评卷人

十三、 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管理脱节”,如何消除?

2、如何加强公共事业管理的协调职能?

3、科技事业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特性是如何表现的?

得 分

评卷人

十四、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16分)

1、公共事业产品政策制定的基本要求和过程是什么?

2、确认社会问题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基本内容和要求?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五套试卷答案

一、1—–5CDDBB 6—-10 CCDAA 11—-15 BCABC

二、1、ABCD 2、ABDE 3、BDAC 4、ABC 5、ABE

三、1、政府供应:所谓政府供应,即政府通过财政预算提供产品,这是当代政府运行主要方式之一。公共事业领域就是政府供应的一个重要领域。

公共事业产品的政府供应,是指政府通过财政预算来购买相关的公共事业产品以一定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一般来说,政府供应所提供可以是市场化较强的商品和服务——道路、教育、卫生及社会福利等。同时,还可以还包括转移性支付,即政府并不是经费的最终使用者,而是通过再分配将经费从某一纳税人阶层转至另一纳税人阶层。大多数政府行为是通过直接供应得以实现的,并直接体现在政府预算中。

2、政府组织伦理:政府组织伦理通常也称为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政府组织伦理或者以政府组织系统为主体,或者以政府组织为主体,是针对政府组织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是以“责、权、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政府组织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

3、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为了有效地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使之更好地提供事业产品即必须的公共服务,保障和发展公共利益,国家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而形成的一整套有关政府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的各种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实质或要解决的,是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问题。

4、市场:是一个自发形成,分散决策、自由竞争的组织体系 ,是一种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和对利益进行调节的方式。

5、国家:实施阶级统治和压迫、进行社会控制和管理的机器,任何国家都具有阶级压迫和社会管理的功能,也都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

、1、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管理脱节”,如何消除?

答:所谓“管理脱节”,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中出现的有悖于整体目标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是一种正式的管理制度、规章中或有规定,或无明确规定但也可以存在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工作程序的相互背离。

对于消除这一“管理脱节”现象,根本上必须从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其次要充分发挥组织内正式沟通的作用;再次是管理人员要增强民主意识和服务意识等。

2、如何加强公共事业管理的协调职能?

答:首先,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其次,是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不仅要充分利用正式沟通还要利用非正式的沟通,结合二者是组织能有效的传达信息;同时还必须注意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的同时还要注意沟通的方式。

最后,在公共事业管理协调中要注意消除“管理脱节”。

3、科技事业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特性是如何表现的?

答:(1)一些科技事业产品具有较突出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另一些科技事业产品则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且有一定的消费竞争性。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一般公共产品,即比较纯的公共产品所具有的特点,相当部分的科技事业产品就具有这种特性。应用性技术研究产品则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有一定的消费竞争性。

(2)科技事业产品具有突出的外部收益

一般来说,基础性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公益性研究和技术推广的外部性高于应用技术研究的外部性。

五、1、公共事业产品政策制定的基本要求和过程是什么?

答:公共事业产品政策的制定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在把握公共需求的基础上,决定是否需要生产和提供一定的公共事业产品,需要提供什么质量和规格的公共事业产品,这些公共事业产品的数量有多大,这些公共事业产品通过什么方式来生产和提供,在什么目标地区和利益相关者中以何种原则或方法进行提供。由于不同的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有着不同的具体的目标,因此,一般来说,在制定公共事业产品政策时,在最终达成的目标要求上,需要从目标的公平、效率、自由和安全几个维度进行考虑。

公共事业产品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一般必须以过公共事业问题的确定、公共事业产品政策目标的制定、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方案的制定、公共事业产品政策方案的选择和公共事业产品政策方案的法定程序的认定等基本环节。

2、确认社会问题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直接调查法、直接调查法就是公共事业管理人员直接与公众接触,面对面地进行调查。

最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1、观察法。这是指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的人员用感官和借助辅助的科学仪器对社会现象,在自然发性的条件下进行事实考察的一种方法。

2、访谈法。这是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直接与公众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来收集资料的调查方法。

3、问卷法。问卷法也常被称为民意测验。问卷法可以比较客观、准确地了解民意的变化,而且省时、省力,并能使结果数量化,因而是目前世界上十分通行的社会调查方法之一。问卷法的问卷有四种形式:是非法、选择法、计分法和等级排列法(或语义级差法)。使用问卷法的一般程序为:设计方案,抽样、拟定意见证询表;信访、电话或派员面询;整理、统计、分析、综合调查结果。

(二)间接调查法

在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也可以采用间接的调查方法去获取有关信息。所谓间接,就是指不是通过公共事业管理人员和公众面对面的交流而获得信息,而是利用手头可以找到的历年统计资料、档案资料、样本资料以及日常收集、整理、储藏的资料等,即通常所指的第二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获得信息。这种方法称为案头资料分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献法。由于文献信息量大,对于了解舆论趋势、社会问题有着特殊的意义,因而这一方法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调查分析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28日 上午8:10
下一篇 2022年10月28日 上午8: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