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高校党建与思政课融合)

原标题: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国高校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育人目标一致、培养方法相似,具有鲜明的内在统一性。因此高校应积极推进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工作,进一步深化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同时,做好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工作。

推动教育主体协同化

高校推进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工作,应着力落实党组织进课堂的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党组织书记、党组班子成员为学生上思政专题课、召开思政座谈会,发挥党员教师的联系服务功能,与班级、特殊学生群体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切实做好教育引导和服务支持工作,使党建与思政教育彼此融合、相互促进,共同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为进一步发挥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优势,高校可引导思政教师在科研教学之余,积极参与学生党建工作。高校思政教师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经验丰富,而且思想素质高、政治觉悟高,能围绕学生学习生活展开针对性、适应性教育。通过加强理论教学力度,增强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坚定学生的政治认同、提升党性修养。为激发教师参与党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应建立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的互通机制,搭建思政教师参与党建工作平台,将思政教师参与党建工作纳入绩效评价之中,对在党建工作中有重要贡献的教师给予必要奖励。

相较于老师和父母,高校学生更乐于接受来自朋辈群体的影响,因此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应当发挥朋辈教育优势,提升协同育人的亲和力与影响力。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传帮带”作用,围绕日常学习、生活,挖掘典型事例、强化榜样引领。

推动教育载体协同化

信息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娱乐都与互联网高度关联,他们擅长通过网络媒介获取信息资讯,也乐于在网络空间分享生活、抒发情感。因此,思政教师既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教学,丰富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感官体验需求,也要通过新媒体平台掌握学生思想动向和心理活动,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纾解心结,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思政教师还应依托新媒体平台整合育人资源,在线上空间积累和传播优秀教育内容,以仁人志士的故事感染学生,以英雄先烈的壮举鼓舞学生,以时代楷模的事迹引导学生。同时,高校也要引导学生在党史党规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不断学习中强骨气、立大志。

与此同时,党建工作者应利用新媒体平台了解学生情况,将其线上空间表现作为发展党员、党员监督、党员教育的有效依据。党建平台也应成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渠道,党建工作者可以在网络平台广开言路、听取意见建议,为党建工作更好地凝聚人心、服务师生创造条件。此外,高校党建平台应发挥纽带作用,积极连接高校思政教师和党建工作者,为双方开展互动交流、发布工作动态、制订工作计划、呈现工作进展创设环境。

推动教育活动协同化

高校要着力打造“党建 思政”特色品牌。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发挥育人实效。因此,高校在育人目标下应当将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视为统一整体,注重教育内容和思想的有效迁移。比如思政教育强调关注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可由此开展诸如校园垃圾分类、校园餐饮安全、图书馆秩序维护、公共资源分配等讨论活动,进而引导学生将目光从校园转移到校外,主动关注民生热点与社会时事,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认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担当与决心。高校也可以定期举办“党建 思政”系列校园活动,将党建工作和思政育人融入辩论赛、艺术周、短视频大赛、微电影征集等项目中,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实现育人知识的深化与表达,使育人实践育心、育智,在学生群体中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高校要通过重大节日纪念活动引起学生的历史共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等重要节日是开展党建活动的有效节点,应成为必要的思政教育契机,发挥更广泛、更深入的育人作用。高校应依托重大节日开展全员参与的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回眸历史中了解党的艰苦与辉煌,让学生在触摸历史中感受当前时代的美好与伟大,让学生在对话历史中感知前人的智慧与无畏,使党建活动成为党员乃至全体师生解读时代、升华思想的仪式,使青年学子在历史共鸣中升华。

高校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健全完善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将育人内容融入党建工作,将党建思想渗入育人实践,在推动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中,将育人工作做细做实、做精做深,以此夯实育人基础,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与质量。

(作者:黄艳 系中国药科大学副研究员,本文系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统战工作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群体思想引领工作研究”项目编号(21TZYB12)的研究成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16日 上午9:09
下一篇 2023年12月16日 上午9:21

相关推荐

  • 多项目管理系统软件开发

    多项目管理系统软件开发 多项目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多个项目的软件系统。在现代商业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公司和组织意识到多项目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协调和管理多个…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25日
    0
  • 项目管理工具作用

    项目管理工具在项目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项目管理工具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工具来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项目管理工具是指用于管理项目的各种软件、工具和技术。这些…

    科研百科 2024年7月24日
    50
  • 闻喜“三步走” 推动智慧党建

    本报讯 今年以来,闻喜县为深入推动“智慧党建”工作,采取多种举措,全面提升了智慧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 闻喜县先后制订了《“山西智慧党建”闻喜县管理员管理制度》和《“山西智慧党建”平…

    科研百科 2023年1月19日
    242
  • 手机一键生成“画中画”特效|10种经典效果随你选!(手机制作画中画)

    说起“画中画”效果,有很多种,可以直接拍摄,也可以后期制作。 如何用手机直接拍摄,可能需要借助道具,要构图,画面的元素搭配等等。对于初学的伙伴有些难度。 今天小月就来分享一种手机后…

    科研百科 2024年5月21日
    129
  • 破译猪源大肠杆菌携带多重耐药基因的分子传播机制

        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造成对抗生素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超级细菌的产生,这一现象已成为全球性医疗难题。为了探究细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中国农业科学…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16日
    298
  • 我国蜜蜂种质资源鉴评体系建立

        3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中国蜜蜂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保护与利用”成果通过了由中国农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16日
    423
  • 如何做好软件项目管理

    如何做好软件项目管理 软件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一系列的技能和知识,以确保项目按时、按预算、按质量完成。本文将介绍如何做好软件项目管理。 软件项目通常需要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

    科研百科 2024年5月26日
    87
  • 973计划项目 “肥料减施增效与农田可持续利用基础研究” 实施启动大会在京召开

      金秋的北京,花团锦簇,硕果累累。10月11-12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主持的973计划项目“肥料减施增效与农田可持续利用基础研究”实施启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19日
    360
  • 绿色技术集成 提升我国小麦产业竞争力

        5月2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河南省新乡市举办了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示范观摩,集中展示了7项核心技术,实现了节水、节种、节药、节肥,全程机械…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15日
    278
  • 参与导师科研项目证明

    尊敬的XX导师: 我是您曾经指导的一名学生,现在是一名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我非常荣幸地向您证明,我参与了您曾经指导的科研项目,并为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项目名称:XXX 研究背景:…

    科研百科 4天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