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
一、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
1.扶贫项目资产:党的十八大以来(2013—2020年),使用各级财政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东西部协作、社会捐赠和对口帮扶等投入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
2.资产管理类型:
(1)公益性资产,主要为公益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类固定资产等,主要包括道路交通(通村组路、产业路)、农田水利、供水饮水、环卫公厕、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电力等方面公益性基础设施;
(2)经营性资产,主要为具有经营性质的产业就业类项目固定资产及权益性资产等,主要包括农林牧产业基地、生产加工设施、经营性旅游服务设施、经营性电商服务设施、经营性基础设施、光伏电站,以及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形成的权益性资产等;
(3)到户类资产,主要为通过财政补助等形式帮助贫困户发展所形成的生物性资产或固定资产等。
3.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
(1)公益性资产要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确保继续发挥作用;
(2)经营性资产要明晰产权关系,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侵占,资产收益重点用于项目运行管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公益事业等;
(3)确权到农户或其他经营主体的扶贫资产,依法维护其财产权利,由其自主管理和运营。
4.重点任务:
(1)摸清扶贫项目资产底数;
(2)有序推进确权登记和资产移交;
(3)落实后续管理责任;
(4)规范资产管护运营;
(5)盘活用好项目资产;
(6)严格项目资产处置。
5.摸清底数:分类、分项、分年度登记扶贫项目资产明细,建立健全真实、准确、完整的县级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总账、行业部门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台账和乡、村两级管理明细台账。台账登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资产名称、类别、购建时间、预计使用年限、数量、单位、原始价值、资金来源构成、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收益权人、收益分配及资产处置等信息。
6.确权登记: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和属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登记管辖。
7.登记类型:
(1)首次登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全部扶贫项目资产所有权进行的第一次登记;
(2)变更登记是指因扶贫项目资产类型、范围和权属等登记簿内容发生变化,或对扶贫项目资产登记簿的错误记载事项进行更正的登记;
(3)注销登记是指扶贫项目资产达到报废时限、因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扶贫项目资产所有权灭失进行的登记。扶贫项目资产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在首次登记结束后,由相关权利人申请,资产管理部门(或登记机构)按照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和行业资产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8.首次登记一般程序:通告、调查、审核、公告、登簿、颁证。
9.资产评估:确权登记结束后,县级人民政府应组织资产管理部门开展已确权资产账实清点,核对收支账目,确定资产现值。对于确权归村集体所有,资产形态完好或新建的扶贫项目资产,按照购置或建造成本确权、移交。对于无法确认价值、有损毁等特殊情况的,由资产管理部门委托第三方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后移交。
10.资产移交:县级人民政府应在扶贫项目资产确权评估结束后,组织资产管理部门将项目资产移交所有权方,纳入国有资产、农村集体资产和行业资产监管体系。对账实不符、账目不清的,要理清账目后再移交。资产移交时应签订《资产移交书》,协议约定移交时限、参与移交人员和移交内容。资产确权登记和移交结束后,乡村振兴部门会同资产管理部门,及时统计资产现值、确权移交等有关数据,做好数据录入、数据分析和常态化跟踪管理。
11.规范收益分配使用:收益要先落实到村集体,按照“群众参与、村提方案、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流程,由村集体研究提出分配方案,经过民主决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和公告公示等相关程序后进行分配。跨乡跨村组织实施的项目形成的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收益要归属到相应所有权人,按照有利于巩固脱贫成果的原则使用,分配使用方案可按照“所有权人提方案、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备案”的流程,经过民主评议和公示公告等相关程序确定。
12.严格项目资产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国有和集体扶贫项目资产。确需处置的,应严格按照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履行相应审批手续进行规范处置。将扶贫项目资产进行抵押担保的,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对以个人、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义入股或参股企业等经营主体的,应明确股权的退出办法和处置方式等。属于村集体资产的处置收入应重新安排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监 制: 张文斌 审 核:张虎伟
责 编: 孟涛涛 编 辑:周红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