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农药发酵新技术新工艺及重要产品规模应用”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研究完成的“微生物农药发酵新技术新工艺及重要产品规模应用”项目,日前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成果是在“十五”攻关课题“微生物农药发酵新技术新工艺”的支持下,经过相关单位专家5年的联合攻关取得的。5年来,通过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生菌素产生菌—淡紫灰链霉菌海南新变种,菌种选育得到摇瓶发酵单位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25倍的高产菌株;通过诱变育种和理性筛选获得了阿维菌素高产菌株,阿维菌素B1组份摇瓶发酵单位提高了2.8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仅产阿维菌素B组份的工程菌。开发了不同品种各具特色的补料发酵新工艺,使Bt发酵单位达到5500~6000IU/L(40 M3罐),生产成本降低了50%;中生菌素发酵单位达到10280mg/L(30 M3罐),生产成本降低了67%;阿维菌素发酵单位达到4500mg/L(60M3罐),生产成本降低了63%。建立了中生菌素发酵后处理综合利用新工艺和Bt微滤浓缩新工艺;中生菌素产品总收率提高到75%~78%,粉尘回收率达99.9%以上;Bt微滤浓缩产品收率提高至85%以上。研制出Bt水分散颗粒剂、油悬浮剂、微胶囊剂和纳米制剂,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和缓释颗粒剂等新剂型,其中3个新剂型获得农药登记证。
  5年来,课题组累计生产阿维菌素原药200吨、Bt制剂(折算4000单位)6.0万吨、3%中生菌素1450吨,总产值6.98亿元,新增效益3.1亿元。制定了以微生物发酵农药主控茶叶、果树和蔬菜病虫害的应用技术和无公害生产规程,建立了5个以微生物农药为主控药剂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基地。五年累计在5个基地3类作物上的示范应用面积达到1亿多亩次,在其他作物和省份的辐射面积达到了7亿亩次,累计应用总面积8亿亩次,减少病虫害损失112亿元。
  本项成果共申请专利20件,授权11件;发表论文105篇,SCI收录12篇;通过课题研究,大幅度提高了阿维菌素、Bt、中生菌素的发酵水平,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微生物农药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使我国成为阿维菌素的生产强国、Bt的生产大国,有效促进了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的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微生物农药发酵新技术新工艺及重要产品规模应用”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微生物农药发酵新技术新工艺及重要产品规模应用”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附图:新型微生物农药生产车间及产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9日 上午11:59
下一篇 2022年5月19日 下午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