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孢囊线虫病控制技术取得突破

    近日,从湖北省武汉市传来消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持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作物孢囊线虫病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取得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在我国小麦、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植保所植物线虫科研团队在首席专家彭德良介绍,小麦孢囊线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土传病害。这种线虫主要危害小麦根部,导致须根增多,影响植株对水肥的吸收,使得植株矮化、叶片变黄,且症状易与“缺水缺肥”混淆,造成误诊,延误防治最佳时期。一般病田减产20%-40%,严重地块减产7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绝收。小麦孢囊线虫病已经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中的重大毁灭性病害,其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一旦暴发成灾,可使我国小麦生产面临毁灭性打击,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
    彭德良率领科研团队,联合国内有关单位,紧密围绕小麦、大豆等重要作物,开展了孢囊线虫分布、危害和成灾规律研究,明确了小麦孢囊线虫在华北、华中、华东、西北等地的16个省(市)发生分布规律,研制出小麦孢囊线虫、菲利普孢囊线虫、旱稻孢囊线虫等快速诊断试剂盒6个;针对小麦、大豆孢囊线虫病害,筛选和新研制了化学杀线虫剂4和生物制剂3个,获得18项国家发明专利,制定发布了3项地方标准。该技术在我国小麦、大豆等作物上生产应用成效显著,示范应用面积超过1000万亩,为我国粮食作物防病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该项目支持额度达3300万元,是目前我国植物线虫科研领域内获资助力度最大、参与单位最多的重大科研项目。(通讯员 孙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7日 上午10:12
下一篇 2022年5月17日 上午10: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