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标所4个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承担的4个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通过了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的验收。

  据悉,为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支撑,农业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纳入《“十二五”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规划》,并于2012年首批启动了4个项目,均由质标所主持。经过5年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4个项目共发表文章226篇,其中SCI论文109篇;申请发明专利75项,获授权专利36项,相关技术转化成国家和行业标准40项,部分成果获得国家奖1项及省部级奖励6项,建立示范应用点236个,举办培训班212次,培训人员11100多人次。

  叶志华研究员主持的“农产品真实性识别与质量安全追溯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围绕猪牛肉、蜂产品、茶叶等3类农产品,建立了基于同位素、矿质元素、红外光谱、DNA指纹图谱等真实性识别及追溯技术、数据库及溯源系统,在北京、杭州、武汉、昆明等地20家肉、蜂、茶相关质检机构与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示范应用,为我国优质农产品产地、品种及品质真实性识别与追溯提供了技术手段。

  苏晓鸥研究员主持的“反刍动物β-激动剂残留规律与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初步探明了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3种β-激动剂在肉牛、绵羊和山羊体内代谢残留规律,开发了分子印迹高效样品前处理、速测装备及配套试剂、高精度确证分析方法,构建了移动检测实验室,在辽宁、河南、山东等6个省进行了示范推广,应用于全国饲料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显著提升了饲料和养殖环节β-激动剂防控技术能力。

  王静教授主持的“农产品安全快速监测技术和产品研发及其示范应用”研发了系列农药、兽药、生物毒素、违禁添加物快速检测技术、产品及设备,在我国湖北、山东、江西、辽宁、吉林等地试验站、生产企业、质检机构等41个示范点进行示范推广应用。

  杨曙明研究员主持的“动物养殖中新型未知添加物筛查与确认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针对我国动物养殖中违禁添加物这一行业顽症,研制了多套非目标、高通量筛查与确认技术,构建了动物养殖环节中未知添加物筛查与确认技术体系,在全国饲料和畜产品预警监测、饲料养殖企业自控中得到应用,发现的新型未知添加物检出率大幅下降;在布控示范区未发生新型未知添加物引起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监测效果显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4日 上午11:30
下一篇 2022年5月14日 上午11: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