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功能基因组学与抗病性改良创新团队揭示了十字花科油菜等作物根肿病病原在寄主体内的侵染过程和生活史,并明确了根肿菌寄主抗性和非寄主抗性反应的发生时期,为解析植物抗根肿病机制,有效控制根肿病发生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病理学(Phytopathology)》等期刊上,美国植物病理学会在其官方网站上以代表性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报道。
十字花科根肿病是世界范围的重要植物病害,该病害由原生生物根肿菌引起,主要危害植物根部,自1878年发现以来,根肿菌在寄主植物上的侵染循环过程一直不明确。近些年来,根肿菌在我国湖北、四川、陕西、安徽、湖南等油菜主产区爆发流行,对我国的油菜产业和粮油安全构成威胁。
据刘胜毅研究员介绍,该研究利用多种荧光化学物质对侵染过程中的根肿菌进行活体标记,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成功解析了根肿菌在寄主体内的侵染循环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根肿菌在抗、感寄主作物油菜、白菜以及非寄主作物小麦、大麦的侵染过程,明确了根肿菌寄主抗性和非寄主抗性反应的发生时期。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通讯员 邹仕乔)
根肿菌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结构和侵染循环过程模式图
原文链接:
(1)https://www.apsnet.org/about/newsroom/releases/Pages/142years.aspx
(2)https://apsjournals.apsnet.org/doi/full/10.1094/PHYTO-02-20-0029-R
(3)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micb.2020.507036/ful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