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软件强悍”背后的战略思考(南京软件发展)

南京“软件强悍”背后的战略思考(南京软件发展)南京“软件强悍”背后的战略思考(南京软件发展)

南京“软件强悍”背后的战略思考(南京软件发展)

南京“软件强悍”背后的战略思考

大家都说南京的软件产业很强,早就想去探访,一直未能成行。借着这次南京软件大会的机会,走访了位于南京雨花台区中国(南京)软件谷,和几家软件公司负责人进行了对话交流,对南京软件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产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南京“软件强悍”背后的战略思考(南京软件发展)

01

南京是深度赋能制造业的

工业软件之城

说起软件,尤其是工业软件,业内的人其实颇有几分心酸:中美贸易冲突中媒体经常提到芯片,芯片设计生产必备神器EDA就是一个重要的工业软件,而这些软件基本依靠进口。

软件产业最怕的事情,是追赶困局。很多软件一旦形成垄断优势,后发突破难于上青天。

从这个角度来看软件,特别是工业软件在南京的地位,甚至是在整个中国软件产业中的地位,你就有一些不一样的发现。

比如这次我到南京探访的翼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翼辉瞄准的是工业领域的操作系统,这是一个除了国外巨头几乎没有人涉足的领域。他们从完全没有生态开始,直接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

历经16年研发,如今翼辉旗下的大型实时工业操作系统SylixOS,内核自主化率达到100%,实现了工业领域的操作系统内核完全自主。绝不把大树栽在别人的土地上,翼辉十年磨一剑的崛起,是南京以工业软件为核心关键引擎,撬动万亿级软件名城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除了翼辉之外,还有一批在这个领域细分行业的隐形王者:

南京天洑软件有限公司,国内CAE计算机辅助工程)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国内首创将AI(人工智能)技术与CAE技术相融合;

南京维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工业软件创新研发,拥有业界领先的全生命周期闭环数字化产品,开发了以PDPTRIZ创新研发平台为代表的核心工业软件;

科远智慧,他们研发的NT6000智能分散控制系统实现软硬件100%国产化,解决了电力、化工、冶金、建材、水务等流程工业数字化转型中的自主可控问题,成为许多工厂的“智慧大脑”;

芯华章南瑞集团、安元科技、擎天科技等优质企业,在智能电网及电力系统工程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智能交通等领域也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你在手机上,可能都看不到这些公司的APP,平时生活中,也接触不到这些公司的产品,但是,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关键时刻,这些工业软件公司在默默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南京“软件强悍”背后的战略思考(南京软件发展)

02

突破万亿还有关键两步要走

南京软件目前的体量是多少?

2021年,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入选全国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2年,南京获批全省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2023年,南京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超8000亿元,同比增长9.5%,位列江苏省第一、全国前列。

南京提出,到2025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形成中国软件名城提质升级全国示范。从目前情况来看,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确实具备了向世界级、万亿级冲刺的可行性。我认为,有这么关键两点。

一是开放生态。

这次在南京,我到了宝马诚迈。宝马,全球汽车巨头;诚迈科技,是南京本土诞生的明星软件公司,2021年牵手宝马成立宝马诚迈——宝马在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数字汽车软件研发中心。

宝马诚迈既是宝马,又不是宝马。宝马提出“在中国,为中国”,一家南京的软件公司融合了进来,也折射出了一种思路,软件变广、软件创新。宝马诚迈之后,其他外资车企巨头也开始和国内软件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南京的探索先行意义不言而喻。

二是用足资源。

一方面是用足大会资源扩大影响,比如这次软件大会,1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72亿元,涵盖先进计算、大数据、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车联网、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多个领域。更重要的是,为南京的软件企业开阔了视野,开拓了朋友圈,也开拓了市场。

另一方面是用足南京强大的科教资源。软件产业对科教人才资源、信息化水平和工业化基础的依存度高,南京恰在这些方面条件突出。全市100万在校大学生中,约四分之一是软件相关专业,这些毕业生相当比例会留在南京。越来越多的南京高校紧密对接区域发展需求,校企之间不断碰撞出化学反应

南京“软件强悍”背后的战略思考(南京软件发展)

宝马诚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3

跟着产业数字化的步伐前进

产业数字化的大潮已经在远方的海面上开始蓄力,正在席卷而来。

我们不能只有外卖软件、购物软件,不能只有把人困死在里面的各种算法。我们的软件产业,还需要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工业软件等关键软件领域不断发力,为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技术的革新总会诞生新王。跟着产业数字化的步伐稳步前进,南京软件的未来值得无比期待。

目前,南京市拥有工业软件重点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138家,服务行业广泛,在电力能源、电子信息、钢铁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部分细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这背后,是南京充分认识到工业软件占比不大,分量不小的特殊性,是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关键一环的结果。

作为国家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南京有着庞大的用户需求和应用场景。坚持“好的工业软件是用出来的”这一逻辑,南京正在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发力,以应用牵引和平台建设推动自主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

让汹涌而来的时代浪潮,激荡出南京软件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南京“软件强悍”背后的战略思考(南京软件发展)

内容来源 | 奔流财经社

图片来源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金陵微雨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7月18日 上午11:54
下一篇 2024年7月18日 下午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