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部控制概念和目标
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二、内部控制的发生、发展和演进
(一)“内部牵制”阶段:职责分工、互相牵制。
内部控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内部牵制概念,起源于公元前36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期,职责分工,互相牵制,防止错误和无比。当时,内部牵制主要基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某一项或某一部分业务或财产的权利,以便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这种牵制方式在早期的商业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出纳员不能兼任记账工作等。
(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化,内部牵制逐渐发展为内部控制制度。在这一阶段,企业开始建立一系列的控制政策和程序,以确保资产的安全、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内部控制制度强调对业务活动的全面控制,包括预算控制、授权审批控制、财产保全控制等。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内部控制定义: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
进入20世纪80年代,内部控制进一步发展为内部控制结构。这一阶段强调内部控制不仅是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更是一个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在内的完整结构。其中,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和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分配等;会计制度则是记录、分类和汇总财务信息的过程;控制程序则是为了确保管理指令得到执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四)“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五大要素。
1992年,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COSO)发布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标志着内部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框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该框架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五)“风险管理框架”阶段:八大控制要素
21世纪,随着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和多样化,内部控制逐渐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形成了风险管理框架。这一阶段强调内部控制不仅要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还要对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管理。风险管理框架在原有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上增加了目标设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反应等要素,使企业能够更全面地应对各种风险。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经历了从内部牵制到风险管理框架的多个发展阶段。随着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业务的持续发展,内部控制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