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 徐林)世界上有这么一群儿童,他们可能在智力上不及普通儿童,可能或多或少有情绪问题,可能会做出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但他们和普通儿童一样,需要自尊心和自信心,需要获得他人的尊重。北京植苗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健认为,做有尊严的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就是要为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领域,补足弱势领域,教会他们自主融合技能,让他们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下去。
北京植苗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健(中国网 郝岩摄)
和许多误打误撞进入特殊教育领域的人士不同,张健从学生时代起,就计划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并立志在这个领域深耕下去。在大学学习特殊教育专业时,校长就给学生们传递了“做有尊严的特殊教育”这个理念。张健在后来的学习实践中,把这个理念发展为“做有尊严的融合教育”。他说,一个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如果所有的生活方式都是基于别人给予的同情、帮助与辅助,而且大家都只盯住他的缺点与缺陷,不停地帮他查缺补漏,虽然也是好意,但是这样的学习和生活过程是没有什么尊严可谈的。
发挥优势 增强自主性
张健表示,应该加强有特殊需要儿童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自主性,以独立自主为主,他人帮助为辅,鼓励孩子看到自身的优势并且充分发挥,这是能够实现自尊和获得他人尊重的一种方式。
首先,要用适当的评量工具为孩子做测评。在几大领域中的各个细化目标中,找出每个孩子的优势领域和劣势领域,为他们做个性化的发展计划,用其优势领域的发挥去带动弱势领域的不足,让孩子自身和周围的人都能看到,为孩子们找到他一生的“铁饭碗”。“这个‘铁饭碗’的意思不是说到一个地方一直吃这碗饭,而是拥有一个本领,让他们到哪儿都能吃上一碗饭。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孩子的优势变成他以后的‘铁饭碗’,这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教育规划过程。”
其次,如果孩子以后的生存环境和学习环境是主流环境,那就一定要找到他在主流环境中影响自主生存的最重要的几点因素。在这几点中,分析出他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把每个孩子相同的部分进行整合,不同的部分分别体现,制定出各自相应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并实施相应的课程。
讲到这里,张健举了两个例子。有一名从小开始干预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孩子,他虽然有核心社交障碍,也有情绪和行为问题,但是综合能力较强,智商水平也很高,所以评估下来,他的优势领域是学业,特别是理科。经过有针对性的本土化技能训练,他考上了重点高中,并刚刚完成了高考。虽然发展到现在,他依旧有一定的社交障碍,但他可以利用学业方面的能力,带动他的弱势领域。另一名孩子虽然没有谱系的病理诊断,但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初三时一度面临辍学。在老师们的干预和鼓励下,他成功走出抑郁,顺利完成初三学业,并充分利用他对音乐舞蹈的爱好,考取了职业高中,学习学前教育。经过5年的学习,他即将毕业,成为一名拥有大专学历的幼儿园老师。这个干预成功的案例就是把孩子从繁重学习压力的泥潭中,拉到了一个他感到舒适的发展环境中,让他能够健康自由地发展。
多学科合作
张健表示,国际上多学科参与帮助特殊孩子康复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学区中,如果出现特殊需求学生,班主任、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心理咨询师、言语治疗师等相关所有学科不同背景的老师,都会进入到这个团体,来为孩子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国内目前这方面还没有整体政策上的明确支持,但各个机构之间已经启动合作,进行多学科干预。如果一个孩子在评量中被发现有明显的读写障碍问题,会为他请来提高读写能力方面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如果发现孩子精细动作有问题,会请来作业治疗师;如果孩子心理上有一些缺失,需要这方面的支持,也会请心理咨询师来帮助孩子。
张健表示,和儿童心理咨询师的合作也带给他很多启发。在他从业初期很长一段时间,在公立特殊学校里当班主任老师,又在普通小学做学科教师,养成了对孩子比较严格、理智、边界感很强的习惯,孩子都会很听话并配合老师,但他们是因为怕老师才去配合的。和心理咨询师合作以后,张健转变了思路,先答应孩子的合理要求,正面鼓励孩子,想办法取得他们的信任,再给孩子提出要求。虽然教学态度还是严厉、严肃、有边界感的,但孩子们都非常信任老师并真心愿意配合,同时也很少出现行为和情绪问题了。这样一来,孩子们回到普通学校里上课的时候,也会更加信任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
有特殊需要学生的自主融合
基于对国内外特殊教育的教育方法和循证实践的了解,以及国内普通小学对学生能力要求的熟悉,张健坦言,国内外特殊教育的方式方法并不适合直接应用于有特殊需要学生在普通小学中的融合,因为普通小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多数老师也没有特殊教育背景,所以孩子很难在这个环境中得到真正的支持。
“但普通小学是主流环境,是一个大的社交环境,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是非常实际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问题,迅速地把问题抽出来,通过参加社交小组、心理咨询师干预等方式精准地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张健说。
因此,张健做了很多研究,将国外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本土化,把特殊教育方法也做了一些取舍和变化,开发了自主融合技能,帮助普通小学中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自主学习,也有助于学校老师和家长更好地辅助孩子。
张健还提到,自从三年前国家启动了“双减”政策,小学教育有非常显著的变化。老师讲课的时间缩短了,带着学生们写作业和讲题的时间变长了,老师们更容易发现班级中凸显出来的学业问题,能够有针对性地辅导并及时解决。另外,由于课后作业移到了课堂中做,回家以后,孩子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充分地玩和休息,这是他们最本质的需要。对于有个别差异和特殊需求的孩子来说,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来查漏补缺,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各种兴趣爱好。
另外,张健非常鼓励和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做孩子“同一战壕的战友”,相互支持,共同面对生活带来的压力与困难,共同解决孩子在学校遇到的问题。
不断学习 与时俱进
张健有一项特别的技能,就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都能跟他非常好地合作。在比较复杂的融合环境中,他也能够很好地把握节奏,这也是他成就感和满足感的来源。另外,他也走进一些小学,为班主任老师做培训,和他们开座谈会。
张健说,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是特殊教育的职业要求。从最开始参与自闭症儿童早期疗愈全日制模式研究,到参与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再到国内首套特殊学校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到出版自主融合技能的实操书籍,他一直在特殊教育的路上不断前行。除了经常复习、参加培训和更新知识外,他还定期和各区的学科教研员、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教研员,进行专业性沟通会,以及特殊教育开题会,做一些课题和研究,和专家、领导、大学教授一起研讨,持续学习和成长,以保证获取最新的知识和干预手段,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
对未来的期待
“融合的路已经走了挺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的孩子已经能够进入到学校的环境中。我真的特别希望,学校除了配备有心理专业背景的心理老师和资源教师以外,还能够配备有特殊教育背景的老师,给这些学生支持。同时,我也希望把特殊教育理念带到大众的教育理念中,因为特殊教育方法比普通教育方法更适合孩子们的成长。也希望能有更多将国外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本土化的老师进入学校,对孩子们给予支持。”张健说。
“特殊人群包括患自闭症、发育迟缓、阿斯伯格、心理问题等群体,希望整个社会,包括老师和同学们,可以了解他们的行为,接纳他们的样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光点,特殊儿童自身要了解自己的优势,自信地把它展现出来,加上周围人对你的接纳,我觉得我们就是一个非常幸福和谐的大家庭。”张健对此充满信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