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如何打通堵点?上海人大代表提出这些关键

随着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向实现功能全面升级,今年上海两会上,如何提升上海的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成为代表们关注的话题。

根据1月22日发布的《2023上海科技进步报告》,2023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预计4.4%左右;全市财政科技支出528.1亿元,比上年增长36.7%。

对于今年的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重点,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聚焦前沿交叉领域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研究。同时,加快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基础研究先行区

上海在全国首设“基础研究特区”,近年来持续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基础研究先行区”。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处长宋扬接受采访时表示,先行区的本质,是把原来对于基础研究项目的评审、挑选中过于细化的要求进行升级,更加注重选人而不是选项目。宋扬说:“这一举措与上海基础研究越来越向前沿、向无人区拓展的规律相符合。基础研究的关键还是在于人,希望通过先行区能选到一批有潜力、有能力、有基础、有情怀、有追求的优秀科学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长周期的保障。”

谈到基础研究,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强调了对年轻人的支持。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30岁左右正是一个人出成果的时候,所以更要大力支持年轻人大胆创新,“不能扼杀年轻人的好奇心”。

在24日下午举行的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题审议会上,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务委员、研究生部主任史迅发言时说,如何加强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是加速上海向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迈进的关键。

他建议加强对上海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优化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加强各类创新主体的分工合作和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强围绕上海市三大产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未来技术的预判和路线图研判。加强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的引进培养与扶持力度。

史迅举例说,以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为例,对基础研究的起步阶段非常重要,建议进一步加大项目的支持强度,扩大资金面,不断提升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一定程度上简化申报材料的要求。在他看来,目前上海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太够,投入偏少,要引导更多前沿领域和新赛道的企业加入,有研究机构和企业联合成立团队,帮助解决基础研究当中的问题,形成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双轨运行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科研项目总体布局。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凯捷也参加了上述专题审议会。她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接近了,未来“双向奔赴”的速度会不断加快,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产业界向高校、科研院所发出清单、发出问题,然后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携手去补上短板。

而对于那些充满不确定性的前沿领域,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可能需要携手设立一些具有宽松环境的氛围,比如不一定要有清晰的目标要求,不用在三五年时间内要求一定出什么成果,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允许失败。“比如这次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提到了,加快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成果转化堵点怎么破

将研究成果实现转化应用,是创新生态中的重要环节。今年两会上,成果转化也成为代表们提及的高频词。

在上述专题审议会上,赵东元围绕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发言。“我的科学研究一直致力于把功能介孔材料创制的基础研究向应用转化。对我们科学家来说,优秀的论文和实验室中宝贵的成果,不能让它们光躺在杂志上、睡在电脑里,他们应该走上工厂的生产线,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最终变成让国家经济发展的拳头产品,这才是真的成功。”他说。

他还表示,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做了很多努力。然而现阶段,连贯性、合理性、真正符合科技规律、可操作性的政策还不健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要走的路还有点长,需要的时间还有点久。“科学研究没有快车道,但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有快车道。要把科学研究上花的时间在科技成果转化上赶回来。“

赵东元建议,一是要做好法律方面的保障。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绕不开知识产权问题。二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政策赋能,市场化运行。因为科技成果转化也是一门学问,专业性很强,光靠政府机构、高校、科研机构的行政人员来做远远不够,也没那么专业。“可以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技术方面的知识产权就更加重要,如果解决不好,就会造成恶性竞争,科创企业甚至无法继续发展乃至倒闭。也迫切需要营造全民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尊重知识、尊重知识产权、尊重发明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加健全的法律保障。”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技术交易所董事长谢吉华对记者表示,虽然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关注度在不断提高,相关扶持政策也接连出台,但在成果转化项目落地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困难。

以专注于天使投资的投资机构为例,首先,这类投资机构对于科技成果的挖掘没有统一路径,且对于成果的技术价值及未来的产业化运用存在多方面的困惑;其次,投资于早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存在回报周期长、风险程度高的客观事实,这对于机构的资金募集存在较大难度,直接影响了机构的目标定位与长期发展;最后,扶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往往存在申请要求门槛高、手续过于烦琐的普遍情况,进而大大影响了政策的落地效果。

他在上述专题审议会上说,科技创新是一个探索性、创造性的工作,初期投资风险极高。而天使投资作为科创金融体系中的早期资金,在推进上海创新策源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在国际上天使投资也是保证科技创新强度及推进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重要力量。建议进一步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科创中心的优势,加大对天使投资的引导和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成立科技金融智库或研究院,从研究与实践两个维度推进天使投资对早期科技成果的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0日 上午8:59
下一篇 2024年4月20日 上午9: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