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园“1+21”博士后工作站申报专利70余项(北京博士后工作站)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 记者 赵鹏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城市副中心承载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使命。记者昨天从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获悉,园区已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站1家、分站21家,这些科研精英共主持参与90余项科研项目,申报70余项专利,打造出产学研成果落地转化的“硬实力”。

身为副中心“3 1”主导功能中科技创新功能的主要承载地,中关村通州园聚焦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两大重点产业,推动建设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重点产业升级和高端人才引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自2015年起,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经批准开始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总站,协助重点企业进行建站;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对接联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促成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相关专业院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立协同培养机制,打造“人才 项目”的发展模式,吸引了一批掌握关键技术的博士后进站开展科研工作。

王忠宇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药物化学专业,于2023年进入北京福元医药博士后工作站,重点研究方向为抗体偶联药物的肿瘤靶向给药。在进站后,他相继开展了2项科研项目,并已申报了1项专利。目前,其肿瘤靶向的抗体偶联药物正在进行相关成药性评价。

而在进入春立医疗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后,在站两年多的时间里,刘曙光博士领衔攻关的《生物医用锆合金表面陶瓷复合化改性及其服役性能研究》项目突破了关节假体主要使用国外陶瓷关节的“卡脖子”技术。通过研究与实践取得丰富的成果,刘曙光还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3篇,申报专利26件,先后主持、参与了由科技部、中国博士后基金会、北京市人社局等部门批复的6项研究项目。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大批高端人才涌入副中心这座充满创新活力的“梦想之城”,正在崛起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三区”政策叠加背景下,中关村通州园发挥“筑巢引凤、聚集人才”的科技创新平台作用,为博士后科研人员提供优质生活环境和科研条件。

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方面表示,未来通州园将联合各主管部门,健全优惠扶持政策、完善评估激励机制,推动各领域高层次人才集聚,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为抓手,为高质量建设副中心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9日 上午11:11
下一篇 2024年4月19日 上午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