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内部控制”那些事儿(内部控制到底是什么)

hello各位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咨询一点通,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内部控制”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和学习吧~

目录: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二、企业内部控制

三、两者的区别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和优化的内容和步骤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以下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些关键要素

  1. 控制环境:包括单位文化、组织结构、员工素质和岗位职责等,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2. 风险评估:单位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 控制活动:包括授权审批、预算控制、财产保护、会计控制、单据控制等,是内部控制的核心。
  4. 信息与沟通: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同时加强内部沟通。
  5. 监督与评价:单位需要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提高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2.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选拔高素质的人才、加强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内部控制工作的需要。
  3.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4. 加强监督与评价: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机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确保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和资产安全。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以及保证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


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

  1. 保证生产和经管活动顺利进行,圆满实现企业的经管目标。内部控制系统通过确定职责分工,严格各种手续、制度、工艺流程、审批程序、检查监督手段等,可以有效地控制本单位生产和经营活动顺利进行、防止出现偏差,纠正失误和弊端,保证实现单位的经营目标。
  2. 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财产物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内部控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对货币资金的收入、支出、结余以及各项财产物资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销售等活动进行控制、防止贪污、盗窃、滥用、毁坏等不法行为,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3. 促进组织一切业务活动按既定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健康、有序地运作,并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偏差,给予迅速纠正,防范经营风险和财务造假,避免潜在危机转变为现实的损失。
  4. 保证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自动检查、制止造假违法行为,以不断修正和调节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的关系,保证其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轨道上运行。
  5. 提高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保障。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 目标体系:行政事业单位的目标更侧重于社会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活动目标的履行,强调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性。而企业的目标则更注重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强调自主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2. 实施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时更强调制衡与监督作用,以及管理过程中对风险的有效控制。而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则更注重成本效益原则,因为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的问题。
  3. 体系基本内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目标主要包括单位相关的经济活动、单位营运过程中各种贪污腐败现象的防范、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以及单位内部的公共服务效果和绩效等。而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则主要是保证企业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等。
  4. 框架:就内部控制框架而言,企业内部控制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之间没有根本区别。

总的来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企业内部控制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源于两者的职能定位、经营目标和业务模式的差异。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和优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2. 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3. 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对内部管理流程进行优化,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内部监督,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4. 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加强对信息安全的保障,防止信息泄露和被篡改。
  5. 建立评价与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与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和追责力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对现有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2. 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方案和计划,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3. 严格按照方案和计划执行内部控制工作,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4. 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 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完善和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内部控制专家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1月22日 上午8:38
下一篇 2024年1月22日 上午8: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