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报:粮食专班工作出成效 新品种新技术让广西农民种粮有奔头

    近年,针对粮食生产,广西农业科学院与多个部门联合开展攻关取得了成效,农业专家们研发出的新品种、新技术乘着“粮食专班工作”的东风在农村地区开花结果,新品种新技术正在让种地农民成为有奔头的职业。近日,广西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到河池市召开自治区粮食专班工作现场会,部署下一步的“技术支撑”工作。

    良种+良法,“望天田”成了“致富田”

    “春季玉米刚刚入仓,你看,秋玉米已经长得绿油油了,有了新品种、新技术,种粮有奔头了。”8月4日,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拉棠村,漫山遍野的秋玉米已长有一尺高,今年第二个丰收季指日可待。村民蓝飞吉看着自家的玉米地,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因为干旱,秋季无法种植,往年这个季节这里的地都是丢荒的,现在有了广西农业科学院的玉米新品种和新技术支撑,不但产量提高了,一年还可以种两季玉米,“望天田”成了“致富田”。

    玉米是都安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是由于土地瘠薄、春秋干旱等原因,在过去,农民种植玉米只能“看天吃饭”。当地春玉米生育期内常出现低温阴雨、干旱、冰雹、大风、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使得产量不高;秋玉米则往往因为生育期内出现干旱而面临绝收,农民弃种丢荒现象严重。这是过去挡在都安玉米产业面前的“拦路虎”,也是种粮农民最头疼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给都安种粮农民配了一剂药方——“抗旱品种+新栽培技术”。经过几年的示范和推广,这剂方子药到病除,每667平方米(亩)玉米单季增产50公斤左右,农民增收100~200元,种玉米从一季变成了双季,田地不再丢荒,种玉米成了增收的产业。

    “有了新品种、新技术,我都不出去打工了,在家承包田地种粮食、搞生产,一样有奔头。”拉棠村女青年谭艳湾尝到了“良种+良法”种粮食的甜头,索性放弃外出打工,在家承包土地种起了玉米,还发展起了养殖产业,事业越做越有劲。

    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时成俏介绍,从2018年开始,科技人员在都安示范并推广抗病和抗旱性强且高产的桂单系列玉米新品种和“粮改饲”青贮玉米品种,并推广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免耕(结合重施有机肥+攻苞肥)、缓释肥一次性深施、秸秆还田等一系列技术,玉米生产取得了突破,农民种植玉米实现了增产增收。下一步,玉米研究所将把优良新品种和新技术向其他市县推广。

    良种+良法,让水稻增收

    在东兰县武篆镇巴学村东兰墨米种植基地,村民黄丽群说起种植墨米时笑得合不拢嘴。黄丽群告诉记者,因为墨米价格高,十几年来她一直都是种植墨米,但是苦于墨米产量低,种植效益没法提上去。2018年春,东兰县农业局和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免费送来新品种墨米给村民试种,并派专家来村里做技术指导。当年春季黄丽群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试种了0.13公顷新品种墨米,效益还真的令她喜出望外,每667平方米(亩)产量比老品种高出100多公斤,增收上千元。

    “2019年开始,我把亲戚丢荒的地租来种植新品种墨米,今年种植面积达0.67公顷,现在家里还有几千公斤墨米稻谷等着加工出售,这个墨米抢手得很呢。”站在稻田边,一边看着长势喜人的晚稻,一边滔滔不绝地向记者道出种植新品种墨米的喜悦,黄丽群对未来充满着向往。

    据了解,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东兰墨米特色作物试验站、广西水稻创新团队河池综合试验站等联合攻关对东兰墨米进行品种改良获得成功,现已进行推广种植。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黄大辉介绍,经改良后的东兰墨米新品种,具有植株矮、抗倒伏、抗病虫、产量高、米质优等优点,受到了种植户的喜爱,当前已经推广种植了1300多公顷,带动4100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7000人增产增收。

    广西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邓国富表示:“粮食安全,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关键在科技,要向科技要粮。广西农业科学院作为广西农业科研的主力军,将进一步聚焦粮食生产的科技需求,破解粮食种子“卡脖子”问题,研发更多的优质粮食新品种以及先进配套栽培技术、植保技术、精深加工技术等。同事加大推广应用力度,提高农民种粮效益和积极性,以科技支撑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全区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农科贡献。

本报记者:蓝必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6日 下午6:10
下一篇 2022年5月6日 下午6: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