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 2022-04-03 ■ 本报记者 李新雄 通讯员 董文斌
本报记者 李新雄 通讯员 董文斌
田家少闲月,春耕正当时。近日,在隆安县雁江镇,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紫云英、苕子、油菜等绿肥作物被旋耕入土,为稻田注入营养,地力倍增。
广西隆安昌隆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冬闲田种植和应用绿肥已有7年。基地负责人文寿山介绍:“种植翻压绿肥后,土地培肥了,化肥用量减少了,稻米口感更好,雁江香米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了。”
“盛花期是翻压绿肥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段绿肥鲜草产量最高;由于春节前长时间干旱,春节后持续低温多雨,影响了绿肥作物的生长,但我们前期采用稻草还田和开沟防渍的技术,为绿肥的生长提供了保障,鲜草产量稳定在1800公斤/亩以上。”隆安县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叶美欢介绍道。
冬播绿肥籽,春耕稻田肥。“隆安全县冬种绿肥面积为1万亩左右,品种以紫云英、苕子、油菜为主。与不种绿肥田块相比,水稻亩增产达5~10%,化肥减量10~20%,亩节本增效30元以上。”隆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志康说。
在古潭乡育英村广西沃嘉美果业有限公司果园青柚基地,一片片绿肥草,犹如“绿色地毯”覆盖在果园行间。“广西果园多为丘陵山地,在秋冬季阴雨天气可以免耕撒播绿肥种植,春季形成鲜草覆盖层,夏季自然枯萎,秋季气候适宜的时候落籽即可再生,该模式简易操作,打破了果农普遍认为‘果草争肥’的认知误区。”广西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绿肥研究室主任李忠义告诉记者。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广西农科院绿肥研究团队以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和广西有机循环农业产业科技先锋队为依托,将绿肥种植与耕地质量提升相结合,在桂林、来宾、百色等地,因地制宜地拓展“绿肥+”有机稻米/富硒香米/清洁果品等技术模式,为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以及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强技术保障。
原文链接:http://gxrb.gxrb.com.cn/html/2022-04/03/content_1836017.ht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