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进口”来

有机食品“进口”来(organic food)


文/本刊记者  陈晓凤









有机食品“进口”来

    有机食品正在走上百姓餐桌,成为不折不扣的绿色消费品。那么,有机食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有机食品与有机农业有什么关系,与环境保护又有什么关系?有机食品会总这么贵吗?未来的一天,我们会每天都吃有机食品吗?

    愿意多花几倍的钱买有机菜
    当饮食消费占收入比重越来越小时,你愿意把吃饭的开销提高3倍吗?
    如今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超市中有机食品专柜生意也越来越好。同样是黄瓜,贴着有机食品标签的就要比农贸市场的贵两至三倍,有机大米的价格也是普通大米的3倍以上。一个家庭如果以消费有机食品为主过日子,三口之家仅在吃上的开销至少得过千元。
    但这多花两倍钱买来的黄瓜,虽然外形与普通的相同,其内容却绝不一样——贵的那条是没有化肥、农药残留的。
    目前人们消费的食品分几类: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是在不施用任何化肥、农药的环境中长成的;绿色食品只施用极少量的化肥和农药;无公害食品的化肥农药含量控制在一个安全限度。
    有人用金字塔来形容中国食品消费群体:有机食品的消费者只是一小部分人,绿色食品消费者相对多一些,而无公害食品消费者是金字塔底座。
    谁都知道,目前各种疾病的发生与食品中有害化学物质污染不无关系,但人们还是习惯到农贸市场去买那些看起来“水灵灵”的蔬菜,这是一种强大的消费习惯。
    那么,吃有机食品的都是富人吗?否。记者在超市上调查了一些有机食品的消费者,发现消费观念与收入水平之间无绝对关系。比如有一对老年夫妇,两人月收入仅在1600元左右,可依然把有机蔬菜和绿色蔬菜当成主要食品,按每斤蔬菜4元每天消费3斤计,仅蔬菜一项的月消费额就要几百元。问他们何以舍得,老人说,与其把钱花在看病、吃药上,不如花在吃健康食品上。而且儿女都已自立,不需要为儿女储蓄,所以完全可以把大部分钱花在吃饭上。调查中发现,有相当部分有机食品消费者的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如果主要消费有机食品,那么其收入分配比例大有回归趋势:把收入的大部分用来果腹,对中国人来说是个不太遥远的记忆。
    专家分析,几十年前中国百姓的食品消费占收入的60%~70%,就现在中国人收入增长水平计,由于消费有机食品而增加的食品开支应该是能承受的。
    自然,更多的被调查者是高收入者,每月在吃饭上多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钱,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
    被调查者的消费目的都极明确:健康。一位中年知识分子说:“健康比穿名牌,开名车,住高档住宅及储蓄重要得多。”
    南京一名得了癌症的消费者,吃了半年有机食品后,肿瘤明显缩小,他就医医院的医生、护士得知这个消息后,许多人也开始买有机蔬菜吃,后来发展到医院成批从有机食品基地定购有机蔬菜和有机大米。
    调查发现,目前经营有机食品的超市利润并不引人,甚至有赔钱可能,可还是有不少超市愿意经营,因为都看出了有机食品光明的市场前景。北京家乐福在销售有机蔬菜时,甚至对生产厂家采取优惠的进货方式。记者在北京一些大超市看到,蔬菜柜台已全部经营绿色或是有机蔬菜。
    制造有机食品进行时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机农业实践。1994年,我国成立了第一个发展有机农业的机构,2003年我国有机农业生产面积已超过200万亩。
    北京留民营生态村,就是有机农业发展的典型。记者在留民营看到,来源于养牛场、养鸡场的有机肥是沼气的原料,沼气站的蓄能足够全村每天1000多立方米的能源使用。沼气的废渣、废液是大田肥料。其蔬菜和粮食全部使用有机肥,不含任何化学污染物。
    一开始转变为有机农场时,留民营的农业效益也受了影响,但过了几年后,地力明显上升,效益越来越好。有机肥改变了土质,土壤成了取之不竭的聚宝盆。
    走进留民营的蔬菜大棚,可以看到不依靠化肥和农药的蔬菜生长得郁郁葱葱,这些有机蔬菜每天供应着北京各大超级市场,留民营成为北京最大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
    走在村子里,空气中弥漫着稻草、泥土和肥料混和的清香,抓一把泥土,仿佛能攥出油来。留民营的气息让人忆起遥远的农耕年代,却绝不是对传统农业的简单回归,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上升之路。
    我国江苏河横村、安徽小张庄、浙江上李家村等生态村试点也都进行着有机农业的成功尝试。
    抵制农药和转基因
    有人提出,有机农业中,也不可能不发生病虫害,不可能完全离开农药。事实上,科学家已经在解决这个难题:采用生物技术完全可以防治病虫害。
    以色列学者最早提出太阳能消毒技术治病虫,现在已被世界广泛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已研究这项技术两年了,现已投入实验阶段,并成为我国十五攻关项目。
    太阳能消毒比常规消毒效率更高,成本降低30%左右,完全能替代药剂消毒方式。在此技术的试验地山东某村,农民看到这种效果,村中95%的农户都自发采用了该技术。
    英国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以虫制虫”的生物灭虫方式,培养害虫天敌。北京市林业局统计,在2003年北京防治病虫害工作中,生物和仿生物制剂应用面积已经达到37.91万亩,应用比例达到81.44%。科学家认为,杀虫剂的效用是短暂的,“以虫治虫”才能达到田间“长治久安”。
    同时,有机农业还排斥转基因技术。从1996年开始,世界转基因农作物发展很快,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吃饭问题,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基因污染也带来了生物安全问题,危害了生物多样性,所以与有机农业不能并存。
    一个简单的例子:转基因作物需要把田中的杂草都除净,而有机农业却不需要这样。杂草是许多有益昆虫的食物,是生态链中不可缺少的分子。保持农田生物多样性,是保持土壤肥力的基础。
    基于有机农业的这两个特性,消费者大可以放心地让有机食品“进口”来。
    这并非少数人的专用
    有人说,有机农业是精品农业,有机食品属于少数人的餐桌,没有普及意义。在发达国家,目前有机食品也只占食品销售量的2%~8%,在我国,未来发展到10%就不错了。有机食品永远属于金字塔尖的消费,不能大面积发展。
    而目睹了留民营生态村的实践,就发现只要普及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生产并不会永远那么昂贵。专家说,有机农业产业化的结果,有机食品的价格就会下降,下降到大多数消费者都能接受的水平,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
    原因很简单,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只需要一个农庄动植物生物链的良性循环。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后,比起依赖大量农药、化肥的现代农业来,有机农业的成本只会更低。
    不过,从常规农业转向有机农业,肯定需要一个转换期,不能急功近利。农业部的专家说,转换期包括土壤降解农药的时间,包括逐步建立有机生产体系的时间等。在头一两年内,由于不用化肥、农药,产量可能会减少20%~30%。
    记者了解到,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发展有机农业的企业起步时国家应有相应的补贴优惠政策,还要建立起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
    专家认为,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障碍与其说是技术上的,不如说是观念上和体制上的。急功近利、搞运动式的普及有机农业方式,结果肯定适得其反。
    贴上有机标签就是真品吗?
    在调查中,相当多不买有机食品的消费者说:“凭什么贴那么一个绿色标签价格就那么高,谁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机食品?”
    对有机食品信任度不高,是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发展最大的障碍。
    绿色食品中心的专家说,今后食品不能随便使用“有机”和“绿色”标签。对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认证机构也要经过资质认证。
    专家认为,从环境效应上看,人体健康可以影响几代人甚至人类的繁衍,因此,人类的生存环境不仅是经济的,更是人文的,社会的。
    对理性消费者来说,消费有机食品就不仅仅是爱护自己的身体,也是保护属于全人类的环境。
    相关链接:
    给你“有机”的理由
    一般的化学肥料,大多只提供氮、磷、钾三种植物最需要的元素。其他养分,植物只能在泥土里吸取,几年后土地就缺乏养分,使植物的健康生长受限制;而有机肥料能够供给植物所需要的所有元素,又不像化肥那样容易溶解流失,用这种方法种的土地,只会越来越肥沃。所以,有机食品营养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0日 下午12:41
下一篇 2022年5月20日 下午12: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