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构建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继2004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后,今年又作为“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势头任务非常艰巨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通过“两减免、三补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最低保护价、严格保护耕地等一系列重大利农政策的出台,以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村“六小”工程,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中央各有关部门具体支农行动的实施,有效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全年粮食总产量4695亿公斤,比2003年增产388亿公斤,扭转了1999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农村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2004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稳定国民经济全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2004年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都带有恢复性质,基础还不牢固。粮食供需仍有200亿公斤以上的缺口,品种结构和区域平衡的矛盾仍很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没有显著缩小,仍然高达3.21∶1左右。正如1号文件指出的,“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任务非常艰巨”。


  从未来较长一个时期看,在我国较为低下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的三重压力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重约束下,农业发展还面临着在短期内都将难以解决的诸多重大问题的挑战。它将长期或在较长时期内制约我国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约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增强;制约农民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增加,进而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粮食安全问题。根据普遍推测,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我国必须具备6.4亿吨左右的粮食生产能力,在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5亿亩的基础上,粮食单产必须由目前的300公斤左右大幅度提高到430公斤左右的水平,每年至少增加1.6个百分点,任务十分艰巨。


  其次是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我国人多地少水少,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仅30%%—40%%,化肥当年利用率仅30%%—35%%,全国耕地的78.5%%属于中低产田,其中,38.7%%被侵蚀,36.3%%干旱缺水,26.2%%耕层浅薄,10.9%%渍涝盐碱化,土壤污染正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草原退化速度每年高达2000多万亩。另外,还有农业重大病虫害、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不足等比较突出的重大问题亟待解决。


  科技进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支撑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有机结合。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国情,要从根本上持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协调全面发展的目标,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进步。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结果,在农业GDP增长的贡献中,每一元支出,教育、道路、通讯、灌溉、电力的回报率分别为3.71、2.12、1.91、1.88和0.54元,而科技的回报率高达9.59元。另外,从2004年粮食增产的因素分析,粮食总产量增长中,政策贡献为8.6%%、价格贡献为34.2%%、气候贡献为27.0%%,而科技贡献为30.2%%。


  正是由于科技进步对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性作用,2005年中央1号文件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明确要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支撑条件,并落实到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诸多措施中。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优先扶持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组装集成与配套技术开发。加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二是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加快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体系。加快建设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动物疾病预防控制、兽药质量监察和残留控制、动物防疫技术支撑等系统。三是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工作力度,尽快建立全国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发展保护性耕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四是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五是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和旱作农业示范,科学规划、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作,切实搞好防沙治沙工程,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搞好重点流域的水土保持和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六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七是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进出境检验检疫装备和检测技术水平,增强防范和处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进农业标准化等。


  努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进步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构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长效机制,关键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此,要按照中央1号文件的明确部署和要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第一,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全社会农业科研投入增长缓慢、总量不足,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强度偏低是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达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第二,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从国家基地创新能力建设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两个方面,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到2010年前后,形成农业知识创新、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布局结构合理、主攻方向明确、资源优势互补、科研推广衔接、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我国农业、农村基本特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国家基地创新能力建设。要以国家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体,通过科技资源的整合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制度创新,在北京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要功能是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根据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负责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农业科学知识创新、高新技术开发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工作。


  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要以具有明显优势的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主体,整合区域内国家、部门、地方农业科技力量及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等农业科技资源,依据全国农业综合一级区划,通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制度创新,建成东北、黄淮海、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华南、西南、黄土高原、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青藏高原以及西北绿洲共10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主要功能是紧紧围绕区域优势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生产布局、农业生产与加工技术体系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重大问题,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负责区域内重大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知识创新工作。


  此外,与国家基地创新能力建设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相配套,以科研实力较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省、地级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体,依据全国农业综合二级区划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建设50个左右综合性、300个左右专业性的农业科研试验站,上与国家基地和区域性科研中心、下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相衔接,负责区域内重大科技成果的熟化、组装、集成、配套与示范,直接服务当地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


  第三,加强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建设。要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结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通过现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工程中心、野外台站建设等专项经费渠道,配套部门实验室、农作物改良中心、质检中心建设等经费投入,建设必须的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基地、野外台站、信息服务中心、网络科技环境等,以增量激活存量,整合各区域及全国农业科技资源,建设能满足各区域及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的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要专门制定“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投入专项资金,对口扶持国家创新中心、各区域创新中心和试验站的建设。


  第四,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研高级人才培养基地。要结合国家基地和区域性的农业科研中心建设,尤其是国家基地的创新能力建设,不仅使国家基地和区域中心出成果,同时还要出人才,既要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还要通过农业科研活动,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国家基地和区域中心农业科研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优势,扩大培养农业科研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摘自《科技日报》2005年2月1日第一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0日 上午10:58
下一篇 2022年5月20日 上午11: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