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工程目标任务,瞄准国际前沿,夯实科研基础,以改革发展的思路寻找突破,以体制机制的创新激发活力,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全所职工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科技创新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首个蜜蜂新品种通过国审。我国首个抗螨、高产蜜蜂配套系“中蜜一号”,2015年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通过审定的第一个蜜蜂新品种。“中蜜一号”是以蜂蜜高产、抗螨力强的4个近交系为育种素材,经过多年的世代选育培育而成的优质蜜蜂新品种,适合我国大部分饲养西方蜜蜂的地区,是能够满足现代特色蜜蜂养殖和多元化消费需求的蜂种。“中蜜一号”已在四川、山西、甘肃等省累计推广115万余群,平均每年为社会增加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
成果获奖水平实现突破。“蜂王浆优质高效生产和质量安全评价技术及其应用”获得2015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这是继1994年之后的21年时间里,蜜蜂所再次获得省部级一等奖。该研究围绕蜂王浆产业存在的系列问题,研制成功了蜂王浆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建了品质(新鲜度)评价、控制技术和安全(兽药残留)控制技术,通过集成和应用,形成整套的生产和评价技术体系,对我国蜂王浆生产模式、品质和安全性评价技术的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后,有效改善了蜂王浆生产和贮存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量,提升了品质和安全水平,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保障了蜂王浆消费、贸易需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融合检测技术的蜂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和“中国蜜蜂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保护与利用”分获201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三等奖。此外,还获得授权专利20项(较2014年提高150%),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还有软件著作权2项。
论文产出质量大幅提高。2015年蜜蜂所共发表SCI期刊论文44篇,累计影响因子达128,较2014年分别提高91%和74%。由授粉蜂生物学与授粉应用创新团队李继莲博士完成的关于熊蜂肠道微生物特定生态型的新发现成果在《Current Biology》(5年累计影响因子10.881)杂志上发表。该研究在传粉昆虫熊蜂上首次发现了肠道微生物特定生态型,这是继在人类和大猩猩的肠道微生物发现不同的生态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为熊蜂肠道微生物功能的研究以及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是目前蜜蜂所发表论文中影响因子最高的一篇,也是我院畜牧学科中发表的高影响因子论文之一。
学科方向更加明确。根据创新工程要求,蜜蜂所强化学科发展顶层设计,着眼未来10年国民经济发展对蜂业的需求,经过反复论证与研究,组建了10个创新团队,包括传粉蜂生物学与授粉应用、熊蜂资源与利用、蜜蜂遗传与育种、蜜蜂蛋白质组学、蜜蜂病虫害生物学、蜜蜂分子生态、蜜蜂功能基因组、蜂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蜂产品加工与功能评价、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研究团队,全所研究目标更加明确,科研活力得到极大释放。2015年,全所科研立项稳步增长,全年科研立项54项,其中新增项目34项,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5项,为近年来最多。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蜜蜂所全面贯彻我院人才发展战略,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引进和培养人才力度。通过院“青年英才”计划引进A类人才3名,引进特需人才1名来所工作;招聘6名优秀博士毕业生来所做博士后,使之成为创新团队流动岗科研助理;录用应届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及社会公开招聘人员共9人充实到科研队伍,科技人才数量进一步壮大、科研素质进一步加强。同时,加大对所内人才的培养力度,2015年出资270万元,通过所内评选,分别资助6名优秀青年人才40万元到60万元的研究经费,围绕所总体目标开展自主选题研究,鼓励青年科技人员勇挑重担、大胆创新,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科研实力大幅提升,人才建设再上新台阶。
2016年,是“十三五”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院创新工程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的关键一年。蜜蜂所将全面建设和改善学术氛围和科研环境,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选拔培养力度,推动促进平台和基地建设,开展高层次国际合作与交流,着重提升国际影响力,使各项科研工作稳步推进。全所职工将满怀信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凤凰涅槃的勇气,全面开拓新局面,为把蜜蜂所早日建成国际一流院所而努力奋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