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与新发病流行病学创新团队揭示宿主蛋白JMJD6负调控动物抗病毒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为口蹄疫病毒等多种RNA病毒的疫苗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纠正了“JMJD6是口蹄疫病毒第三受体”这一错误结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学(PLoS Pathogens)》上。
天然免疫是宿主防御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RNA病毒感染时,宿主细胞模式识别受体RIG-I或MDA5识别病毒RNA,激活宿主细胞产生一系列信号级联反应。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活化是系列信号级联反应中的关键一步。IRF3活化能促进下游I型干扰素(IFN-I)和促炎细胞因子大量分泌,抑制并清除入侵的病毒。然而,IRF3的持续活化则会导致宿主细胞受损,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精准调控IRF3活化对深入解析天然免疫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首次发现宿主蛋白JMJD6具有抑制IFN-I产生的功能,并阐明JMJD6通过降解活化的IRF3,负调控由IFN-I的产生而引起的抗病毒应答,进而促进RNA病毒复制。该研究进一步发现JMJD6通过招募E3泛素酶RNF5靶向活化的IRF3,引发K48泛素化并使之降解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资助。(通讯员 郭海霞)
原文链接:https://journals.plos.org/plospathogens/article?id=\”10.1371/journal.ppat.100936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