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进行时】王静委员:寻找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

  “我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难这个问题有着切身体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王静告诉《中国科学报》,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低已然不是政策扶持不够、企业创新意识不足、成果需求不旺的问题,亟需找到让科技成果“值得转”、“能够转”和“敢于转”的新路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长足进步。以专利为例,2021年授权发明专利69.6万件,实用新型312.0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7.3万件,专利数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

  然而,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34.7%,其中,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44.9%;科研院所11.3%;高校3.8%(与美国相比相差15~20倍)。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专利数量存在严重‘虚胖’,质量堪忧。”王静指出,这一结果与智力资源集中、科研经费充足、科技成果丰硕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形成巨大反差,亟需深入研判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的深层次原因。

  她在调研和实践中发现,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困难和障碍仍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知识产权价值认知不足,专利权主体缺少市场化前瞻性。专利申请重数量不重质量,有产业化价值的专利占比低,甚至为了科研项目结题单纯“制造成果”。“这样的‘成果’自然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命运。”王静说。

  其次,成果培育和转化机制不完善,缺乏技术工程化途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现有科研评价体系中,在职称晋升、科技成果奖励时,普遍只看第一单位、第一作者,导致科研工作者或团队缺乏与他人合作的动力,不愿意坐“冷板凳”,大都做自己能独立完成的短平快“小”成果。

  王静认为,上述做法虽常有某一科研领域“点”的突破,但缺乏技术工程化、系统化和供应链整合的平台和能力,难以跨越技术到商品的死亡鸿沟,导致大部分“高新成果”束之高阁。

  再次,成果转化队伍与机构建设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既懂科技创新规律,又懂市场商务实践,且懂法规制度的“专业人”、“明白人”稀缺。要实现成果转化,往往要把科研人员“逼成”专业转化人员,试错成本奇高。

  “这些问题使很多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只能一再观望、望而生畏、望而却步。”王静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议。

  提高专利质量,让成果真正“值得转”。加强对科研院所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专业培训,常设包含专利申请、挖掘布局、侵权分析和商业化实践案例解读的系统课程。提高知识产权申请质量,对国家级的技术应用类研究项目承接科研团队提供知识产权保护辅导。“破除仅把专利证书当考核指标和荣誉证书的错误导向,回归专利以公开换保护的本质。”她说。

  鼓励协同创新,完善知识产权确权制度,提供技术成果工程化的种子基金,实现第一步的“能够转”。破除阻碍科研人员合作创新的考核机制,规范科研成果完成人署名,允许科研人员自行约定知识产权权属比例。鼓励科研院所和高校使用科研经费或者社会捐赠设立成果产业化种子基金或创业投资基金,用以扶持技术工程化、规模化、产品化验证,提高科技成果技术到商品的转化效率。

  最后,设立各级或第三方技术评估和转移转化机构或平台,让科研单位“敢于转”。科研人员大都是专才,不是全才。因此,科研单位应组建由技术、法律、金融、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组成的机构或平台,负责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指导和管理,提供精准全方位的服务。“这样才能降低行政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法律和商业风险,扭转专利所有权人怕承担风险而‘不敢转’的局面,走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王静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2日 上午10:52
下一篇 2022年5月12日 上午10: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