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国有企业、金融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深刻论述了国企发展的规律所在,深入回答了国企党建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新时代十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踏上新征程,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面临新挑战新任务,要求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国有企业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促进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踏上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有企业肩负新重任、彰显新担当,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使国企始终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对中央企业进一步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作出部署、提出要求。这些年,随着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扎实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注入了新活力。截至2021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为75.6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141.1%。我国国有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从2012年的65家增长到2021年的96家。新时代十年,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新时代新征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进一步注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国有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在公司章程中写明党组织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等重要事项,明确党组织参与决策的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实现途径和基本程序,厘清党委(党组)和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其他治理主体的权责,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将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
正确认识和把握几对重要关系
新征程上,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几对重要关系。
一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进一步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切实保障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
二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政治引领与企业经营的关系。国有企业要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企业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同时,国有企业要加快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形成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
三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推进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制度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对国有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建设性方案,解决所遇到的难点问题。
四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长期目标与短期任务的关系。新时代新征程,世界正经历深刻复杂变化,国际社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从长期来看,要始终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从短期来看,要着力化解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的突出矛盾,不断创新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方式方法,推进建章立制,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新刚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