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论中止与未遂的区分标准(中止和未遂是什么意思)

您对“中止与未遂的区分标准”问题有何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或来稿讨论。对于在本微信公众平台发送的原创稿件,将结合阅读量酌情给予奖励。并且,湖南省刑事法治研究会每年将对原创文章进行评奖并予以不同等级的奖励。还等什么,快来投稿吧!

投稿邮箱:hnsxsfzyjh@126.com。

【摘要】现有理论往往以“意志是否自由”作为中止和未遂的区分标准,并以此为基础,立足于不同主体视角进行判断。但问题关键不在于采取何种主体视角,而在于“意志是否自由”这一内涵本身,作为区分标准的合理性。事实上,该标准存在明显的弊端。因此,需要重构区分标准。立足于中止和未遂的比较,考察两者从宽处罚的根据,“主观善意是否增加”作为区分的新标准具有合理性,有利于克服旧标准固有的弊端。其一,能很好地体现法律在制度设计上的价值取向。其二,其判断相对明确且能够形成较为一致的标准。其三,“主观善意程度是否增加”标准能够说明,为何在行为人“意志表达自由”时,仍有必要限缩其从宽处罚幅度,认定为未遂。

【关键词】中止;未遂;区分标准;意志自由;善意增加

【探讨】论中止与未遂的区分标准(中止和未遂是什么意思)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中,都没有发生实害结果。但前者实害结果未发生,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的,而后者是行为人意志以内,即自动放弃的结果。可见,“意志以外的原因”是区分未遂和中止关键要素。

有学者将意志以外的原因总结为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抑止犯罪行为的原因,该原因使得罪犯客观上不能继续实施犯罪行为。例如被第三人抓获;第二种情形是抑止犯罪结果的原因,即该原因虽然未阻止犯罪实行终了,但阻却了最终结果的发生。例如,行为人误以为被害人死亡而抛尸,但实际上被害人只是昏迷;第三种情形是抑止犯罪意志的原因。该原因并非作用于客观层面,而是对行为人的主观心理产生压制。例如,行为人听到警车声,害怕被警察抓捕而逃离现场。

事实上,三种情形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罪犯的主观意志。在第三种情形中,案件事实直接的作用对象是行为人的主观意志;而在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形下,案件事实虽然作用于客观事实或物理层面,但是其最终还是体现为对罪犯主观意志的影响。因为无论是罪犯被限制人身行动还是误认为被害人死亡的情形中,罪犯事实上都被剥夺了意志表达的机会,事情的发展并非其自主选择的结果。因此,意志以外的原因的三种情形,事实上都能统一归入到最后一种情形中,即“抑止犯罪意志的原因”。

一、区分标准“意志是否自由”之评析

(一)

现有理论对“区分标准”的判断

抑止犯罪意志的原因,也可以称“导致意志不自由”的原因,和中止犯中的“自动性”(意志自由)相对应。因而,未遂的抑止犯罪意志(意志不自由)的判断标准,事实上也就是中止的“自动性”(意志自由)判断标准。鉴于犯罪未遂的相关研究较少,笔者将结合“中止自动性”的判断标准的相关理论,对“意志是否自由”进行考察。

现有的两大主流理论中,无论是主观说还是客观说,都以“意志是否自由”区分中止与未遂,只是立足于不同的主体视角,对“意志是否自由”进行认定。具体而言,主观说立足于具体的行为人视角,以行为人的主观判断为标准,判断事实障碍的程度是否会导致意志不自由。然而,该说的问题在于,“意志是否自由”的认定,具有极强的个体差异性。同样的案件事实,对不同人的造成的障碍程度并不相同。因此未遂和中止的认定,只能依据具体案件中行为人的内心意思进行判断,而这会导致纯粹依赖口供定罪。

至于客观说,其立足于“社会一般人的视角”,以一般人的立场为标准。即使行为人自称是自动放弃犯罪,但只要从社会一般人的角度来看,该事实的障碍程度足以抑制行为人的意志自由的表达,行为人就只能成立未遂,而不构成中止。但是,该说同样存在明显的弊端。意志自由的判断,是否真的存在社会的一般人的标准?在个体差异化如此明显的前提下,平均化的“一般社会人视角”是否存在,有待商榷。并且,所谓一般社会人的标准,并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数据支撑,主张以“一般社会人的标准”认定进而得出的结论,其背后仍只是个人主观价值的体现。

上述两大主流理论所面临的困境说明,判断中止和未遂的区分,关键不在于从何种主体的视角进行考察,而在于“意志是否自由”这一标准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因为无论从哪一种视角来看,“意志是否自由”的判断都有很大任意性和随意性,无法指导实践的具体适用。这启示我们,要跳出现有理论对主体视角探讨的局限,回到中止与未遂区分标准本身,检视“意志是否自由”这一标准的合理性。

(二)

“意志是否自由”区分标准之弊端

笔者认为,“意志自由与否”作为未遂与中止的区分标准,不具有合理性,具有以下三点明显的弊端:

第一,无法体现法律的价值取向。具体而言,未遂和中止的区分标准,其事实上体现了为何法律会对中止犯,给予比未遂犯更高的量刑优待。而这种法律倾向的背后,实质上就是一种价值评判。中止犯相对于未遂犯而言,一定存在法律更为看重和提倡的特性,因而才具有更大的从宽量刑幅度的必要。然而从“意志自由”和“意志不自由”两组概念中,很难直观的看出法律背后体现的价值取向。何以一个人在意志自由时选择终止犯罪,就应当免除或减轻处罚;而一个人在意志不自由的情形,只能是减轻或从轻处罚呢?这很难直接通过标准本身,简单直白的看出来。因此,在“意志自由与否”的表象下,一定存在更深层和实质的判断标准。

第二,“意志自由与否”本身的特性,意味着它很难形成一致的判断标准。“意志是否自由”的主观价值评判性,并非像“善与恶”、“好与坏”这样如此鲜明。对善恶好坏这些概念的判断,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较为一致的意见。而“意志是否自由”则并非如此,事实上也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上述对“一般社会人视角”的客观说和“行为人视角”的主观说的探讨,就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意志是否自由”这一概念价值评判的模糊性,意味着无论从何种主体的主观心理切入,都无法形成一种科学化、合理化的标准。笔者举一例加以说明,在抢劫中发现对方是自己的同胞兄弟,行为人停止犯罪。这种停止犯罪的选择究竟是意志自由还是意志不自由?并不能一概而论,立足于行为人视角,不同的行为人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有的人十分看重兄弟情感,对兄弟无法下手因而停止犯罪;而有的人与兄弟感情淡薄,只是因为熟人更容易揭发自己,才停止犯罪。两种情形下,行为人意志被压制的程度显然不同,而这种被压制的程度究竟归属于意志自由还是意志不自由,也无明确的标准。并且,明显个体差异化也意味着,形成所谓的平均化的“一般社会人视角”,根本无从实现。

第三,在上文提及的“意志以外的原因”的第三种情形,行为人并不存在“意志不自由”的情形。也即,第三种情形中,行为人意志并没有被压制,其停止犯罪完全是自己自由意志表达的结果。具体而言,在未遂犯“意志以外的原因”的第一种情形和第二种情形中,事实障碍要么限制行为人的行动自由要么剥夺了行为人的选择权,这是一种客观事实或者物理层面的压制,其程度足以压制行为人意志表达自由,这从外在形式就能直观的看出。但在第三种情形中,案件事实直接作用行为人的主观层面,不管其对行为人的心理造成多大程度的影响,都不能认为阻碍了行为人的意志表达自由。例如,在被害人是熟人或者是亲戚朋友的场合,这些事实虽然这会对行为人心理造成一定影响,但都不足以达到“使行为人没有选择权的程度”。行为人既没有像第一种情形那样被剥夺自由行动,也没有像第二种情形,不存在任何意思表达的余地。相反,无论是基于伦理性的考虑而停止犯罪。还是说,害怕熟人犯罪被揭发而停止犯罪。这都是行为人在内心进行价值权衡后自由选择的结果,是行为人意志自由表达的体现。

但是,肯定第三种情况下行为人的意志自由,并不等于肯定第三种情形构成犯罪中止。相反,笔者同样认可此种情形未遂犯的成立。只是想借此说明,“意志以外的原因”的三种情形,之所以构成未遂,其本质不在于阻碍了行为人的意志表达自由。因为“意志不自由”在第三种情形中,是一个永远无法被证成的命题。因此,“意志自由与否”也不宜继续作为中止和未遂的区分标准,有必要重新构建两者的区分标准。

二 、区分标准重构—基于中止犯“处罚特权”的根据

重新构建未遂和中止的区分标准,需要回归到两者从宽处罚的根据。也即,中止犯的从宽处罚幅度更大,而未遂犯的处罚幅度相对而言更小的根据。只有探究中止犯处罚受到法律优待更多,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才能从本质上划定未遂犯和中止犯各自的范畴,准确构建两者区分标准。

(一)

处罚特权的根据—立足于中止和未遂处罚幅度的比较

犯罪中止的,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犯罪未遂的,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将两者对比可知,一方面,犯罪未遂和中止之所以作为从宽处罚的情节,原因在于犯罪所欲追求的实害结果没有发生。而另一方面,犯罪未遂之所以作为“比中止从宽幅度更小”的从宽情节,在于犯罪中止的结果未发生,是出于行为人自动的选择,而犯罪未遂则是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这说明,在讨论未遂犯和中止犯处罚的根据时,除了要考虑从宽处罚的根据,还要考虑未遂犯和中止犯从宽处罚幅度不同的根据。由于本文讨论的是未遂犯和中止犯的区别,因此主要就第二种处罚根据展开讨论。

目前学界对未遂犯处罚的根据研究较少,关于中止犯这方面的研究则更加深入。由于在从宽处罚幅度的比较上,两者的“处罚根据”本质上属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中止犯从宽处罚幅度更大的根据,就是未遂犯从宽处罚幅度更小的根据。因此,对中止犯的相关学说展开探讨和合理性证成,也可以类推适用到未遂犯上。

关于中止犯减免处罚的实质根据,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1.政策说。该说认为,犯罪中止是基于刑事政策思想而设立的一种刑法制度。具体来说,该说有内部存在黄金桥理论、奖赏说和刑罚目的说三种。

黄金桥和奖赏说在探讨减免处罚的根据时,主要是对比既遂犯展开的。例如,黄金桥理论认为,设立中止犯是为了阻止罪犯继续进行;奖赏说认为,中止犯是为了奖励防止结果发生的行为人。两者都是基于“无实害结果”这点进行讨论,而无实害结果并非中止和未遂的区别。因而两种学说不属于本文探讨范围。

至于刑罚目的说,该说在探讨中止犯减免处罚的实质根据时,主要立足于特殊预防的角度。“自动中止这一事实表明行为人没有特殊预防必要性的情节,是一种法定的免除处罚的量刑事由”。行为人在本可以继续实施犯罪的前提下,主动放弃犯罪,这说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都发生消减,通过刑罚或过重的刑罚对其进行特殊预防,就没有必要了。

2.法律说。其内部又可以细分为法律说中的违法减少说和责任减少说。违法减少说认为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在于,违法层面上的客观危害减少。由此可见,该说也是对比既遂犯讨论实害结果。因而应当予以排除

至于责任减少说,该说认为,行为人中止犯罪表明其撤回了犯罪的决意,因而非难可能性降低。“行为人着手实施犯罪之后自动中止犯罪,说明行为人有悔改之意,表明其对法的价值已经开始重新认识,也表明行为人尚不具有实施终了的法律敌对意志”。可见,该说是在主观意志层面对减免处罚的实质根据进行探讨。

综上所述,立足于中止和未遂处罚幅度的比较,探讨从宽处罚的根据,相关学说只有刑罚目的说和责任减少说两者。同时,两种并非对立的两种学说,而是相互兼容,甚至可以说本质上是一样的。责任减少说从定罪层面切入,而刑罚目的说则是从法律责任层面切入。但罪与责并非相互割裂而是有机统一的,两者是对同一行为人的刑法评价的先后环节。行为人主观撤回犯罪的决意,表明其主观恶性更低,再犯可能性也更低,因而刑罚就没有必要加大其特殊预防。由此可见,责任减少说和刑罚目的说本质上是殊途同归的。立足于中止和未遂的比较,从宽处罚的根据就是责任减少说,或者说刑罚目的说。

(二)

新标准之重构:主观善意程度是否增加

根据未遂犯和中止犯的从宽处罚根据可知,法律对两者从宽处罚力度之所以有差异,是因为相较于中止犯而言,未遂犯的主观恶性程度更高,其背后体现得再犯可能性概率也更大。因此,笔者依据该处罚的根据,主张以“主观善意程度是否增加”作为两者区分标准,如果行为人放弃犯罪的决意,其背后体现了行为人的主观善意,则行为人就构成中止,反之,行为人则为未遂。

以“主观善意程度是否增加”作为区分标准,能够很好克服“意志自由与否”为区分标准的三点弊端。其一,其本身是基于从宽处罚根据得出的,因而能很好地体现法律在制度设计上的价值取向。其二,主观的善意与恶意,不同于“意志自由与否”,其判断相对明确且能够形成较为一致的标准。其三,“主观善意程度是否增加”标准也能很好地说明,在“意志以外原因”的第三种情形中,为何行为人意志表达是自由的,仍有必要将其认定为未遂,限缩其从宽处罚幅度。因为,虽然行为人意志表达是自由的,但只要其主观上的善性程度没有增加,没有基于善意的意志停止继续犯罪就应当认为其构成未遂。

事实上,以“主观善意程度是否增加”作为判断标准,触及到了未遂和中止区分的实质。在上文提及的“意志以外原因”的三种情形,之所以都构成犯罪未遂而非中止,是因为行为人主观善意程度都没有增加,而与意志是否自由无关。在第一、二种情形中,虽然行为人的意志并不自由,但是其意志不自由背后折射的,归根结底还是行为人的主观恶意。因为在意志表达被压制的情形下,事态的发展超出行为人的控制,行为人没有选择权,也就无从发生进行善意表达。在第三种情形中,行为人虽然意志是自由,意志自由与主观是否善性并无必然联系,只要行为人停止犯罪仍然是主观恶意的表现,例如出于嫌弃之情、恐惧心理而放弃犯罪,就成立未遂。

意志以外原因的三情形

内容

意志是否自由

主观善意or恶意

是否构成未遂

总结

第一种情形

抑制犯罪的行为

恶意

意志不自由+恶意=未遂

第二种情形

抑制犯罪的结果

恶意

意志不自由+恶意=未遂

第三种情形

作用犯罪的意志

恶意

意志自由+恶意=未遂

三、新标准在特殊案件的具体应用

(一)

被害人是熟人的案件

当行为人实施犯罪时,发现对方是熟人而停止继续。此时应当认定为未遂还是中止?

有学者认为构成中止,“在夜间实施强奸时发现对方是熟人,进而放弃犯罪,对此应当认定中止。因为行为人是在客观上可以继续强奸的情况下,放弃强奸的。”;而有的学者认为,在熟人是朋友的情形下,构成未遂。。两观点都是从意志是否自由的角度去判断,但形成完全不同的结论。这也再次论证,意志是否自由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

笔者认为,关于被害人是熟人的案件,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要从“被害人是熟人”这一表面继续深入,探寻罪犯的主观内心深处。具体而言,发现被害人是熟人时,所有的罪犯不可能产生一样的内心情绪和心理反应。例如,罪犯基于“害怕被熟人揭发”的恐惧心理而停止犯罪,此时就不应当成立中止,而构成未遂。因为在通常情形下,熟人往往更熟悉罪犯的外貌等行为体征,因此更容易识别罪犯的真实身份。那么罪犯就可能担心发觉而停止犯罪。此时的停止犯罪是基于一种恐惧心理,害怕被揭发、被抓捕而作出的选择。虽然也是一种意志表达自由的体现,但是并非是出于善良的目的而作出的,行为人主观上的善意没有增加,因此,不能成立中止。但是,如果罪犯是基于“与熟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而不忍继续伤害对方,此时就应当成立中止,而不构成未遂。因为这体现了罪犯对亲密感情的珍视,罪犯发生由危害他人、漠视法秩序到的怜悯他人、珍惜感情的善性增加。

由此可见,同样是熟人情形的两种结论,说明被害人是熟人只是一种表象特征,必须看到该表象背后的行为主观心理。基于行为人内心动机反应出的主观善恶,才最终决定了罪犯成立中止还是未遂。

(二)

犯罪欲望提前实现的案件

犯罪欲望提前实现的案件是指,当行为人已经着手犯罪后,犯罪所追求的欲望却提前实现,继续实施犯罪已经没有意义。此时行为人停止犯罪的案件。是构成未遂还是中止?

笔者通过举例对此说明,例如,富商的儿子为了提前获得遗产,意图杀害父亲。已经着手实施犯罪后,但却意外中彩票得到大笔巨额财产,因而放弃弑父计划。笔者认为,儿子应当构成未遂而非中止。因为在该过程中富商儿子主观没有任何的善意增加。中彩票超出儿子意料之外,儿子在此过程中也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并且,中彩票使得儿子追逐利益之目的得以实现,对儿子来说,遗产的吸引力变得不那么强。杀害父亲而继承遗产,相较于中彩票之前,变成了一个高风险低收益的事项,并非理性的选择。因此,与其说儿子放弃杀害父亲是主观善意的增加,不如说是利益权衡后的一种符合经济理性的选择。

然而,有学者对于上述“弑父继承遗产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应当构成中止。“行为人计划中的犯罪收益是父亲的遗产,提前获得的收益是彩票奖金,二者是可累积关系。行为人放弃杀父并不符合犯罪理性策略,故成立犯罪中止”。该学者的论证思路在于,以犯罪理性策略,即犯罪收益作为中止的自动性标准,如果继续犯罪,行为人也无法再获得更高的收益,此时停止犯罪,就不具有自动性。反之如果继续犯罪仍旧可获得收益,行为人放弃犯罪,此时就具有了自动性,法律应当给与更优待的量刑幅度。因此,具体到“弑父继承遗产案”,学者认为,父亲的遗产和彩票奖金不是“非此即彼”的择一关系,而是相互叠加的关系。也即,儿子在获得彩票奖金后,通过继续杀害父亲仍旧可以获得另外一份财产,两者并不冲突。此时,倘若儿子放弃继续犯罪,并不符合理性的犯罪策略,相当于放弃了获得更多犯罪收益。法律对这种行为应当给与鼓励,将其评价为中止。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待商榷。首先,学者“是否追求犯罪收益”的自动性标准,本质上可以归入笔者所提出的“主观善意是否增加”的判断标准。原因在于,如果继续犯罪不能追求到更高利益而停止犯罪,这说明行为人的选择纯粹是基于利益的考虑,并没有发生任何主观善意的增加,因而不能成立中止。但如果继续犯罪能追求更高利益,行为人放弃的,说明在避免危害结果和追逐犯罪利益之间,行为人选择了后者。这体现了行为人更看重社会秩序和人伦道德的价值偏向,属于一种主观善意的增加,因而行为人可以成立中止。由此可见“是否追求犯罪利益”和“主观善意是否增加”,两种标准实际上是殊途同归的,前者可以包含在后者当中。其次,学者认为“获得彩票后放弃遗产”,是一种非理性选择,进而推导出行为人构成中止。笔者对此并不赞同。认为同时“获得彩票”和“杀害父亲获得遗产”是一种利益的叠加,其实是割裂、孤立的看待两件事情。但两者实际上相互影响。具体来说,在获得彩票之前,相对于犯罪伴随的刑罚制裁的高风险,获得巨额利益的诱惑力对行为人显然更大,此时行为人弑父获取遗产,就是一种具有犯罪收益的理性选择。而在获取彩票之后,行为人追逐利益之目的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满足,遗产对其吸引力必然会所下降。而杀人伴随的牢狱之灾,成为行为人不得不慎重考虑的因素。此时弑父获遗产就变成了一件低收益高风险的事项,因而,行为人停止犯罪恰恰就是一种利益权衡下的理性选择。也因此,学者以“停止犯罪是一种非理性选择,进而认定行为构成中止”的说法无法成立。最终行为人应当成立犯罪未遂,而非犯罪中止。

四、结语

现有理论对“中止与未遂区分标准”的判断,往往将关注重点集中于,从何种主体的视角进行考察。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立足于何种主体视角进行考察,而是区分标准本身内涵的界定。现有的“意志是否自由”标准模糊不清,难以作为中止与未遂的区分标准。而立足于中止犯从宽处罚根据,得出的“主观善意程度是否增加”这一标准,能很好地体现法律在制度设计上的价值取向,且能够形成较为一致的标准。因而,能够很好的指导被害人是熟人、犯罪欲望提前实现等疑难案件的适用。

参考文献

[1] 陈兴良.正当防卫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版.

[2] 张明楷.刑法学[M].法律出版社,2021版.

[3] 魏汉涛.反思与再造:防卫时间条件再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0(03).

[4] 张洪成. 论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紧迫性”的判断[J]. 广西社会科学,2021,(11).

[5] 陈兴良. 正当防卫教义学的评析与展开[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02).

[7] 张洪成. 正当防卫时间限度的实证分析[J]. 北方法学,2020,14(06).

[8] 张开骏. 论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现实性和紧迫性之判断——于海明案刑法教义学的分析[J]. 交大法学,2019,(04).

[9] 王文明,郑泽善. 正当防卫紧迫性认定标准的反思与重构[J]. 广西社会科学,2019,(07).

[10] 车浩. 昆山启示录:正当防卫不是拳击比赛而是抗击侵略[J]. 刑事法判解,2019,19(01).

[11] 潘星丞. 正当防卫中的“紧迫性”判断——激活我国正当防卫制度适用的教义学思考[J]. 法商研究,2019,36(02).

[12] 劳东燕. 正当防卫的异化与刑法系统的功能[J]. 法学家,2018,(05).

[13] 张宝. 防卫紧迫性判断标准的刑法教义学诠释[J]. 中州学刊,2018,(05).

[14] 陈璇. 正当防卫、维稳优先与结果导向——以“于欢故意伤害案”为契机展开的法理思考[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8,36(03).

[15] 陈兴良. 正当防卫如何才能避免沦为僵尸条款——以于欢故意伤害案一审判决为例的刑法教义学分析[J]. 中国检察官,2018,(05).

[16] 周光权. 正当防卫的司法异化与纠偏思路[J]. 法学评论,2017,35(05).

[17] 陈璇. 克服正当防卫判断中的“道德洁癖”[J]. 清华法学,2016,10(02).

监制:张永江

编辑:陈伊奋

责编:易凌峰

审核:王奎

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今日头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18日 下午2:08
下一篇 2024年6月18日 下午2: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