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控01——勘察阶段的风险控制要点(风险勘察的内容和要点)

风险管控01——勘察阶段的风险控制要点(风险勘察的内容和要点)

1.1 建设场址

1.1.1 地质灾害风险

1 风险因素分析

在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可能导致建设场地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有:

(1) 存在影响拟建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活动断裂、地裂缝、岩溶、古河道、暗浜、暗塘、洞穴等;

(2) 拟建场地位于地面沉降持续发展的地区;

(3) 拟建场地位于地下采空区。

2 风险控制要点

(1) 研究已有勘察资料,从地形地貌宏观上确定拟建场地所在的地质单元,查明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如滑坡体、高边坡或岸坡的稳定性,断裂、破碎带、地裂缝及其活动性,岩溶及其发育程度,有无古河道、暗浜、暗塘、洞穴或其它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分布范围、成因、类型、性质,判断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程度;

(2) 确定合理的拟建场地位置及其范围,对有直接危害的不良地质作用,应予以避让,对虽有不良地质作用存在,但经技术经济论证可以治理的场地,应提出整治方案及所需的岩土工程技术参数;

(3) 对处于边坡附近的建筑场地,应对坡体进行勘察,验算滑坡稳定性,分析判断整体滑动的可能性;对存在滑坡可能的地段,应确定安全避让距离,提出整治措施,包括滑坡体周边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方案;

(4) 对处于复杂地形地貌环境下的场地,进行危岩、崩塌、泥石流勘察,分析评价发生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建议处理措施;

(5) 在地面沉降持续发展的地区,应收集地面沉降历史资料,分析地面沉降的分布范围、沉降中心、沉降速率及沉降量,预测地面沉降发展趋势,评价对场地的影响程度,建议应对措施;

(6) 在地下采空区,应查明采空区上覆岩土的性质、地表沉降特征,分析评价拟建工程可能遭受的影响程度,进行拟建场地、地铁线路方案的比选,明确最佳方案。

(7) 在岩溶发育区,应查明岩溶洞隙、土洞的分布范围、规模、埋深、充填情况,分析岩溶洞隙、土洞的发育条件,并评价其稳定性,对于可能塌陷的岩溶洞隙、土洞提出处理措施。

1.1.2 地震安全性风险

1 风险因素分析

拟建场地位于抗震设防区,可能导致建设场地地震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有:

(1) 在地形地貌上属于抗震不利或危险地段;

(2) 场地浅部分布饱和砂土或粉性土且具有地震液化可能性;

(3) 场地浅部分布的饱和软土具有震陷可能性。

2 风险控制要点

(1) 对全新活动断裂、发震断裂和正在活动的地裂缝,应选择合理的避让措施或地基处理措施;

(2) 在抗震设防区,应查明拟建场地类别,划分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地段;

(3) 对场地20m以浅分布饱和砂质粉土合粉砂进行地震液化判别,对饱和软土进行震陷可能性判定;

(4) 对特殊设防类工程,应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提供抗震设计动力参数。

1.2 地基基础

1.2.1 地基强度不足和变形超限风险

1 风险因素分析

导致地基强度不足,变形超过规范限值不能满足使用功能的主要因素有:

(1) 未查明拟建场地地层分布规律、地基均匀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2) 建议的地基基础方案选型失误,地基承载力不足,绝对沉降、差异沉降或倾斜过大,影响地基基础稳定性;

(3) 土层物理力学性指标不准确,特别是提供给设计使用的强度和变形计算参数有误。

2 风险控制要点

(1) 查明地基土分布规律和均匀性,准确划分各类岩土,对与工程关系密切的湿陷性黄土、膨胀岩土、红黏土、饱和软土、填土等特殊性岩土做专门研究,取得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单元划分;

(2) 根据工程结构类型、特点、荷载分布及对地基基础变形控制的要求,建议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对箱型基础筏形基础,评价地基均匀性;对桩基础,通过分析比选,建议合理的基础持力层,评价桩基的适宜性、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建议合理的桩型、桩径、桩长;考虑桩基施工条件、沉桩可能性、沉桩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就应注意的问题建议防治措施;

(3) 合理确定土的强度参数和变形参数,准确估算天然地基承载力、桩基承载力,预测天然地基和桩基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值、局部倾斜;

(4) 对于地基基础的重大技术问题,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对理论依据不足且缺乏实践经验的工程问题,需通过现场模型试验或足尺试验进行分析评价。

1.2.2 基坑失稳坍塌和流砂突涌风险

1 风险因素分析

导致基坑发生失稳坍塌、流砂突涌等重大安全事故风险件的主要因素有:

(1) 未查明拟建场地地层分布规律、地基均匀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2) 在现有技术设备条件下,超大、超长桩基础,或地下连续墙等深基坑维护结构体施工难以实现;

(3) 未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如地下水类型、赋存条件、水头高度等,地下水控制方案(降水、截水和回灌措施)建议不当;

(4) 深大建筑基坑、地铁车站基坑和工作井等抗隆起稳定性、抗渗流稳定性、整体稳定性不足。

2 风险控制要点

(1) 采用多种勘探、测试和室内试验等方法,发挥各种方法的互补性,进行综合勘探,查明地基土分布规律及其特征,取得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单元划分;

(2) 建议合理的深基坑支护形式,提供准确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尤其是抗剪强度指标,要说明其试验方法和适用工况条件;

(3) 针对深基坑工程降排水需要,进行专项水文地质勘察,查明地下水类型、补给和排泄条件,进行地下水的长期观测,提供随季节变化的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值,建议设计长期设防水位;分析评价各含水层对基坑工程的影响,包括突涌、流砂的可能性,根据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条件,建议合理可行的降水、截水及其他地下水控制方案;

(4) 当需要采用降水控制措施时,应提供水文地质计算模型;

(5) 收集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范围内的相邻建(构)筑物的结构类型、层数、地基、基础类型(天然地基、复合地基、桩基础等)、埋深、持力层等情况,周边地下各类管线及地下设施,就基坑支护结构、周边环境和设施进行监测提出建议;

(6) 对于深基坑工程重大技术问题,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对理论依据不足且缺乏实践经验的工程问题,需通过现场模型试验或足尺试验进行分析评价。

1.2.3 地下结构上浮风险

1 风险因素分析

导致地下结构上浮的主要因素有:

(1) 未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如地下水类型、赋存条件、水头高度等;

(2) 提供的抗浮设防水位不准确、或地下结构抗浮措施不当;

(3) 施工阶段地下水控制方案(降水、截水和回灌措施)建议不当。

2 风险控制要点

(1) 查明地下水类型、补给和排泄条件,进行地下水的长期观测,提供随季节变化的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值,建议设计长期设防水位;

(2) 分析评价各含水层对地下结构工程的影响,建议合理可行的降水、截水及其他地下水控制方案;

(3) 当需要采用降水控制措施时,应提供水文地质计算模型;

(4)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应进行专项水文地质勘察。

1.3 地铁隧道

1.3.1 盾构隧道掘进涌水、流砂和坍塌风险

1 风险因素分析

引起盾构隧道掘进(包括联络通道施工)发生涌水、流砂和坍塌的主要因素有:

(1) 未查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如粉性土和砂土、承压含水层等分布情况;

(2) 未查明盾构穿越沿线地表水体水下地形、河床深度、河底淤泥等情况;

(3) 盾构隧道上覆土层厚度不足。

2 风险控制要点

(1) 查明地铁隧道沿线岩土工程条件和地下水分布情况,隧道穿越沿线、进出洞位置是否分布砂土、粉性土层,或夹层透镜体,查明其颗粒组成、密实度和均匀性;

(2) 查明沿线所涉及的河道深度及河床底部淤泥厚度,进行河床地形测量、专项水文分析及河势调查;

(3) 按地貌单元开展有针对性的水文地质试验,建议合理的水文地质参数。

1.3.2 盾构隧道掘进遭遇障碍物风险

1 风险因素分析

盾构掘进遭遇地下障碍物的主要因素在于未查明盾构隧道所穿越建构筑物地基基础形式、沿线地下障碍物情况,如桩基础、地下管道、人防设施、土层中的孤石等。

2 风险控制要点

(1) 收集、调查盾构穿越沿线的地下障碍物、重要建(构)筑物及其地基基础状况,判断是否会影响盾构掘进;

(2) 采用多种手段查明土层中是否存在影响盾构掘进的各类地下障碍物;

(3) 预测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对沿线相邻重要建(构)筑物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相应的监测和预防措施。

1.3.3 盾构隧道掘进遭遇地下浅层气害风险

1 风险因素分析

盾构掘进遭遇地下浅层气害的主要因素,在于未查明盾构隧道所穿越地层中富含的天然气,因隧道施工扰动释放,造成隧道外围土体失稳,可致使隧道产生竖向和水平向位移,引起隧道结构本体损坏,并且当地层中释放的天然气在盾构机舱内积聚,可引起燃烧和爆炸。

2 风险控制要点

分析地层是否具备储气特性,加强浅层天然气的调查和检测,提出处置建议。

1.3.4 矿山法施工隧道涌水塌方风险

1 风险因素分析

矿山法施工隧道掘进过程中掌子面发生涌水、流砂、突泥,以及围岩、断层破碎带松动塌方的主要因素有:

(1) 未查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如岩溶、断层、破碎带、地下水赋存等情况;

(2) 未准确进行围岩分级。

2 风险控制要点

(1) 查明地铁隧道沿线岩土工程条件和地下水分布情况,划分岩溶、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作用地段,判断对线路的危害程度;

(2) 研究地貌特征、地质构造、断裂的情况、走向与线路夹角,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

(3) 隧道掘进施工阶段,在掌子面通过地质测绘、物探等手段进行超前预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2)
上一篇 2024年5月12日 下午4:41
下一篇 2024年5月12日 下午4:53

相关推荐

  • 东莞自动化项目管理系统

    东莞自动化项目管理系统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自动化项目管理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和项目管理的精度。在东莞,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采用自动化项目管理系统来管理他们…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15日
    0
  • 研究揭示基因Ⅰ型与基因III型日本脑炎病毒宿主适应差异新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猪呼吸道传染病创新团队揭示基因Ⅰ型(GⅠ)与基因Ⅲ型(GⅢ)日本脑炎病毒宿主适应差异的新机制,为探究近年来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日本脑炎病毒…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13日
    359
  • 多式联运经营人必备的管理利器数字化多式联运管理平台

    数字化多式联运管理平台是现代多式联运经营人必备的管理利器。随着现代交通的不断发展,多式联运业务变得越来越繁忙,而传统的手工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数字化多式联运管理平台…

    科研百科 2024年11月17日
    0
  • 医院科研项目成果转化

    医院科研项目成果转化:推动医学发展的关键 医院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是推动医学发展的关键,也是医疗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医院科研项目的成果…

    科研百科 2025年2月24日
    1
  •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干部档案整理细则)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 中组发〔2009〕12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确保为公道正派地选人用人提供真实、全面的档案信息,为维护干部的…

    科研百科 2023年1月25日
    379
  • 党建和中心工作 课题研究方法

    题目:党建和中心工作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研究方法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其党建和中心工作一直是党的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本文旨在探讨党建和中心工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科研百科 2024年11月14日
    0
  • 车辆 科研项目 汽车科研项目

    车辆科研项目 车辆科研项目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汽车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等多个方面的交叉学科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车辆的数量和性能都在不断提高,车辆科研项目也…

    科研百科 2024年7月30日
    58
  • 第6章项目时间管理

    第6章项目时间管理 在项目管理软件中,时间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它直接影响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合理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时间,从而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达到预…

    科研百科 2024年8月31日
    34
  • 项目管理 软件排名

    项目管理软件排名: 最好的选择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和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软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项目,提高项目的成功率。本文将介…

    科研百科 2024年9月5日
    39
  • 为什么中科院比不过一个华为

    为什么中科院比不过一个华为? 近年来,华为在科技领域的发展备受关注。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华为在通信、电脑、智能手机等领域都有着出色的表现。然而,在华为如此强大的背景下,中科…

    科研百科 2024年10月4日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