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再部署科研经费放权,专家:政策利好,需明确监管红线(放宽科研经费管理)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7月2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

“六个方面措施,给了科研人员和承担单位极大的自主权。”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海燕教授告诉新京报记者,政策无疑是利好的,效果如何重在落实。

王海燕建议,要加强监管,必须明确监管红线和负面清单,使科研人员事前知规守规,才能真正有效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

所有预算科目调剂权均下放至科研单位

7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其中第一条,是简化预算编制,将预算科目从9个以上精简为3个。将设备费等预算调剂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对基础研究类和人才类项目推行经费包干制。

国科大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海燕教授介绍,自1985年以来,如何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力一直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命题。2014年底,我国启动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以来,科研经费的管理成为改革重点。

2016年5月30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给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科研更大自主权,并且在随后几年时间里几次提出破除制度性障碍,激发科研人员创造力,不断地推进经费管理改革和政策落实的力度。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肖尤丹认为,此次针对最事关科研人员改革获得感的财政经费使用和管理,再次做出重大的简政放权突破,尽可能在经费管理制度和机制上将科研人员从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

“这次举措中的大多数都是对2018年国发25号文《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改革举措和试点的进一步深化、推广和固化,进一步稳定了科研人员投身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的长期预期,为保障基础研究、推动科研管理基础改革夯实了稳定保障的制度基础。”肖尤丹研究员说。

王海燕教授认为,最新推出的措施给了科研单位以更大自主权。她介绍,2018年我国提出,将直接费用中除设备费外,其他科目费用调剂权全部下放”,而这次会议确定下放设备费调剂权,表明承担单位拥有了所有预算科目的调剂权。

“提高间接费用比例”,有助提高科研人员薪酬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敲定的第二条措施是:加大科研人员激励,提高间接费用比例,科研经费中用于“人”的费用可达50%以上。对数学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可提高到60%。由单位缴纳的项目聘用人员社保补助、住房公积金等纳入劳务费列支。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不受所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限制。对基础研究类和人才类项目推行经费包干制。

对此,王海燕教授解释说,“间接费用”是指科研单位在实施科研项目过程中无法直接列支的费用,主要用于管理费、绩效和房屋占用费等。“提高间接费用比例”,意味着可用于课题组成员的绩效提高了,这将有助于提高科研人员薪酬待遇,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王海燕教授认为,“对数学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可提高到60%”,“对基础研究类和人才类项目推行经费包干制”,是对基础研究经费管理实行特殊政策,这符合当前我国加强基础研究的科研导向。

“三公经费”松绑,助推科研国际交流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明确,加快项目经费拨付进度,项目任务书签订后30日内,要将经费拨付至承担单位。项目完成后,结余资金留归承担单位使用,用于科研直接支出。从科研经费中列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不纳入“三公”经费范围。

对于“项目完成后,结余资金留归承担单位使用,用于科研直接支出”的新规定,王海燕教授介绍,对项目结余资金,原来的规是定“2年后未使用完的,按规定收回”。两相对比,给科研人员的自由度大大提升了。

王海燕教授认为,三公经费总额限制是科研经费管理的一个“痛点”。按照原来的规定,科研人员国际交流的费用被大幅压缩,此次国务院提出从科研经费中列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不纳入“三公”经费范围,将有利推动我国的科研活动更快更有效地融入全球研发网络。

王海燕教授评价,新推出的措施内容具体,更具可操作性。例如,明确指出“项目任务书签订后30日内,要将经费拨付至承担单位”,为日后有效落实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建议明确监管红线和负面清单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创新财政科研经费支持方式;科研项目由相关方面配备科研财务助理,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改进科研经费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依规开展审计监督。

王海燕教授认为,目前的科研经费管理相关政策,大部分是符合科研规律的,但政策落实仍存在较大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经费管理与审计要求之间的“不相洽”。

王海燕教授解释,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是比较明确的,但审计的依据不够明确,绝大部分科研人员甚至承担单位的经费管理部门对审计规范不知晓,不了解审计所依的“法”和“规”具体是什么。尤其是,审计是事后行为,这给科研人员造成很大的困惑。“我们在以前的调研报告中也曾提出,应由科技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联合发文,制定共同认可的经费管理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部门之间政策‘不相洽’的问题。”

“政策无疑是利好的,效果如何重在落实。”王海燕教授认为,对中央财政经费加强监管,既是对国家负责,也是对科研人员的保护。与此同时,必须明确监管红线和负面清单,使科研人员事前知规守规,才能真正有效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沙雪良 校对 卢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2日 下午3:53
下一篇 2024年4月22日 下午4:05

相关推荐

  • tfs项目管理

    TFS项目管理:一个高效项目管理软件 TFS(Team Foundation Server)是一种流行的项目管理工具,适用于敏捷开发和企业级应用。虽然它最初是为敏捷开发而设计的,但…

    科研百科 2024年5月24日
    87
  • 微软tfs项目管理工具

    微软tfs项目管理工具:企业级项目管理的新时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级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软tfs项目管理工具作为一种全新的项目管理工具,已…

    科研百科 2024年8月13日
    38
  • 海南卫计委科研项目管理

    海南卫计委科研项目管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科研项目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支撑。海南卫计委作为国家重要的卫生管理部门之一,其科研项目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重要的挑战。本文将探讨海南…

    科研百科 2025年4月9日
    1
  • pmp证书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pmp证书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项目管理领域的重要证书,pmp证书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家和专业人士的首选。而pmp证书…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24日
    0
  • 项目管理系统的注意要点

    项目管理系统的注意要点 项目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项目的工具,能够帮助团队成员协作,提高项目管理效率。以下是项目管理系统的注意要点: 1. 确定需求:在使用项目管理系统之前,需要确…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1日
    1
  • 还在用手机自带清理?这款工具秒清10G内存,流畅度瞬间媲美苹果(清理手机内存用什么app)

    转眼就2023了,眼看着新机一款接一款,iPhone14出来挺久了,小雷摸了摸口袋,还是痛心的拿起了三年前入手的小米6,别的不说,小米6确实算得上钉子户了,三年依旧坚挺,但还是经不…

    科研百科 2023年5月13日
    253
  • 出版社2种图书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1月1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的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结果揭晓,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土壤肥力演变》(第二版)、《农业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系列图书》获中国出…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14日
    252
  • 安全生产保障经费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保障经费管理制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建立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保障经费管理制度,旨在保障安…

    科研百科 2024年5月26日
    94
  • 科研项目人员结构

    科研项目人员结构 科研项目的人员结构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人员结构可以使项目团队更加高效,更加协作,从而更好地完成项目任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科研项目人员结构: 1. …

    科研百科 2025年2月13日
    0
  • 国家知识产权局科研项目有哪些(国家知识产权局科研项目)

    国家知识产权局科研项目 知识产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知识产权局一直致力于推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本文…

    科研百科 2024年8月3日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