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到底”院士,一生为国“听海”——追记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杨士莪院士

3月19日,漫天大雪降临“冰城”。当天22时58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因病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3岁。

作为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杨士莪始终坚持科研报国,勇攀科技高峰,矢志为中国万里海疆装上自己的“耳朵”,成为我国水声定位方法最早的提出者和技术决策者,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奠定坚实基础。

躬耕教坛、奖掖后学,在他的带领下,一大批国家急需的水声人才成长起来。直到耄耋之年,他依旧投身教学科研一线,坚持为本科生上课,被学生们亲切称为“一站到底”的“90后院士”。

白手起家 为国“听海”

杨士莪1931年出生于河南南阳,从小经历战乱,在天津北京重庆等地流离辗转。年少时的经历让他萌生出强国渴望,新中国成立后,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的他选择肄业,毅然报名参军,后来到位于大连的第一海军学校(现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任教。

1952年,我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技术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开始筹建,因校址在哈尔滨,被称为“哈军工”,也就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杨士莪因此北上哈尔滨。

光波、电磁波等在水中都“寸步难行”,声波可以远距离传播。那时,水声学科在我国尚属空白。1957年,杨士莪被派往苏联进修,并从教授天文学的教员改行研究水声。期间,他发现有两个关键技术实验室对他这样的外国人是紧紧关闭的。

“真正尖端的东西,想从国外学、从国外买,都是不可能的。只能自己干,这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骨气。”杨士莪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声音。

1960年,回国后的杨士莪白手起家,全身心投身祖国“主战场”,在哈军工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配套完整、为国家战略服务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繁忙的工作之余,杨士莪挤出时间钻研理论,编写教材。国际上最早集中论述水下噪声机理的著作《水下噪声原理》,国内最早的声学理论著作《声学原理》,以及《水声传播原理》《统计传播》《水声学》等一系列课程和教材,都出自他和他的团队。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岸线长达3.2万多公里。无论是海洋矿产勘探、船舶导航、水下作业等海洋资源开发,还是海疆保卫重任,都离不开水声学,离不开杨士莪打下的基础。

70年来,杨士莪引领了中国水声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常规到精专的发展历程,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2023年9月15日,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授予杨士莪第十一届“龙江楷模”称号。

勇攀高峰 迈向“深蓝”

时间回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水声测量系统的负责人,杨士莪带领团队完成了洲际导弹落点水声测量系统的研制。这次成功,为国家海洋工程技术研发积累了经验。

1994年4月,南海。在这个中国最深最大的海区和重要海上通道,一场中国水声界期盼已久的考察,终于出征了。这是我国首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综合考察,堪称中国水声“从浅海迈向深海”的第一步。

悬挂着五星红旗、承载着近百名科研人员的两艘水声科学考察船稳稳行进,杨士莪担任此次考察队队长和首席科学家。行至赤道附近,太阳高悬于头顶,甲板温度接近70摄氏度,酷热难耐。长期在海上工作,淡水告罄,年过花甲的杨士莪和队员便把船上飘着油花的压载水烧开了喝。

“要想‘下五洋捉鳖’,拼的就是那股劲儿。”回想当年与老师一同出海,早已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杨德森仍旧难以忘怀,“老师常说,有时候科研就是打仗,该咬牙的时候就得咬牙,这让我终生受益。”

在不少业内人眼中,杨士莪总是走在中国水声科研前列——

作为中国水声定位方法最早的提出者和技术决策者,他为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定位系统研制奠定了基础;

作为中国水动力噪声研究的先行者之一,他主持设计并建造了中国首个针对声学研究的“重力式低噪声水洞”,解决了国际上悬而未决的水洞噪声实验测量方法

在制定我国水声发展规划、确定水声学科研究方向、指导我国重大水声科研和工程项目中,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国家海洋局为85岁高龄的杨士莪颁发“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很多人以为,年至耄耋,他总该歇歇了。没想到,奋斗的姿态从未从他身上褪去。试验设备准备、海洋水文条件监测、海试数据分析……和过去一样,杨士莪始终坚持参加科研海试和科学考察,很多项目都会过问、筹划。

“夕阳虽落苍山后,犹映晚霞满天红。人虽然退休了,但为国家作贡献的脚步不能停。”在三年多前举办的90岁寿辰仪式上,杨士莪接受采访时铿锵的话语,言犹在耳。

急国所需 精育“后浪”

相对于不少热门专业,水声显得小众又冷门,不少学生和家长并不了解。但在海洋强国建设中,它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使命。

“中国的蓝色海洋,同样需要每个人爱护、保护、守护。”在数十年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中,杨士莪始终这样介绍,将自己的海洋理念传递给人们。

哈工程,从教70年来,他每年都给本硕博学生授课,并且几乎都是站着讲课,是出了名的“一站到底”。他曾打趣地说:“站着讲课,我能加上动作,自在又形象。”

2022年9月开学伊始,杨士莪准时走进教室,台下坐满青年学生。写工整的板书、讲前沿的知识,他目光平和、声如洪钟,慢条斯理、充满睿智……课堂结束,不少学生起立鼓掌,还有的冲上讲台和他合影、请教问题,他都一一应下。

学生们说,请杨院士审阅论文,一两天就能得到反馈,修改意见和建议写得清清楚楚。有时参加学术会议调整课程时间,只要一回到学校,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耽误的课补上,对学生从不敷衍。

同事们说,几乎没见过他发脾气,但他却不怒自威,一方面因为高深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另一方面源于淡泊名利、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

同行们说,和年轻人相比,杨院士在年龄和体能上没有优势可言,但从未见他流露疲态或者慌乱的神色,无论肩上的压力多大,他总像一堵墙,指挥若定、沉着果断。

作为我国首批博导,参与培养我国首批水声专业骨干和教师队伍,建立首批国家重点学科、首个水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据统计,杨士莪累计培养了110多名水声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多数已经成长为科研及学术骨干,我国水声领域的三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都曾受他指导。

“受欺负,是因为我们还不行,得想办法把国家发展起来”“教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受过教训、栽过跟头的人应该帮助年轻人少走弯路,这样才能带动整个学科更好进步”“要把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要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杨士莪是这样教导学生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他的感召下,一大批水声人艰苦创业、接续奋斗,他所在的哈工程水声工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著名的水声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做人做事做学问,不仅是他的信仰,更成为每个哈工程人的红色气质和精神力量,怀揣强国梦想,守卫“蓝色国土”。

斯人已逝,其志长存。浪潮滚滚,涛声阵阵,在漫长的海岸回响着,更激荡着一代代后来者的心。 (记者 杨思琪)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1日 下午1:59
下一篇 2024年4月21日 下午2:11

相关推荐

  • 招贤纳士!惠城拟招聘5名镇(街道)党建指导员(惠城区党建指导员招聘)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及常态化实施“大储备”工作有关要求,进一步充实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力量,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惠城区决…

    科研百科 2023年6月2日
    352
  • 如何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如何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在了解如何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之前,要先了解公司合同管理流程,一般来说,公司合同管理流程可以被分为合同准备、合同签署、合同履行、合同归档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合…

    科研百科 2022年11月22日
    276
  • 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倡议书(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倡议书500)

    广大网友、青少年: 为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氛围,打造天朗气清的“绿色网络空间”,特别是引导青少年有效甄别网络信息,增强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能力,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促进未…

    科研百科 2022年6月19日
    257
  • 美国人每年工科大学生毕业数量是多少

    美国每年工科大学生毕业数量是多少? 近年来,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领域的繁荣,工科专业在美国的就业前景变得越来越好。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1年,美国每年有约22万人毕…

    科研百科 2024年11月9日
    14
  • 科研项目算不算产业项目

    科研项目算不算产业项目一直是学术界和产业界争议的焦点。有些人认为,科研项目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因为它们涉及到新的技术和应用,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利益。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科研项目应该被视…

    科研百科 2025年3月6日
    0
  • 朗新营销项目管理系统

    朗新营销项目管理系统: 现代营销管理的新选择 随着现代营销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更好地管理其营销项目,提高营销效率和质量。朗新营销项目管理系统是一套集项目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功…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18日
    0
  • 科研项目风险评估表模板

    科研项目风险评估表模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研项目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科研项目时,正确的风险评估是确保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本文将介绍一种科研项目风险评估表模板,…

    科研百科 2025年2月6日
    11
  • 上海首例!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基础研究,可少交45万元税(上海校企合作补贴)

    最近,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签订的300万元合同完成上海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走通了“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落地的关键一步。今年三季度,这家央企将向税务部门申…

    科研百科 2024年6月20日
    63
  • 适应气候变化理论探索取得新进展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吟隆研究员为专家组组长牵头撰写的《气候变化对中国生态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与适应》一书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17日
    255
  • 徐州地区科研项目申报

    徐州地区科研项目申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研项目申报已成为许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追求梦想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徐州地区,有许多科研项目正在等待申报,这些项目涉及各种领域,…

    科研百科 2025年3月12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