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科研成果靠什么落地生金(科研成果落地是什么意思)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晁星

锐评|科研成果靠什么落地生金(科研成果落地是什么意思)

充分发挥两院院士、社科院学部委员或相关领域知名学者的伯乐作用,取消种类繁多的程序性会议,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绩效评价导向……经过5年建设,从调节科研指挥棒入手的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取得实效,一批“从0到1”的科研成果落地生效、落地生金。截至目前,39个项目产生经济效益5.2亿元。

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数据上看,近些年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方式转化的科技成果呈明显上升趋势。2022年,高校院所转化合同总金额约为1582亿元,同比增长约25%。北京作为科技创新高地,也一直在激励科研、促进转化上下功夫。像“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这样的项目、政策还有很多。率先出台“京校十条”“京科九条”,赋予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形成全链条服务的知识产权保险北京模式……方方面面的举措之下,渐渐形成了技术创新端和产品供给端紧密配合的良好局面。

好政策解决了现实难题,也留下了思考空间。从现实来看,高校科技成果数量丰富的另一面,是成果转化率仍然偏低。2022年,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实施率为16.9%,其中产业化率仅为3.9%。此前,某高校实施科研项目862个最终实现成果转化0个的新闻,更一度引发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有的是成果“难转化”,现有科研任务导向偏论文化,考核上重科学研究成绩、轻成果转化成效;有的是沟通“不顺畅”,多数高校缺乏独立的成果转化专业服务队伍,尚未形成市场化、专业化的成果管理、运营能力;有的是价格“谈不拢”,不少企业家底薄,负担专利许可使用费相对吃力,科研成果“前景未明”时不敢轻易冒险;还有的是耐心“不同频”,一些企业有些急于求成,只想收果子的浮躁心态与科技创新规律相悖……究其种种不难发现,“转化难题”背后是“价值难题”,学界、业界评判科研项目价值的“标尺”不统一,导致供给和需求不尽匹配。

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关键是要对症下药。一方面,优化科研指挥棒以优化供给。换句话说,唯有产出符合市场价值预期的“金蛋”,才能孵化产业进步的“金凤凰”。以“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的评价机制为例,其一边通过取消硬性的年度绩效考核等模式,力求打破一系列条条框框,搭建自由安静的“实验室”,一边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主的绩效评价导向,注重强调结果应用。另一方面,捋顺沟通、风险共担等一系列机制,才能提升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匹配效率,让更多“金子发光”。比如,此前为解决中小企业使用高校科技成果渠道不畅、许可费用高的问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先行先试,公开发布417项可通过“先使用后付费”模式许可给中小微企业的专利,取得了不错效果。种种有益探索不妨再多一些,由点及面,一步步构建起、维护好支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

当然,需要提醒的是,科技成果毕竟不是商品,“拿来即用”不现实,要有一个试错容错的过程。相信,扭转唯论文的导向,提升供需对接的效率,保持静待花开的耐心,科研成果落地生金的故事必会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9日 上午8:53
下一篇 2024年4月19日 上午9: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