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调研报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调研报告)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调研报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调研报告)

高举旗帜聚思想 凝心铸魂强根基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调研报告

于 丽 王孟秋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闪烁真理光芒的思想旗帜引领信心。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火热开展,为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响应党中央大兴调查研究号召,充分发挥党刊的思想引领力、理论阐释力、现实感召力,我们围绕“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成效、问题和对策”这一主题,先后前往四川成都、绵阳眉山等市县,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实地调研,与当地宣传部门、社科联负责人、理论宣讲工作者、高校师生进行座谈交流,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调研报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调研报告)

新时代上海高校党建创新实践基地以大量图片、详实数据、典型案例,生动展现了上海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百年逐梦的历史资料。(图片来自文汇客户端)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经验做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广泛组织理论学习,创新开展理论宣讲,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面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向上向好的态势,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可操作、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做法。

突出顶层设计,健全体系机制,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和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教育人民。党的理论武装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通过加强和完善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各级党委(党组)切实发挥牵引带动作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制度机制,推动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四川省委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和示范引领,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第一议题”,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指导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和月度专题学习方案,各成员在学习中突出主题、把握重点,确保学出理论味道、学出工作成效。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带动下,各市州普遍形成了“1+1+6”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体系,即成立1个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1套“述学评学督学考学”机制,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列席旁听制度、测评制度等;明确集中研讨学、专家辅导学、创新实践学、列席旁听学、网络平台学、宣讲调研学6大学习路径。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大力推动科学合理的学习体系、课程体系、学习机制设置,结合重大时间节点开展专题学习教育,引领党员干部、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创新工作举措,打造特色品牌,理论宣传大众化特色化。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不断丰富宣传手段,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社会宣传和网络宣传,强化和改进对外宣传,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国际传播,生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深入透彻、生动鲜活,有效增强了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四川注重文化加持,将党的创新理论宣传与本地丰富文化资源相结合;注重技术赋能,将党的创新理论宣传与新场景新技术相结合;注重日常融入,将党的创新理论宣传与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相结合。沐川县山歌形式制作的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短视频《竹乡山歌颂党恩》等把党的“好声音”传遍巴山蜀水。绵阳市“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充分发挥教育、纪念、展示、科研、宣传5大功能;石椅村在历届党支部的带领下,保护传统文化,开发非遗产品,走上了致富道路,这些都是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载体。复旦大学新时代上海高校党建创新实践基地是展现高校党建创新实践成果、开展创新理论武装的重要平台;海外中共学研究中心在对外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时代故事的重要窗口。

重视队伍建设,选育优秀人才,理论宣讲分众化互动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有效开展,需要依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的宣传思想队伍。聚焦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网络化宣讲需要,各地组建了由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五老”人员、道德模范构成的专兼结合宣讲队伍。同时,还积极打造云端传播的“指尖宣讲团”和深接地气的群众宣讲团,组建了网络宣传队伍和乡土名家队伍。四川重视宣讲队伍建设,先后将政治素质强、理论水平高、表达能力好的专家学者及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先进典型等纳入宣讲人才库。加大宣传骨干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请上来、走下去等方式,组织开展了专业培训、以会带训、活动促训等系列活动,促进宣讲员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提高表达水平和解疑释惑能力。此外,还通过举办各类基层理论宣讲大赛,积极选拔锻炼了一大批基层理论宣讲人才;通过实施基层理论宣讲“一地一品”示范项目建设,培育打造出“德古彝汉双语”宣讲团,“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绵阳“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巴山挎包”“鸽鸽讲堂”宣讲队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广泛影响力的优秀理论宣讲团队。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组建“羌山雄鹰”宣讲队,说“羌语”、唱“羌歌”、跳“羌舞”,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和嘱托传递到群众心中。华东师范大学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特点及媒体融合规律,邀请各专业各领域专家学者开展宣讲;遴选不同学科、不同阶段大学生代表,结合学科背景及个人成长经历开展宣讲。宣讲队员行走在田间地头、深入基层社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鲜活的语言、可学可用的典型案例、同频共振的感受有效推进了基层理论武装工作。

加强全面保障,整合各类资源,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是一项整体性、关联性工程,需要从资金、技术、阵地等方面予以综合保障。各级党委(党组)加大资金投入,改进技术手段,重视宣传教育场所和传播阵地建设,建强用好各级融媒体中心,整合“台、网、微、屏、端”等媒介,打造立体化、多元化的信息传播矩阵,以权威信息发布教育引导群众、凝聚群众,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四川将理论武装抓常与抓长相结合,各地通过加大资源投入、加强部门协作,构建了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整体格局。四川省委宣传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省社科联面向全国征集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等社科规划重大项目,吸引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揭榜挂帅,以此提高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水平。成都市打造“学习强国”主题街区和110个学习小站,将“学习强国”海量资料从线上落地到线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城市氛围、融入市民生活、走到群众身边,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理论学习阵地。遂宁市打好“主阵地+宣讲点+特色阵地”组合拳,建成各类固定宣讲点、流动宣讲示范点、特色宣讲阵地近3000个。宜宾市长宁县成立“竹乡先锋”宣讲队,组建了理论政策、法律法规、乡村振兴、旅游文化等8支宣讲小分队,县财政每年投入16万元保障宣讲。绵阳师范学院融合课程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主体责任和功能,统筹教学、科研和宣讲资源,着力在“统、融、深、新”上下功夫,多措并举构建“大思政课”体系。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调研报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调研报告)

成都市创新打造“学习强国”主题街区(成都市委宣传部供图)

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各地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自觉肩负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持续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取得令人振奋的成就。但不容忽视的是,基层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学习、宣讲和贯彻落实上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亟待梳理细化并切实加以解决。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增强。部分党员干部对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到位,理论学习氛围不浓,应付式、程式化开展理论学习多,深入交流研讨少,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内涵外延认识不够清晰、把握不够精准。

二是组织领导不够有力,理论武装的全域性均衡性有待提升。有些党组织主体责任发挥不充分,对理论武装工作不够重视,不区分学习群体,导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和部门之间存在理论武装水平不平衡问题。个别地方宣讲机制不够顺畅和完善,部门协作不到位。

三是形式载体不够丰富,理论宣讲的创新性特色性有待深化。随着信息传播手段迭代更新,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对理论宣讲内容、形式和层次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很多基层单位依然习惯于扮演“录音机”角色,照本宣科,不分场合和对象进行“灌输”,宣讲内容单调、方式单一,不够接地气,宣讲形式、载体和场景有待丰富和拓展。

四是学用结合不够紧密,理论贯彻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提高。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走心走实、转化为“三个认同”还有待加强;理论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各地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践成效不够显著,对标中央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五是人才建设不够扎实,基层队伍的专业性稳定性有待改善。区县宣讲人员力量薄弱,学懂弄通党的理论、群众话语和传播规律的复合型宣讲人才匮乏。同时,基层理论宣讲队伍多为兼职,由本地各行各业优秀代表抽调组成,宣讲能力参差不齐,囿于理论水平、知识结构,有的宣讲广度和深度与群众的期盼还存在差距,宣讲效果不够好。

六是课程配套不够及时,高校阵地的前沿性传播力有待加强。目前高校虽已普遍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但尚无权威的配套教材和教辅资料,教师授课不够精准,学生常以网上资料作为完成作业和考试的标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内容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授课教师大多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共党史党建等学科,他们不仅需要及时更新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还需要储备大量非专业领域知识。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人员配比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调研报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调研报告)

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德古彝汉双语讲堂”深入田间地头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乐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党的二十大对如何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这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是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必由之路,增强高举旗帜、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营造全党学理论、用理论的浓厚氛围。各级党委(党组)要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实施细则,从组织领导、工作开展、经费保障、评优评先等方面明确政策要求,加大对理论武装工作的支持力度,让基层开展理论武装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构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区域联动、协作、共享机制,推动各类相关教育资源共享,探索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互“借智”“借力”有效举措,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和部门之间理论武装水平更加均衡发展。

深化理论研究,推动理论转化,提升党的创新理论的先进性指导性。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善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指导实践,拓展理论新视野、作出理论新概括;深入挖掘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最具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之相结合,构建具有中国底蕴、时代特色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通过对党的指导思想、创新理论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增进其科学性和先进性,有效发挥其科学指引作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结合工作实际推动理论活化,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问题、指导实践,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谋划推动工作的思路举措、生动实践。

坚持面向基层,丰富宣讲载体,增强党的创新理论的吸引力感染力。做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需要分众化、差异化、全覆盖拓展和丰富宣讲形式、载体和场景,让理论武装插上数字时代的翅膀。广大党员干部要讲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避免出现“一个调”“一锅烩”“一头热”等情况。充分发挥各类革命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的阵地作用,组织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形势政策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群众中传播思想理论。根据不同群体的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推出有针对性的理论宣传产品,把科学理论转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把理论话语转化为网言网语,转化为微视频、动漫、有声读物等信息产品,让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穿透力。

选育优秀人才,加大培训力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高质量发展要动态更新宣讲人才库,配齐配强直接面对基层干部群众传播新思想新理论的基层宣讲员,形成从理论名师、宣讲名嘴到接地气的基层宣讲员的宣讲梯次队伍,着力改变基层宣讲力量薄弱、配套资源短缺、宣讲水平不高的现状。结合宣讲工作实际,依托高校、党校、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做好宣讲队伍的业务培训、学习充电,打造符合教学规律、宣传思想工作规律的配套课程和教材教辅资料,高质量、成体系推出包括新闻宣传、理论文章写作、理论宣讲技巧、短视频制作等具体业务在内的培训内容和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提高基层理论宣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效,提升专兼职理论工作者、宣讲员政治素养和党的创新理论水平,更好完成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使命任务。

来源:2023年第5期《党建》杂志,作者分别系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四川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中宣部《党建》杂志社编辑

监制:张振明

审核:古丽娟 王群星

责编:张 纪 王碧薇

校对:王 寒

制作:张 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13日 上午8:03
下一篇 2023年12月13日 上午8: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