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梁铨显报道 2013年5月,衡阳市蒸湘区启动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在立新二社区和雨母山乡成功试点后,在全区全面推行。目前,党建网格化管理极大地提升了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
自蒸湘区推行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以来,全区形成了以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为主要特征的党建网格化管理体系。
全区各级网格员上门宣传法律政策1760余次,为居民代办各类证件手续753个,共排查各类隐患613起,及时化解各类矛盾601起,通过网格破获各类刑事治安案件11起,“两抢一盗”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33.2%,共为群众办实事900余件,为困难群众解决困难补助、救助物资资金60余万元。
长湖乡立新二社区作为蒸湘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全区网格化管理试点率先在该社区实行。没有前例可循守,没有模板可借鉴。在上级的领导下,立新二社区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毫无疑问,网格化管理的首要工作在于网格的科学划分。立新二社区首先对社区内的居民户数、小区分布、党员管理等情况进行详细摸底,为科学划分网格奠定了基础。在充分考虑社区居民住宅、商业网点、驻区单位、社区公用设施的分布,以及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管辖面积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200—300户、700人左右为一个基础网格,在社区共划分了11个网格单元。然后组建网格队伍,明确工作职责。立新二社区整合各方力量,打造了一支以“网格长、网格员、党建联络员”为主体的网格管理服务队伍。
在社区网格联络员蔡家能眼中,社区网格是“邻里的调解员”。 今年3月份,该社区34栋1单元下水道出现严重堵塞,造成社区臭气熏天,影响到居民的环境卫生,群众意见大,一场矛盾眼看就要发生。网格员蔡家能得知这一消息后立马上报,配合居委会上门调解,居委会积极协商楼上住户凑钱改造下水道,及时化解了矛盾。
雨母山乡作为全区第一个法治示范乡,2013年以来,雨母山乡按照“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到格中去,事在格中办”的要求,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化管理,引领推动群众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根据村民小组、院落分布和管理便捷等因素,把全乡作为一级网格,把村、社区划分成14个二级网格,在村、社区以下划分为29个三级网格,即基础网格,并在基础网格建立了党小组。
雨母山乡二塘村村民唐玉兰高兴的告诉记者,村里党员干部上门服务,倾听群众诉求,为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她在村里的帮助下,短时间内办好了养老保险,这是村里实施党建网格化带来的效果。
蒸湘区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辖区每一个角落,也把对百姓的关怀和关注延伸到每一个角落。网格化管理实现了社会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民生服务“零距离”。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节节攀升的幸福指数,越来越融洽的干群、党群关系,形成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的良好局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