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范围管理包括确保项目做且只做所需的全部工作,以成功完成项目的各个过程。管理项目范围主要在于定义和控制哪些工作应该包括在项目内,哪些不应该包括在项目内。
“范围”这一术语有两种含义:
- 产品范围。 某项产品、服务或成果所具有的特征和功能。【交付成果】
- 项目范围 。 为交付具有规定特性与功能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必须完成的工作。项目范围有时也包括产品范围。【完成交付成果,过程中的输出工作】
项目范围的完成情况是根据项目管理计划来衡量的,而产品范围的完成情况是根据产品需求来衡量的。在这里,“需求”是指根据特定协议或其他强制性规范,产品、服务或成果必须具备的条件或能力。
5.1 规划范围管理
是什么? 规划范围管理是为记录如何定义、确认和控制项目范围及产品范围,而创建范围管理计划的过程。
什么用?生成范围管理计划,在整个项目期间对如何管理范围提供指南和方向。
过程输出?
范围管理计划:描述将如何定义、制定、监督、控制和确认项目范围。
范围管理计划要对将用于下列工作的管理过程做出规定:
- 制定项目范围说明书;
- 根据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创建 WBS;
- 确定如何审批和维护范围基准;
- 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
需求管理计划:描述将如何分析、记录和管理项目和产品需求。
需求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如何规划、跟踪和报告各种需求活动;
- 配置管理活动,例如,如何启动变更,如何分析其影响,如何进行追溯、跟踪和报告,以及变更审批权限;
- 需求优先级排序过程;
- 测量指标及使用这些指标的理由;
- 反映哪些需求属性将被列入跟踪矩阵的跟踪结构。
5.2 收集需求
是什么?收集需求是为实现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相关方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
什么用?为定义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奠定基础,
需求是什么?需求是指根据特定协议或其他强制性规范,产品、服务或成果必须具备的条件或能力。它包括发起人、客户和其他相关方的已量化且书面记录的需要和期望。应该足够详细地探明、分析和记录这些需求,将其包含在范围基准中,并在项目执行开始后对其进行测量。需求将成为工作分解结构(WBS)的基础,也将成为成本、进度、质量和采购规划的基础。
数据收集工具:
头脑风暴: 通过团队成员集思广益,畅所欲言,相互启发来实现。(与会人员知识和经验)
访 谈:访谈是通过与相关方直接交谈,“一对一”,访谈有经验的项目参与者、发起人和其他高管,以及主题专家,有助于识别和定义所需产品可交付成果的特征和功能。也可以用于获取机密信息。
焦点小组:焦点小组是召集预定的相关方和主题专家,了解他们对所讨论的产品、服务或成
果的期望和态度。由一位受过训练的主持人引导大家进行互动式讨论.(一对多,专业性更强)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指设计一系列书面问题,向众多受访者快速收集信息。适用于:受众多样化,需要快速完成调查,受访者地理位置分散,并且适合开展统计分析。
标杆对照:标杆对照将实际或计划的产品、过程和实践,与其他可比组织的实践进行比较,以便识别最佳实践,形成改进意见,并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决策
投票:一致同意、大多数同意(获得群体中超过 50% 人员的支持,就能做出决策)、相对多数同意(通常在候选项超过两个时使用)
独裁型决策制定:采用这种方法,将由一个人负责为整个集体制定决策。
多标准决策分析:该技术借助决策矩阵,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诸如风险水平、不确定性和价值收益等多种标准,从而对众多方案进行评估和排序。
数据表现
亲 和 图:用来对大量创意进行分组的技术,以便进一步审查和分析。(收集问题-根据逻辑进行分类-解决问题)
亲和图法首先是将未知的问题、未曾接触过领域(亦或是不熟悉)的问题的相关事实、意见或设想之类的语言文字资料收集起来,然后利用其内在的相互关系作成归类合并图,接着从复杂的现象中整理出思路,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与有效方法。
思维导图: 把从头脑风暴中获得的创意整合成一张图,用以反映创意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激发新创意。
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
名义小组技术:名义小组技术是用于促进头脑风暴的一种技术,通过投票排列最有用的创意,以便进一步开展头脑风暴或优先排序。名义小组技术是一种结构化的头脑风暴形式,由四个步骤组成:
- 向小组提出一个问题或难题。每个人在沉思后写出自己的想法。
- 主持人在活动挂图上记录所有人的想法。
- 集体讨论各个想法,直到全体成员清晰理解。
- 个人私下投票决出各种想法的优先排序,通常采用 5 分制, 1 分最低, 5 分最高。为减少想法数量、集中关注想法,可进行数轮投票。每轮投票后,都将清点选票,选出得分靠前的那些想法。
观察和交谈:观察和交谈是指直接察看个人在各自的环境中如何执行工作(或任务)和实施
流程。通过实际执行一个流程或程序,来体验该流程或程序是如何实施的,以便挖掘隐藏的需求。
引导:引导与主题研讨会结合使用,把主要相关方召集在一起定义产品需求。研讨会可用于快速定义跨职能需求并协调相关方的需求差异。因为具有群体互动的特点,有效引导的研讨会有助于参与者之间建立信任、改进关系、改善沟通,从而有利于相关方达成一致意见。此外,与分别召开会议相比,研讨会能够更早发现并更快解决问题。
对比:焦点小组 & 引导 &头脑风暴 & 名义小组
焦点小组:侧重于于聚焦某一需求定义,召集预定的主题专家。(某一专业,某一领域聚焦)
引 导:用于快速定义跨职能需求并协调相关方的需求差异。(跨部门,跨专业)
名义小组:名义上在一起开会,实际各自表达独立的见解,较少相互之间的影响。
头脑风暴:鼓励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相互补充。
适用于引导的场景:
联合应用设计或开发 (JAD):会议适用于软件开发行业。这种研讨会注重把业务主题专
家和开发团队集中在一起,以收集需求和改进软件开发过程。(与其一遍一遍的方案被客户否定,不如把客户请过来,一起想办法,一起商量。设计开发怎么做。也就是请客户一起参与。)
质量功能展开 (QFD):制造行业则采用 QFD 这种引导技能来帮助确定新产品的关键特征。 QFD从收集客户需要(又称“客户声音”)开始,然后客观地对这些需要进行分类和排序,并为实现这些需要而设定目标用户故事。
用户故事:用户故事是对所需功能的简短文字描述,经常产生于需求研讨会。用户故事描述哪个相关方将从功能中受益(角色),他需要实现什么(目标),以及他期望获得什么
利益(动机)。
系统交互图
系统交互图是范围模型的一个例子,它是对产品范围的可视化描绘,显示业务系统(过程、设备、计算机系统等)及其与人和其他系统(行动者)之间的交互方式.系统交互图显示了业务系统的输入、输入提供者、业务系统的输出和输出接收者。
原型法
原型法是指在实际制造预期产品之前,先造出该产品的模型,并据此征求对需求的早期反馈。
故事板是一种原型技术,通过一系列的图像或图示来展示顺序或导航路径。(电影)
5.2.3 收集需求:输出
需求文件:需求文件描述各种单一需求将如何满足与项目相关的业务需求。只有明确的(可测量和可测试的)、可跟踪的、完整的、相互协调的,且主要相关方愿意认可的需求,才能作为基准。
需求跟踪矩阵:需求跟踪矩阵是把产品需求从其来源连接到能满足需求的可交付成果的一种表格.使用需求跟踪矩阵,把每个需求与业务目标或项目目标联系起来,有助于确保每个需求都具有商业价值.需求跟踪矩阵提供了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跟踪需求的一种方法,有助于确保需求文件中被批准的每项需求在项目结束的时候都能交付。最后,需求跟踪矩阵还为管理产品范围变更提供了框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