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通讯员 徐斐)史双节是电工出身,在全国很多建筑工地都待过,一干就是30年。他感慨,来到合肥,终于找到了“家”的感觉。
他口中的“家”全名叫“职工之家”。日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进合肥新站高新区的磨店家园二期安置房AE地块项目,这里物业办公室、理发室、医务室、阅览室等一应俱全。
“这里更像一个居民生活区。”在史双节看来,有了配套措施,脏乱差现象消失了,工友们心定了,干活积极性提高了,是个大好事儿。
据悉,这是合肥首个对农民工宿舍区进行物业化管理的建筑项目部,施工单位为中建八局上海公司,去年八月开工时,同步引进具有专业资质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该项目总建筑面积53.24万㎡,是合肥市重点民生保障工程。
走进“职工之家”,共有16栋宿舍,每栋20个标准集装箱式房间,1100位来自天南海北的建筑工人在此入住。每个房间都配备了高低床、被褥、洗漱用品、空调、鞋架、衣柜、桌椅等生活必需品。
“以前管理农民工生活区,就是满足民工基本生活要求,民工有时抱怨饭菜、洗澡、洗衣服等问题,管理人员管不过来。”中建八局上海公司安徽分公司磨店家园二期安置房项目经理叶惠方感慨,现在工人有事就找物业公司的物业管理员、维修员和保洁员,他们不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操心,解决了后顾之忧。
除宿舍外,还设置了3栋功能用房,具备食堂,超市,洗衣房、饮水区、室外休闲区、室外晾晒区等功能。
叶惠方说,眼下,建筑市场劳动力很吃香,很多工友更看中获得感、基础条件和工作舒心程度。
为此,职工之家的设置充分结合了建筑工地的实际情况,做到精准服务。比如。生活区设置小超市,根据广大工友的要求准备商品。工友可在岗位积累安全生产积分,去超市兑换商品;工友施工任务重、时间紧,生活区设置专门的洗衣房,工友只要把脏衣服放到洗衣房门口,做好标记,就有洗衣工人洗好、晾晒。
项目还把理发师请进来理发,和社区医院联动,在生活区设立医务室,解决以往建筑工人看病难的问题。
近年来,中建八局上海公司积极创建“职工之家”,全力打造“家”文化,这种物业化管理模式已在上海、浙江等地项目工地落地,让民工兄弟不再是城市的“过客”。
摄影:王海涵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