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受强冷空气影响,区内各地持续阴雨寒冷,温度普遍下降4℃~6℃,局部出现中到大雨、暴雨及小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依据食用菌生产规律,主要做好“早预防、雨雪后及时处置、后期加强管理”等措施,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早预防措施
1.加强保温管理。可以在大棚内扣小拱棚;棚外加盖薄膜、草帘等覆盖物保温。棚内底部用塑料薄膜作围裙,以减少底部的冷空气侵袭;堵塞缝隙,尽量减少缝隙散热;减少进出菇房的次数,这样可使菇棚内温度比外界温度高3℃~5℃,提高食用菌生长及出菇温度。
2.减少喷水,提高食用菌抗低温能力。当温度低于食用菌的最低出菇温度时,停止喷水,尽量保持干爽,以防冻伤。
3.及时清除菇棚顶部及周围蓄积的雨雪,防止菇棚倒塌。
4.在菇棚四周开挖排水沟,保持排水顺畅,避免雨水、雪水对菇料的侵袭。对达到冻伤温度的地方,可对采收或即将采收的食用菌进行抢收。
5.检查并加固棚架,增加对大雨及冰雹的抵抗。
6.“人菇混居”菇棚要在雨雪来临之前做好人员撤离工作,确保菇农生命财产安全。
7.为不影响后续食用菌生产,有条件的地方可提前增温保温,尤其是菌种生产。
8.选择广温偏高温型品种,以应对极端气候,如平菇类(黑侧五、夏灰1号、茶39等),木耳类(如台毛1号、云耳等)、灵芝类(如美国大灵芝、黑灵芝等)、其它品种可选银耳、大杯蕈、鸡腿菇、茶薪菇、猴头菇等。
二、雨雪后及时处置措施
1.及时排除冰雹、积雪、积水。
(1)露地栽培的食用菌(黑木耳、大球盖菇等),要排除冰雪融化后的田间积水,尽量减少菌棒(菌床)浸泡时间,防止菌棒(菌床)内菌丝缺氧,活力下降,菌棒出现软化烂棒,菌床菌丝死亡。
(2)设施栽培或工厂化栽培的,应及时清除菇棚(房)顶部及周围蓄积的雨雪,防止菇棚倒塌。在菇棚四周开挖排水沟,及时排除,避免雨水、冰雹、雪水对菇料的侵袭。
(3)做好栽培场所通风工作。保持空气新鲜,降低湿度,减少病害。如发生病害,及时进行隔离管理或无害化处理。
(4)对于被雨水浸泡的出菇菌棒,及时排除袋内积水,放在通风较好的地方养菌,待菌丝恢复。
三、后期加强管理
1.待气温稳定回升,及时清理菌棒(菌床),清除死菇。菌丝恢复生长后,恢复日常管理。
2.加强病虫害防控。雨雪过后,环境潮湿,场地适宜各种病虫害滋生,可提前加强预防。
(1)场地提前消毒。可利用生石灰进行场地及其四周消毒。
(2)绿霉、链孢霉预防。加强通风、降低环境湿度。发菌阶段菌棒感染绿霉、链孢霉及时清理,菌床感染部位可用pH10的石灰水或其它低毒的消毒液消毒,消毒后及时清理换新料。出菇阶段菌棒(菌床)小面积感染绿霉可用高效绿霉净等相关药物进行处理,感染菌棒可放在下风口恢复,大面积感染可利用石灰等消毒水喷洒消毒,消毒后及时清理,深埋或及时焚烧。
(3)菇蚊、菇蝇预防。可提前悬挂黄板、黑光灯、诱虫灯等诱杀常见的菇蚊菇蝇等双翅目成虫,也可准备低毒的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和除虫脲等杀虫剂预防双翅目害虫等。
3.为不影响后期生产,可采取升温保温措施,尤其是菌种生产期间。
联系人:阎勇研究员 1387714987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