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为八桂腾飞出把力!”
——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服务广西发展素描
广西日报 2019-02-25 ■ 本报记者 李新雄 实习生 黄 阳
本报记者 李新雄 实习生 黄 阳
广西要发展,关键在人才。为破解我区高层次人才匮乏的瓶颈,打造人才新高地,自治区党委、政府设立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制度。2009年以来,广西先后聘请了167人次院士当顾问。从提供决策咨询到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及转化,从创新平台建设到人才培养,院士顾问为广西发展注入了强动能和新活力。记者日前采访了土壤专家赵其国、汽车专家郭孔辉、水稻专家谢华安3位院士,在此跟读者分享他们为广西发展贡献智慧力量的故事。
赵其国:带项目和资金来广西开展红壤研究
通过国内外渠道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个科研项目,并筹集3895万元到广西开展系统研究,探明了广西红壤肥力与生态功能演变规律,首次编制了广西土壤肥力与生态功能演变图;创建生态高值农业理论,发明了红壤改良新方法,该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不毛之地长出挺拔的绿树……中科院院士、原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赵其国研究员近10年来跟广西贫瘠的红壤较劲,为广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营造美好自然生态添砖加瓦。
广西红壤占总面积的67%。如何提高红壤肥力,发挥红壤的资源潜力,对确保粮食和生态安全、脱贫攻坚意义重大。受聘为自治区院士顾问以来,赵其国利用他在国际土壤研究领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抓手,带着项目、资金和团队在广西开展研究,《广西红壤肥力与生态功能协同演变机制与调控》项目应运而生。
植被指数与红壤肥力因子有什么关系?红壤肥力因子与地形因子有何关联?为了揭开红壤肥力与生态功能演变协同机制的神秘面纱,赵其国不顾年近80岁的高龄,开始了挑战红壤的科研征程。
为了搜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赵其国拄着拐杖踏遍了我区14个设区市的红土地。横县六景附近的一片试验地,多年来寸草不生,赵院士决定啃这块硬骨头。为了给土壤做诊断,赵其国根据科研要求选定取样点挖土坑。春秋两季是采样的黄金季节,一个实验点春季要挖20个坑(剖面),秋季再挖20个坑,1米多深的泥坑,赵院士挨个蹲在坑里仔细查看剖面的土层,小心翼翼地取样。连续5年亲力亲为,赵其国破解了难题。如今这片土壤已长出了万亩郁郁葱葱的桉树林。
每次下乡坐车,赵院士都尽量选择靠窗的位置,为了能随时观察路旁的土壤及植被。一旦发现感兴趣的目标,他会下车现场考察取样。每到一个地方,他最爱打听当地的土壤情况……职业的敏感性和科研的严谨性,让他在广西的研究高歌猛进。
我区大石山区土块小、土层薄,当地农民如何更好地增收致富?赵其国立足实际,结合多年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高值(高附加值)农业理论,建议当地农民遴选适合喀斯特土壤的名贵中草药等高附加值农作物来种植。
贫瘠红壤如何提高肥力?赵其国独辟蹊径,发明了红壤改良和提高肥力新方法,让“瘦土”变沃土。
赵其国接地气的研究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首次系统指出植被指数与红壤肥力因子、红壤肥力因子与地形因子的相关关系,创建了1:100万广西土壤类型图、1:50万广西红壤分布图、肥力演变图;创建了红壤生态高值复合农林系统的技术模式;项目成果已推广应用面积336.75万亩,辐射带动超过3000万亩,新增产值2.51亿元。
郭孔辉:打破技术壁垒助力汽车产业升级
用“千里姻缘一‘车’牵”来形容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郭孔辉跟广西的缘分再贴切不过。科技成果不能躺在抽屉里睡大觉,转化科技成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让郭孔辉成功牵手广西汽车产业,并成就了电动车市场“新宠”——被昵称为“小E”(宝骏E100)的新能源汽车。如今“小E”居高不下的销量使其成为电动车市场中的一匹黑马。“小E”火爆销售的背后离不开郭孔辉团队多年的努力。
连续三届受聘为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的郭孔辉和广西之间的情缘还要从多年前的一个心病谈起。在汽车领域深耕多年并享有崇高威望的他心中一直有个遗憾:自己研究的很多东西没法施展,有人质疑他光是搞理论厉害,也有人质疑他的成果到底有没有用。为了让科技成果落地成金,郭孔辉跟自己的学生合作开办了长春孔辉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早与该公司合作的企业之一正是柳州的上汽通用五菱。
郭孔辉及团队从2009年起与上汽通用五菱开展项目合作,2011年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派驻科研人员进驻等方式帮助上汽通用五菱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助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双方以合作开发底盘为起点,共同研发了“E100底盘开发”“CN300S底盘开发”等多个项目,预计每年为上汽通用五菱增收3000多万元。
底盘是汽车的核心科技之一,多数被自主品牌寄予厚望的重点车型,都让国外公司帮忙调校底盘,或直接使用外资品牌的底盘并以此为宣传卖点。但在郭孔辉看来,汽车关键技术长期仰人鼻息不可取,只有踏踏实实钻研技术,才能挺起民族汽车工业创新的脊梁。为补足我国汽车产业短板,提高汽车底盘设计能力,郭孔辉团队砥砺奋进、克难攻坚,自主设计开发了一系列先进实验设备。KC试验台是底盘设计的重中之重,通过它测量车轮运动角度变化和受力角度变化等重要参数,为改良优化汽车性能提供关键数据。如今,由团队自主研发制造的KC试验台已升级到第五代,接近世界领先水平。此外,团队还研发了我国第一台也是最大的一台驾驶模拟器,一举打破了外企在这方面的技术垄断。
谢华安:“藏粮于技”刷新水稻亩产纪录
一块地如何种出两块地的粮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谢华安一生都在探求水稻高产这一问题的答案。
“现在种水稻不赚钱,年轻人不会种稻、不愿意种水稻,怎么办?”广西作为中国水稻主产区之一,面对粮食发展的阶段性“困局”,2009年受聘为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的谢华安献计献策——广西农业要发展,要“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多次打破广西水稻亩产纪录的再生稻技术正是这一计策的完美体现。
所谓再生稻,是指在一季稻成熟之后,只割下稻株的上三分之二部位收取稻穗,留下下面的三分之一植株和根系进行再培育,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长出一季稻子。“只要管理得好,60天以后又收第二季,既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还能充分提高土地产出力,效益提高。”谈到自己的再生稻技术,谢华安颇感自豪。
说到再生稻落户广西的故事,还要从2011年说起。那年7月,谢华安到灌阳县黄关镇的神农稻博园核心示范区,见基地里禾苗长势良好,加上收割后还有较长时间,他便建议当地技术人员育留再生稻。经过悉心指点和几年的试验和改进,该地水稻产量不断刷新高产纪录。2014年,灌阳再生稻高产示范基地再生稻亩产426.8公斤,创广西再生稻新纪录。3年后,平均单产突破500公斤,再次刷新纪录。目前,广西中稻地区育留再生稻面积持续稳定在30万亩左右,辐射推动全区再生稻生产。
农业安则民心稳,农村富则国家强。谢华安称保障粮食安全,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广西大有可为。为此,针对广西农田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在谢院士指导下,广西水稻研究团队不断加大科研创新力度,目前广西优质杂交水稻技术全国领先,广西选育的优质杂交水稻除了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外,还远销到东盟国家,累计推广面积超亿亩,新增社会产值200亿元。
原文链接:http://gxrb.gxrb.com.cn/html/2019-02/25/content_1576236.ht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