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粮食安全需建全国作物科学创新体系

  由于受人口、资源、环境的三重压力,我国农业发展形势十分严峻,突出表现在,一是粮食安全;二是农业生态环境;三是农产品质量;四是农产品竞争力面临挑战。这些原因,不仅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农民收入,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将发挥不可替代和根本性的作用。实践证明,培育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高效作物品种,是增加粮食产量,有效控制病虫害,保护环境,提高食品安全性,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建设全国性作物科研体系实现农业跨越发展


  我国的农业科研机构是按行政区划设立的,虽然过去几十年为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部门、单位条块分割,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农业科研具有周期长、季节性、区域性强、不确定因素多、风险大等特点。随着国际作物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和材料不能充分共享、低水平重复、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作物科学进步的瓶颈。


  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建设全国性作物科学研究体系是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根据我国农业生态区划特点,尽快整合优化国家和区域农业科技资源,加快国家作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这对大幅提升我国作物科技综合创新能力,构建粮食安全长效机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加快建立作物科学国家创新中心和区域创新中心


  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以保障我国粮食与生态安全,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由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牵头,以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和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种质库、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和作物研究中心为平台,构建国家作物科学创新中心。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地方科研院所、国家农作物改良分中心、国家种质分库(圃)等为基础,构建面向包括东北、黄淮海、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华南、西南、黄土高原、内蒙古及长城沿线、青藏高原、西北绿洲灌溉农业区在内的全国十大作物生产区域的区域创新中心。并在各区域中心建立生态试验站,选择有实力的科研单位组建作物科研协作网,由此而构建布局结构合理、区域分工明确、优势资源互补、管理科学、运行高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作物科学创新体系。


  国家作物科技创新中心,主要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解决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理论、技术、材料和方法;区域创新中心则以技术创新为主攻方向,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负责区域内重大作物科学技术创新工作;国家作物科学生态试验站,主要针对服务区域的生产需要,选育农作物新品种,研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集中全国研究优势建立作物科学四大研究体系


  在国家和区域创新平台的基础上,集中全国的优势研究力量,建立作物科学四大研究体系。


  其一,作物科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体系:建立农作物基因资源和新基因发掘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研究遗传育种理论,阐明控制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基因表达调控网络、代谢途径调控机制;改进育种方法,建立作物品种分子设计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


  其二,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研究体系:构建长期库、复份库、中期库、种质圃、离体(突变体)库、DNA库、引种与繁种更新基地的异地保护与原位保护点和农田保存的原位保护相结合的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立种质资源保存、鉴定评价、遗传、种质创新、分发等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建立核心优异资源展示及分发基地和中期库种质分发系统的种质分发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以种质资源为基础,大规模发掘新基因,实现作物种质资源优势向基因资源优势的转变。


  其三,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体系:由国家创新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和试验站点组成。创新中心负责制定育种方向与策略,牵头申请项目,组织项目实施,构建技术平台,研究遗传育种理论,改进育种方法,创造和分发亲本材料;区域中心负责改进育种方法,创制亲本材料,选育适合当地条件的新品种;试验站点负责选育适应性品种,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配套技术试验,新品种示范推广等。以国家、省级农科院和作物改良中心、分中心为主体,建立全国主要农作物育种协作网,开展生态区内和生态区间穿梭育种,在主要农作物遗传理论和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培育两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作物生产管理与服务体系:在已建立的“中国作物超高产研究协作网”、“保护性耕作协作网”的基础上,建设中国作物生产技术研究协作网,开展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栽培理论与技术创新、主要农作物区域主体栽培技术体系构建、作物生产优化布局等研究工作,解决作物生产出现的重大问题;将结合农业部“四大粮食作物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试点行动”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建立作物科技服务网络,分别围绕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构建从国家—省—县—核心示范户—广大农户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中国作物科学研究创新体系将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实行“联合、分工、协作、共享”的运行机制,在提高现有平台和资源、技术、材料、信息共享效率的同时,促进人才培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我国作物科学综合创新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5月30日科技日报农业科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0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2年5月20日 上午10:03

相关推荐

  • 明集乡“灯塔—党建在线”党员信息录入、注册 “准全清”(灯塔党建在线怎么导出党员花名册)

    鲁网东营10月10日讯(记者 闫洪锦 通讯员 郑彤飞)为切实做好“灯塔—党建在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互联网 党建”工作,利津县明集乡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做到情况清、底数明…

    科研百科 2024年2月10日
    226
  • SaaS公司的内部管理系统,怎么做才算对?(saas管理工具)

    随着企业服务赛道的持续火热,进入SaaS方向的企业也越来越多。本文基于服务商业化的目标延伸探讨如何扩宽内部系统的定义,使其为商业化服务和如何根据SaaS公司处所阶段,来设计管理后台…

    科研百科 2024年5月11日
    99
  • 同飞储能热管理系统项目

    同飞储能热管理系统项目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对能源的利用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源的高效利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也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因此,能源的高…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26日
    0
  • 赋能下一代5G平台(5G赋能平台)

    将终端用户设备连接到中央电信网络和云的无线接入网(RAN)和相关的核心网络层次结构,对于构建无处不在的蜂窝网络连接至关重要,它将扩大该技术所支持的应用场景的数量和广度。在制定开发和…

    科研百科 2022年11月16日
    354
  • 科研项目初期论文

    科研项目初期论文 科研项目初期论文是科研项目开始阶段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对前期研究和准备工作的总结和回顾,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指导,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本文将回顾科研项目初期的工…

    科研百科 2025年2月14日
    0
  • 智能考勤管理软件定制说明(智能考勤管理软件定制说明怎么写)

    智能考勤管理软件定制说明 1.定制考勤管理软件版本为ZKnet10.0 2.智能考勤管理软件根据EHR软件的接口,自动下发人员信息,支持按考勤方式下发人员:仅卡、仅指纹、卡或指纹 …

    科研百科 2024年5月2日
    95
  • 蔬菜所3个品种入选2014年农业主导品种

        日前,农业部公布了10个2014年马铃薯、果蔬主导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中薯18号马铃薯、中农18号黄瓜和中椒107号甜椒名…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17日
    316
  • 微信小程序抽取html数据

    微信小程序抽取HTML数据 随着微信小程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将HTML数据集成到他们的应用程序中。微信小程序抽取HTML数据是一种将HTML代码转换为微信小程序组件和接口…

    科研百科 2024年10月5日
    16
  • 福建地震科研项目管理

    福建地震科研项目管理 近年来,福建地震局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地震预警和预防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介绍福建地震科研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 福建地震科研项目管理的主要…

    科研百科 2025年2月2日
    0
  • 完成科研项目的感想

    完成科研项目的感想 最近,我完成了一项科研项目,这是我大学生涯中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通过这个项目,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这个项目的早期阶…

    科研百科 2025年2月27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