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粮食安全需建全国作物科学创新体系

  由于受人口、资源、环境的三重压力,我国农业发展形势十分严峻,突出表现在,一是粮食安全;二是农业生态环境;三是农产品质量;四是农产品竞争力面临挑战。这些原因,不仅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农民收入,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将发挥不可替代和根本性的作用。实践证明,培育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高效作物品种,是增加粮食产量,有效控制病虫害,保护环境,提高食品安全性,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建设全国性作物科研体系实现农业跨越发展


  我国的农业科研机构是按行政区划设立的,虽然过去几十年为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部门、单位条块分割,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农业科研具有周期长、季节性、区域性强、不确定因素多、风险大等特点。随着国际作物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和材料不能充分共享、低水平重复、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作物科学进步的瓶颈。


  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建设全国性作物科学研究体系是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根据我国农业生态区划特点,尽快整合优化国家和区域农业科技资源,加快国家作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这对大幅提升我国作物科技综合创新能力,构建粮食安全长效机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加快建立作物科学国家创新中心和区域创新中心


  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以保障我国粮食与生态安全,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由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牵头,以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和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种质库、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和作物研究中心为平台,构建国家作物科学创新中心。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地方科研院所、国家农作物改良分中心、国家种质分库(圃)等为基础,构建面向包括东北、黄淮海、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华南、西南、黄土高原、内蒙古及长城沿线、青藏高原、西北绿洲灌溉农业区在内的全国十大作物生产区域的区域创新中心。并在各区域中心建立生态试验站,选择有实力的科研单位组建作物科研协作网,由此而构建布局结构合理、区域分工明确、优势资源互补、管理科学、运行高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作物科学创新体系。


  国家作物科技创新中心,主要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解决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理论、技术、材料和方法;区域创新中心则以技术创新为主攻方向,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负责区域内重大作物科学技术创新工作;国家作物科学生态试验站,主要针对服务区域的生产需要,选育农作物新品种,研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集中全国研究优势建立作物科学四大研究体系


  在国家和区域创新平台的基础上,集中全国的优势研究力量,建立作物科学四大研究体系。


  其一,作物科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体系:建立农作物基因资源和新基因发掘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研究遗传育种理论,阐明控制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基因表达调控网络、代谢途径调控机制;改进育种方法,建立作物品种分子设计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


  其二,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研究体系:构建长期库、复份库、中期库、种质圃、离体(突变体)库、DNA库、引种与繁种更新基地的异地保护与原位保护点和农田保存的原位保护相结合的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立种质资源保存、鉴定评价、遗传、种质创新、分发等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建立核心优异资源展示及分发基地和中期库种质分发系统的种质分发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以种质资源为基础,大规模发掘新基因,实现作物种质资源优势向基因资源优势的转变。


  其三,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体系:由国家创新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和试验站点组成。创新中心负责制定育种方向与策略,牵头申请项目,组织项目实施,构建技术平台,研究遗传育种理论,改进育种方法,创造和分发亲本材料;区域中心负责改进育种方法,创制亲本材料,选育适合当地条件的新品种;试验站点负责选育适应性品种,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配套技术试验,新品种示范推广等。以国家、省级农科院和作物改良中心、分中心为主体,建立全国主要农作物育种协作网,开展生态区内和生态区间穿梭育种,在主要农作物遗传理论和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培育两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作物生产管理与服务体系:在已建立的“中国作物超高产研究协作网”、“保护性耕作协作网”的基础上,建设中国作物生产技术研究协作网,开展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栽培理论与技术创新、主要农作物区域主体栽培技术体系构建、作物生产优化布局等研究工作,解决作物生产出现的重大问题;将结合农业部“四大粮食作物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试点行动”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建立作物科技服务网络,分别围绕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构建从国家—省—县—核心示范户—广大农户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中国作物科学研究创新体系将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实行“联合、分工、协作、共享”的运行机制,在提高现有平台和资源、技术、材料、信息共享效率的同时,促进人才培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我国作物科学综合创新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5月30日科技日报农业科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0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2年5月20日 上午10:03

相关推荐

  • 科研项目研究的方法

    科研项目研究的方法 科研项目研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发现新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科研项目研究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是科研项目研究的基础,包…

    科研百科 2025年3月6日
    1
  • 工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工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随着工商企业管理的日益数字化,工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好的工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管理…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7日
    0
  • html5开源项目管理系统

    随着现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开源项目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了许多开发者和项目经理的首选工具。作为一种高效、灵活、易于使用的项目管理工具,HTML5开源项目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项目…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14日
    0
  • 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和模式研究与示范取得新成效

      9月15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铁岭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示范观摩会在辽宁省铁岭县召开。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辽宁省农科院院长隋国民、…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14日
    345
  • 临床科研项目起名大全

    临床科研项目起名大全 临床科研项目起名是临床科学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名字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体现研究人员的专业性。本文将介绍一些临床科研项目起名的技巧和注…

    科研百科 2025年3月19日
    1
  • 政府协同办公系统操作(政府协同oa办公系统)

    政府协同oa办公系统: 推动政府工作高效协同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政府工作也逐渐向数字化转型。政府协同oa办公系统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科研百科 2024年6月5日
    51
  • ccb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CCB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一个职业的概述 CCB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是一个职业的概述,该职业涉及组织、实施和跟踪系统集成项目的过程,包括软件、硬件、网络、数据库和其他技术的集…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23日
    0
  • 科创研发“活”力全开 重庆大学58项成果亮相2023智博会(重庆大学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9月4日, 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2023智博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开幕。重庆大学作为区域合作展区的高校代表,以高校最大展馆展出共计58项科技成果,涉及智…

    科研百科 2024年4月21日
    6.4K
  • 与企业合作科研项目计划书

    与企业合作科研项目计划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在这里,我将分享一份与企业合作科研项目的计划书,希望能够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科研机…

    科研百科 2024年4月8日
    93
  • 蒲江县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蒲江县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PMIS)已经成为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29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