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巧生院士在中国小麦育种史上的四大贡献

  庄巧生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小麦育种学家。他自1939年开始从事小麦育种研究至今已66个春秋,在小麦育种的理论与新品种选育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自国家“六五”攻关开始,他作为项目主持人组织和领导了全国小麦育种工作,精心策划、具体指导、协作攻关,为提高全国小麦育种工作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发挥了引领者的作用,受到了全国小麦育种工作者的爱戴和尊敬。

一、“华北号”、“北京号”、“丰抗号”系列小麦品种的育成与推广,为我国小麦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抗日战争期间,庄巧生院士在贵州从事小麦育种研究,1946年到北京工作,一直活跃在小麦育种第一线,先后主持育成小麦品种20多个。
  20世纪50年代,选育出北系3号、北系4号、北系11号和中苏68等耐瘠丰产的小麦良种,迅速提供生产利用。针对水浇地日益扩大,施肥量逐渐增加,推行密植措施后,出现秆高茎软易倒伏的情况,特别是条锈病日益严重等问题,选育出系列秆强、抗病品种,在生产上发挥了较大作用。
  60年代,选育出抗条锈、高产、稳产、早熟的北京8号和北京10号,均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北京8号早熟、籽粒外观品质好、适应性广,是华北平原冬麦区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前期主要推广品种之一,年种植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北京10号,丰产性能好,曾在冀中和晋中南广为种植,年最大种植面积达900多万亩。
  70年代,随着生产条件的变化,施肥水平不断提高,灌溉条件日益改善,生产上需要耐肥喜水、抗倒、增产潜力更大和早熟、抗锈、丰产的新品种。他又带领课题组育成了北京11号、12号、13号、14号、15号、16号、17号、18号、冀麦1号等。其中冀麦1号1983年获农业部科技改进一等奖。
  80年代,在北部冬麦区首次育成兼抗条、叶锈多个生理小种和抗白粉病,秆强抗倒,适应性广,灌浆快,产量高的“丰抗号”系列品种,在北部冬麦区大面积推广应用长达10余年之久。特别是丰抗8号,年种植面积曾高达600万亩(1988年),到1996年累计种植面积3890万亩,是北部冬麦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丰抗号”系列品种还先后获得农业部、北京市多项奖励。  
 
二、组织领导了小麦育种“六五”、“七五”、“八五”攻关和国际合作,大大提高了全国育种工作水平
  由于庄巧生院士在小麦育种上的突出成就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他学风严谨、公平处事、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博得了小麦育种界的一致拥护和好评,为此国家授权由他主持了“六五”、“七五”和“八五”小麦育种攻关项目。为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调动各参加单位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庄先生积极倡导育种材料和经验的双交流,开展穿梭育种以提高效率,注意安排有关支撑研究,以增强育种后劲,并大力加强大区级品种区域试验以促进良种转化为生产力,在全国育成了一批又一批为广大农民所喜爱的,丰产、抗病、优质新品种。这些创造性的科技管理和学术交流措施,在提高全国育种工作水平、加快新品种选育推广速度以及对育种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由庄先生主持的“全国大区级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六五’成果及其应用”,198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此外,他还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促进小麦科技走向国际。1984-1987年,在他担任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理事会理事期间,积极推动我国与该中心之间的小麦穿梭育种工作,一直延续至今。

三、主持撰写专著,系统总结中国小麦育种的经验和成就
  庄巧生院士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先后参与了《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中国小麦学》、《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等的编写工作。金善宝院士曾这样描述,“庄巧生从编写指导思想、框架设计、章节安排、选定撰稿审稿人,以至逐章审改定稿,都亲自动手,一丝不苟,对集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的智慧,完成编写任务,起了重要作用。”
  庄巧生院士亲自主持编写的百万字的《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巨著,系统总结了从新中国成立后,50多年来我国育种工作的主要成就。像这样专门从选用亲本与配置组合的角度,分析总结一个国家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开展小麦育种工作的经验,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这本巨著不仅指明了当前我国小麦育种工作的方向、思路和可以借鉴的经验,而且对今后我国小麦育种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四、言传身教为培养后生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庄巧生院士对青年人的身教和言教,使很多人都受益匪浅。
  凡是跟随庄先生工作过的人,都会从他身上受到一种无形的教育——身教。上世纪50年代中期,庄先生在河北省衡水县小辛集合作社蹲点,居住在一间土墙、土地、窄小的草房套间内,条件很差,但他仍然天天保持被褥、书籍、墙壁和地面整齐清洁有序,使蹲点组的同志深受教育。在庄先生的影响下,使大家懂得了“一室之不治焉能天下为”的道理。
  从有形的教育来说,庄先生的知识面广、理论与实际并重,文字功底好,学风严谨,处事公平。自上世纪80年代他担任《作物学报》主编,直到2003年底,虽实行正副主编“轮流坐庄”制,但每期稿件他均要终审把关。
  他助人为乐,不辞劳苦,在同行中,请他帮助指导工作或审查修改文章的人终年不断,直接和间接受益于他指导和帮助的人不计其数。他对年轻人的培养,既严格要求,又积极帮助,并鼓励他们勇挑重担。他为许多年轻人撰写出国进修或攻读学位的推荐信,修改立项建议书、申请报告以及撰写晋升职称推荐意见等。农科院的同志说,有关小麦遗传育种和种质资源的研究生几乎都受过庄先生的指导,每一篇论文他都细心修改,从内容到文字,以至每一个标点符号。
  长期以来,庄巧生院士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界深受大家尊敬的长者和导师。在他的影响下,小麦遗传育种界已经成为一个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团结协作的战斗集体,并形成了良好的传统。(摄影 丁麟)


庄巧生院士在中国小麦育种史上的四大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0日 上午9:15
下一篇 2022年5月20日 上午9:17

相关推荐

  • 车载互联系统专项评测(7)吉利·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吉利吉客系统app)

    易车全新的评测栏目《车载互联系统专项测评》,将会从硬件水准、操作便利性、基本功能、互联功能四个方面对车载互联系统进行评测,并对每项系统功能进行打分,每一项满分为五星。 往期回顾 《…

    科研百科 2024年5月1日
    184
  • epc工程管理系统

    epc工程管理系统:提升项目管理效率的利器 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在epc工程管理系统的帮助下,项目管理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本文将介绍ep…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2日
    0
  • 强化业务指导,确保录入工作

    强化业务指导,确保录入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录入工作在企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业务指导不足和录入人员的技能水平问题,录入工作常常会出现错误或不准确性。为了强化业务指…

    科研百科 2024年10月29日
    0
  • ai智能辅助工具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AI智能辅助工具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一种应用之一。 AI智能辅助工具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协助人们完…

    科研百科 2024年11月12日
    0
  • 全国教育科研项目数量排名全国教育科研项目数量排名

    全国教育科研项目数量排名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科研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今天,我们将对全国教育科研项目数量进行排名。 根据最新的数据,全国教育科研项目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2万…

    科研百科 2024年6月12日
    90
  • CHROME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CHROME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通信的普及,各种计算机系统越来越普遍,其中涉及到的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CHROME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浏览器,…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6日
    0
  • 艺术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

    艺术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 尊敬的评审委员会: 我代表XXX艺术研究小组向贵委员会提交一项艺术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希望获得立项支持。 该艺术科研项目的主要研究方向为XXX。我们注意到,…

    科研百科 2024年4月11日
    64
  • 科研天赋

    科研天赋:发掘潜力,实现突破 科研天赋是指个人在科学研究方面展现出的才能和潜力。对于科学家来说,科研天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他们发掘新的研究方向,探索未知的领域,并在科学研…

    科研百科 2024年10月8日
    19
  • 才知道微信朋友圈,也可以发2分钟长视频,太方便了,方法超简单

    才知道微信朋友圈,也可以发2分钟长视频,太方便了,方法超简单 标题:才知道微信朋友圈,也可以发2分钟长视频,太方便了,方法超简单 近日,我偶然发现了微信朋友圈可以发布2分钟长视频的…

    科研百科 2024年3月28日
    201
  • 桃源:严控会议经费 服务民生事业(严控会议经费支出应做到什么)

    常德全媒讯(记者 戴艳红 张铭齐 吴晚婷)常德桃源县严控会议经费,将节省的开支用于民生事业建设,不仅扭转了会议风气,减少了会议多、杂、乱的现象,也给民生事业的建设,提供了更加充足的…

    科研百科 2023年2月26日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