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航天育种中心牵头的课题组利用航天技术先后育成并审定水稻、小麦新品种12个,其中“华航一号”、“特优航1号”、“Ⅱ优航1号”和“培杂泰丰”等4个水稻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已完成或正在参加省级以上区域试验稻麦新品系、新组合16个。航天新品种、新组合4年累计种植面积850万亩,增产粮食3.4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5.0亿元。
至此,我国科学工作者15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搭载植物种子,经多年地面种植筛选,先后育成60多个农作物优异新种质、新品系并进入省级以上品种区域试验,其中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新品种或新组合20个,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国家“十五”“863”计划“稻麦航天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课题组负责人、中国农科院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研究员激动地说,航天育种技术是我国科学工作者独创的高新技术,在经历了多年的探索研究之后,已经在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特异新种质、新材料创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十五”期间,科技部在国家“863”项目计划中首次将航天育种技术正式立项,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使得我国航天育种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目前已经利用航天诱变技术创造出特异种质材料26份,其中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米质较优的水稻恢复系新种质航1号、泰丰占和航恢七号,极早熟、抗病、强筋小麦新种质SP8581和SP0225等新材料已分别进入水稻和小麦常规育种及杂交稻育种计划,并为全国多家育种单位所引进和利用,对促进稻麦育种起到了重要作用。
考虑到空间科学实验机会的有限性,为了更加有效地发展航天育种技术,刘录祥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经过多年探索,从粒子生物学、物理场生物学和重力生物学等不同角度研究了高能单粒子、混合粒子、零磁空间和微重力等航天环境各因素的生物诱变特性,开创了地面模拟航天环境诱变作物遗传改良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已申报航天育种新技术发明专利3项。
我国作为目前世界上仅有的3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之一,在航天育种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受到世界著名的《自然》和《科学》杂志的专题报道,并首次在美国休斯敦举办的第三次世界空间大会参展,吸引了世界科学家的关注。刘录祥表示,随着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育种技术必将为我国农作物育种技术进步和农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链接1
什么是航天育种
航天育种,亦称太空育种。就是指利用返回式卫星等返回式航天器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种子)的诱变作用以产生有益变异,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植物育种新技术。航天育种方法在有效创造罕见突变基因资源和培育植物新品种方面已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突显出良好的产业发展优势。
科学实验证明,宇宙辐射和微重力等综合环境因素对植物种子的生理和遗传性状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因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虽然前苏联及美国的科学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将植物种子搭载卫星送上天,并在返回地面的种子中发现了染色体畸变频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他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载人航天服务,迄今为止,国外尚未见有利用航天技术培育农作物品种的研究报道。
链接2
我国航天育种的成就
自1987年以来,在国家“863”计划和重点攻关项目的资助下,我国科学工作者15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搭载植物种子,经多年地面种植筛选,先后育成60多个农作物优异新种质、新品系并进入省级以上品种区域试验,其中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新品种或新组合20个,包括水稻13个、小麦3个、番茄2个、青椒和芝麻各1个,并从中获得了一些有可能对产量有突破性影响的罕见突变。2003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防科工委联合批复了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5年7月,国防科工委正式批准该工程项目的研制总要求报告,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全面启动。实施航天育种工程有利于在广泛开展育种实践的同时,充分加强航天育种应用基础理论的探索和研究,使育种实践和理论基础很好地统一起来,促进航天育种学科的建立与发展。通过航天育种机理研究的原始创新和科学积累,可获得一大批突破性的农业新品种和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育种技术。这对于继续保持在该领域的国际先进性、创造性及航天育种产品开发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推动航天育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29日 第十四版 记者 蒋建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