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暨核心种质利用973项目组在河南洛阳召开第三次“全国小麦核心种质有效利用现场观摩暨研讨会”,经过现场观摩考察和研讨,与会专家、领导一致认为,通过大联合、大协作,将农业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衔接,将中央科研单位与地方科研单位组织在一起形成农科教合力,是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动力和必由之路,973项目“小麦核心种质有效利用”协作组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在国家“973”项目“重要农作物核心种质的构建及新基因挖掘”(G1998010200)和“主要农作物重要功能基因多样性与有效利用研究”(2004CB117200)的资助下,项目组成员经过八年努力,建立了小麦核心种质和应用核心种质,将2万余份种质资源的基因多样性浓缩到231份核心种质材料中;利用核心种质进行种质创新,培育出一大批基因组材料和育种材料;发掘出一批优质、高产、抗病、抗逆重要新基因。其中包括与小麦适应性关系密切的春化基因;能够提高穗粒数与千粒重20%以上的主效QTL;对籽粒大小、N、P、水分吸收和利用均有重要作用的重要QTL;提高加工品质23%的品质相关QTL,以及抗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的抗病新基因。上述成果的取得为进一步培育“绿色超级小麦”,实现以“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健康,保护环境”为目标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方法、技术和材料基础。
为了加速已有农业基础研究成果在我国小麦育种研究与粮食生产中的应用,项目组牵头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联合了河南省农科院、洛阳地区农科院等全国小麦主产区17个省(市)近30个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优势单位,发起成立了“全国小麦核心种质有效利用协作网”,协作组为育种与相关科研单位提供核心种质27810份次,优良基因导入系材料3000余份次;举办了小麦分子标记育种培训班,将分子标记送到育种家手中;出版了《小麦核心种质有效利用通讯》,及时交流信息。通过大联合、大协作,利用核心种质创造的180份高代品系已经分别进入各地的产量比较或区域试验,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与河南焦作农科所联合培育的中焦1号具有晚播早熟的特点,11月中旬播种仍能达到亩产556公斤,比对照增产30%以上,该品种不仅能够较好地与当地极晚收获的中药材轮作,而且能够与晚熟高产玉米轮作,在保证小麦不减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实现全年粮食大幅度增产;与江苏徐州农科院联合培育的中徐1号具有抗倒、抗倒春寒等优点,在2007年的区试中比对照增产12%,有望近期通过审定。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协作组通过几年的共同努力,不仅在基因资源发掘技术方面,而且在种质创新的理论和材料方面都有重大创新,小麦核心种质的育种应用与生产利用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应该加强成果的示范和进一步推广应用;希望广大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工作者重视优异基因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提高小麦育种工作效率。专家组高度评价了项目协作组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认为这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衔接、中央研究单位与地方研究单位密切联合、上中下游紧密结合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的典型范例,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农业的自主创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