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31日,由我院柑桔所所长周常勇研究员任首席专家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江柑桔带橙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通过了由陈宗懋院士等11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的验收。
会上,周常勇介绍了项目总体完成情况,该项目的7位课题主持人汇报了课题研究取得的关键技术突破、标志性成果、经济社会效益以及在节能降耗减排上的突出进展和成绩并回答专家组质疑。
该项目自2007年7月实施以来,完成4条橙汁产业化示范生产线技术升级,年加工能力达50万吨以上,可替代进口橙汁30万吨以上;新建我国首条每小时15吨鲜皮渣发酵饲料产业化示范生产线;构建了橙汁加工原料长周期(8个月)均衡供应技术体系;研发出重庆三峡库区柑桔非疫区建设核心技术体系,研制9种柑桔危险性病虫分子检测技术、7种快速检测试剂盒和1种同时检测10种病害的基因芯片;建立了基于DNA指纹图谱的柑桔种苗纯度及真实性检测技术和基于橙汁特征功能成分、质量表征成分及近红外特征图谱的橙汁质量和真实度检测技术体系;研制出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新软件等46项;累计新增产值6.2亿元。该项目共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请专利31项(发明专利17项),取得专利授权11项;研制国家、行业及企业标准39项(国家标准3项),地方技术规程13个;发表论文150余篇(SCI收录17篇),出版专著12部;培养博士生9人,硕士生92人。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实地察看了万州三峡果业有限公司和重庆三峡建设集团,一致认为,该项目整体设计符合国家战略目标需求,课题设置科学合理、结构严密,课题经费使用合规,课题完成情况良好,部分课题取得了较大突破,达到了项目预期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三峡库区为核心的长江上中游橙汁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为我国橙汁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