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控研究取得可喜进展

    从2月28日召开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推进工作会议上获悉,该项目在多方面取得可喜进展。

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控研究取得可喜进展

    据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李茂松研究员介绍,该项目自2012年启动实施以来,已收集整理了全国和研究区域的长年代气象资料、农情资料和农业洪涝灾情资料,以及研究区域主要农作物干旱、洪涝、低温等灾害发生的时段、范围、强度、频率,种植模式、孕灾环境、承灾体抗灾性能和灾损资料和应急防控技术、减灾技术和灾后恢复生产技术等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全国突发性灾害数据库;全面开展了区域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抗逆性品种筛选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区域种植的抗逆性品种47个;开展了玉米抗旱抗逆性品种选育,初步育成耐旱性强、丰产性好、配合力高的4个玉米杂交种,6个丰产性及抗旱抗逆性好的苗头品种;初步揭示了区域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构建了3项灾害等级评价指标;初步开展了突发性灾害信息预警平台研发,构建了灾情监测预警数据库;全面开展了区域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防控技术试验,初步提出了适宜不同区域的避灾减灾种植模式、防灾避灾技术、灾后补救技术;开展了突发性灾害监测预警设备、应急机具和抗逆制剂研发,初步试制了部分设备、机具、研制了抗逆制剂配方。
    据了解,我国是一个多种灾害类型频繁发生的国家,特别是农业干旱、洪涝、低温、干热风等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一般灾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就达4666.7万公顷,约占总播种面积的1/3,因灾损失粮食500多亿公斤。该研究项目针对危害我国农林业生产的农业旱灾、洪涝(涝害、湿害)、低温灾害(冻害、霜冻、寒露风)、干热风等,以“工程防灾、生物抗灾、结构避灾、技术减灾、制度救灾”为总体思路,研究农业灾害监测新技术,研发基于农田尺度的地面监测技术与设备,实现农业灾害的自动化、强时效和高精度监测,初步建立我国农业灾害监测技术支撑体系;充分挖掘生物抗耐灾害的潜力,通过研究农艺、工程、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防灾减灾新技术,实现农业重大自然灾害防、抗、避、减技术和措施的一体化,形成我国农业防灾减灾技术体系。
    李茂松在会上表示,项目下一阶段工作将在进一步凝练科学目标的基础上,围绕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一个灾种一个灾种、一个区域一个区域、一个季节一个季节地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方案;加强对灾情发生发展的监测预警工作,力求第一时刻发现灾害,关键节点防控灾害、关键时段开展灾害救助与恢复生产;更加注重农业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使农业防灾减灾依靠科技进步,做到科学预警、分类指导,增强农业防灾减灾的主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为我国预防和减轻农业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筑起一道防火墙、撑起一个保护伞、打造一个保险箱,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7日 下午12:33
下一篇 2022年5月17日 下午12:3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