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医所肉羊优异基因发掘与群体遗传改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3年12月30日,农业部组织旭日干院士、刘守仁院士、李宁院士、黄路生院士等7位专家对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杜立新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国肉羊优异基因发掘与群体遗传改良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项目进行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牧医所肉羊优异基因发掘与群体遗传改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该成果历经12年,针对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商业化潜力的基因资源和育种效率低等困扰和制约我国肉羊遗传改良的核心障碍,从全基因组水平发现和验证了绵羊骨形态形成、肌肉生长发育、生殖力、抗逆、尾型和角型等与驯化和改良相关的基因。初步揭示了绵羊品种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基因通路。挖掘和鉴定了30个羊繁殖力、生长、胴体、肉质等性状的相关基因,建立了6个具有育种可利用价值基因的检测技术。揭示了中外绵羊肌肉形成和脂肪分化相关基因通路差异,首次发现1个与骨骼肌发育有关的基因网络和影响断奶后日增重的5个关键基因,构建了绵羊拷贝数变异(CNVs)、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微小RNA(miRNA)和甲基化图谱,其中对于miRNA和甲基化图谱的报道在国际上实属首次。建立了基因检测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首创基于基因聚合的肉羊配套系选择方法、原种核心群选育-产区制种-规模化三元配套系生产的肉羊商业化育种模式,集成创新了绵羊二年三产繁殖调控技术模式。应用上述技术体系选育出3个杜泊羊专门化品系,形成湖羊高繁、乌珠穆沁羊高繁、苏尼特羊肥羔和呼伦贝尔短尾等4个品系和杜×蒙、杜×寒、南×细、道×寒、澳×杜×寒、澳×杜×湖、澳×杜×蒙等7个杂交配套模式。向社会提供引进品种、培育群体和地方良种种公羊2.8万只,改良低产羊300万只,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该成果先后制定农业行业标准4项;申请专利5项,其中授权专利2项;发表论文67篇(其中SCI收录16篇);出版专著6部。
    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局副局长陆建中,牧医所所长李明等出席了成果鉴定会。(通讯员 邬震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1)
上一篇 2022年5月17日 上午9:35
下一篇 2022年5月17日 上午9: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