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6项成果获2014年度北京市科技奖励

    2月27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获得201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成果进行了表彰。中国农业科学院共有6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蔬菜所顾兴芳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黄瓜优质多抗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及配套新品种选育”成果获得一等奖;环发所崔海信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农业纳米药物制备新技术及应用”成果和饲料所丁宏标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新型生物饲料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成果分别获得二等奖;饲料所王建华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豆粕发酵核心菌种构建、工艺创新、评价方法及推广应用”、信息所许世卫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先进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设备(农信采)的研制与应用”和作科所程须珍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高产多抗广适绿豆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成果分别获得三等奖。
    “黄瓜优质多抗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及配套新品种选育”成果针对蔬菜生产上品质优良、多抗丰产的黄瓜品种数量不足、品质和抗病育种选择效率不高等问题,历经20余年的持续协同攻关,首次完成了13个黄瓜品质性状和4个抗病性状在染色体上的遗传定位,率先开发出紧密连锁的基因组SSR和Indel标记32个。利用分子标记聚合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技术,创制出聚合5-6个优质品质性状和抗7-8种病害的8份优异自交系,培育出6个优质多抗黄瓜新品种,实现了品种的更新换代。在全国27个省市累计推广565.5万亩,累计增加经济效益76.86亿元。其中,在北京市累计推广面积达到21.7万亩,占本市黄瓜栽培总面积的50%以上。
    “农业纳米药物制备新技术及应用”成果以提高农药、兽药与疫苗的有效利用率、延长持效期和降低残留污染为目标,系统地建立了具有靶标可控缓释等功能的农业纳米药物关键制备技术平台,创制了一批高效、安全的绿色农业纳米药物新产品。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6项、国家登记新产品120种,在粮食、园艺与经济作物生产上累计推广1亿亩,猪、牛、羊等家畜生产上累计推广470万头。主要创新点包括:创立了纳米微囊、微球、脂质体、微乳等农业纳米药物制备技术体系,揭示了改善靶向传输与控释特性、提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作用机制;创制了30余种绿色纳米农药新产品,涵盖了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大吨位与主导农药品种,显著提高了有效利用率,降低了农药、有害溶剂与助剂的残留污染;创制了6种抗寄生虫与抗菌类绿色纳米兽药新产品,提高了生物利用度,改善了药效功能与持效期,显著地减少了给药剂量与次数,降低了毒性和药物残留;发展了一批新型、高效纳米药物载体、助剂与疫苗佐剂,为绿色纳米农业药物新产品创制奠定了基础。
    “新型生物饲料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成果在系统研究动物肠道微生物组成与调控的基础上,研发了畜禽、水产饲用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寡糖和天然色素抗氧化剂等系列生物饲料添加剂,并通过技术集成形成不添加高铜、锌和抗生素的生物饲料配置技术。分离鉴定产酶嗜热真菌新种31种,热稳定酶15种,开发高比活甘露聚糖酶及其发酵生产和制粒技术;形成高效复合酶配伍和配套应用技术。建立微生态制剂的质量标准及其品质评估分子技术体系。建立从万寿菊花等制备天然色素的技术体系。集成上述添加剂技术,实现年产100万吨生物饲料的生产推广。获得授权专利12项,发表论文110篇,产业化新产品41种。
    “豆粕发酵核心菌种构建、工艺创新、评价方法及推广应用”成果以生物脱敏、替代高档蛋白(鱼粉、血浆蛋白)、减少抗生素使用和改善生产性能为目标,通过菌株、工艺、产品、评价和应用创新,首创饲料抗原蛋白分子检测技术和豆粕发酵技术,实现产业化。其创新点包括:菌株及组合创建、温度-湿度-PH联控、按需补料、交替发酵、低水分发酵、低温干燥等,打通了固态发酵技术瓶颈;围绕脱敏防腹泻、抗菌防疾病、产酶促消化等目标功能创建了4类发酵工艺;通过设置26个工艺单元,彻底解决了发酵豆粕技术落后、工艺粗放、控制程度低、质量不稳的乱象。成果获6项授权;制定行业标准2项;论著61篇,其中SCI论文8篇,共被引17次。新产品应用产生重大经济生态效益,5年累计推广6.25万吨,产值2.98亿元,抗生素减用62.5吨,增就业岗位170个。缓解了我国饲料蛋白尤其优质蛋白的供给压力。
    “先进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设备(农信采)的研制与应用”成果根据现代农业管理对市场数据获取能力提升的重大需求,开展了先进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设备研究,其创新点包括:研发出标准化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技术与系统;创建了农产品市场信息传输优化模型与定位匹配采集技术;创新了农产品市场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技术;创新设计理念研制了具有便捷性、高适性和易用性的先进专用装备。成果获得软件著作权26个,专利2项,受理专利申请5项,制定行业标准2部,发表论文36篇(其中SCI、EI收录11篇)。农信采在全国多省市推广应用,为农业管理部门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基础数据,形成的相关成果发挥了重要咨询决策作用。
    “高产多抗广适绿豆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成果针对我国绿豆生产中品种产量低、抗性差、适应范围窄、栽培模式单一等问题,开展新品种选育,研究集成高效生产技术,其创新点包括:构建中国首个绿豆核心种质,发掘出我国绿豆中缺乏的抗豆象、抗叶斑病资源,解决了绿豆育种抗性基因严重匮乏问题;育成了我国首个高产、抗豆象、抗叶斑病、广适性绿豆新品种;建立多性状评价技术指标及抗性育种技术体系,为资源评价、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研制出适应不同种植模式的高产高效及安全生产技术,解决了绿豆生产栽培技术落后等问题。成果从2005年开始示范推广,取得显著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通讯员 官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6日 上午9:36
下一篇 2022年5月16日 上午9:38

相关推荐

  • 和医学有关的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探究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技术可以通过修改基因序列来治疗某些疾病,并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基因组。为了探究基因编辑…

    科研百科 2025年4月2日
    2
  • EasyPM:做最简单高效的IT研发SaaS项目管理工具(项目管理 saas)

    简单、高效、安全,从来都是IT团队对项目管理工具最急切的需求,但现实往往颇多无奈。 我们能看到,目前正火的类Trello 等任务泛协同toB管理工具,方便快捷却过于简单,更像是多人…

    科研百科 2022年7月25日
    314
  • 项目管理系统开发目的

    项目管理系统开发目的 项目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协调项目的工具,能够帮助组织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减少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以下是项目管理系统开发的目的: 1. 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项目…

    科研百科 2024年12月31日
    1
  • 质标所成功研制上转换发光速测仪

        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创新团队在科技创新工程及相关项目的支持下,与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16日
    251
  • 医院科研项目讨论记录

    医院科研项目讨论记录 医院科研项目讨论记录是一份记录医院科研项目讨论的文档,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项目进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份医院科研项目讨论记录的示例。 讨论记录示…

    科研百科 2025年2月25日
    0
  • 综合项目管理系统1

    综合项目管理系统1 综合项目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协调综合项目的软件系统。这些项目通常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需要高效、可靠的协作和项目管理。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或组织更好地…

    科研百科 2025年6月8日
    1
  • 科研项目负责人的保密职责科研项目负责人的保密职责

    科研项目负责人的保密职责 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科研项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确保科研项目的机密性,并保护项目的机密信息不被泄露。以下是科研项目负责人需要承担的保密职责: 1….

    科研百科 2024年9月9日
    30
  • 加工所发现棉花对大丽轮枝菌2号生理型的抗病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戴小枫团队在棉花黄萎病抗病基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从海岛棉中鉴定到1个参与大丽轮枝菌2号生理型的抗病基因,揭示了抗病基因突变与主栽品种…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14日
    283
  • mate 40 头条 视频循环无法关闭3120881756

    mate 40 头条视频循环无法关闭 随着mate 40的发布,许多用户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他们观看的视频将会一直循环播放,无法关闭。这个问题似乎的解决方案,但是似乎仍然存在…

    科研百科 2024年11月13日
    10
  • 项目管理wbs图案例

    项目管理wbs图案例 项目管理wbs图是一种用于描述项目管理过程的工具,可以帮助项目经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项目任务和资源。本文将介绍一个项目管理wbs图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工…

    科研百科 4天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