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抓好水稻生产,对实现粮食安全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大力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可以有效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节约生产成本。水稻插秧机的推广使用是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关键环节,有望彻底改变我国传统水稻种植“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臂几千年”局面。目前水稻插秧机推广过程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秧苗根系盘结差、难起秧、易散秧、运输难、秧苗损耗多、漏插率高,影响机插作业效率和产量等,在南方早稻和北方一季稻的机插中更为突出。
目前国内外水稻机插育秧技术主要包括软盘营养泥育秧、传统营养土基质育秧、双膜泥浆育秧、大棚硬盘育秧、钵体毯状育秧等。这些技术的主要缺点是起秧难,易散秧或者取秧阻力大,易缺边角,功效较低,对插秧机要求较高等。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的专利技术“育苗基布及其制造方法”采用牵伸成网原理,即利用两对带有梳齿的运行速度不同的罗拉辊对麻纤维进行梳理,辅以淀粉胶后成网。所形成的育苗基布纵向抗拉强力大,横向撕破强力小,它不仅使得育成的秧苗根部盘结好而形成“毯状秧块”、便于秧苗的运输,而且由于横向撕破强力小使得插秧机的秧爪容易将秧苗分开。作为一种经济型标准化育秧技术,创新突破了水稻机插秧配套育秧技术,为充分发挥插秧机的优越性能奠定了基础。
麻育秧膜可辅助盘根,并具有吸水透气性,可在育秧泥土底面形成一层适宜于秧苗根系生长发育的水-气-肥平衡体,从而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发育,提高秧苗素质。秧苗根系盘结良好,不易散秧,便于取秧、运秧、装秧,解决了机插中的散秧散盘问题;机插时分秧易,伤秧轻,漏插少,显著提高了水稻机插效率和质量;机插后返青快、分蘖早,有效分蘖数量增加。该技术有助于减低育秧肥的使用,通过将部分或全部育秧肥均匀撒施于育秧膜上而非育秧土中,降低烧苗风险,显著改善育秧效果并提高水稻产量。
麻育秧膜育秧每亩增加用膜成本不到10元,可节省3-5盘秧苗,还可减少育秧土和种子用量,节本省工显著。据4年来在各地试验调查,早稻平均增产13.2%,中稻平均增产9.0%,晚稻平均增产5.5%;采用麻育秧膜进行水稻机插育秧增加的收益可达到了80-150元/亩。提高机插效率和质量,原来每台乘坐式插秧机每天可插35-40亩,现在可插55亩-60亩,提高效率近1/3。
该专利2010年起实施,至2013年底,累计生产了2800吨,获销售收入9800万元,在湖南省75个县,以及湖北、黑龙江等省推广应用,累计应用面积670.69万亩。2014年,该专利许可实施,转让经费1400万元。该专利还可在草皮育苗、道路护坡以及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运动场所等领域广泛应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