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粉源植物产地环境识别与控制创新团队在蜂蜜真实性识别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中蜂蜂蜜和意蜂蜂蜜中存在显著差异的6种挥发性物质,为我国中蜂蜂蜜的真实性识别提供了物质基础。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农业食品化学(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
抓好产业扶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中蜂产业,以产业扶贫为主,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对增加蜂农收入、助推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小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据周金慧研究员介绍,我国中华蜜蜂主要以药用植物等天然植物作为蜜源,且产量较低,因此导致流通领域的中华蜜蜂所产蜂蜜(中蜂蜂蜜)价格约是意大利蜜蜂所产蜂蜜(意蜂蜂蜜)的3-10倍,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商贩将意蜂蜂蜜掺至中蜂蜂蜜中或完全采用意蜂蜂蜜冒充中蜂蜂蜜进行销售,不利于我国蜂产业的健康发展。
该研究利用非靶标代谢组学技术和靶标定量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构建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模型;同时,筛选潜在特征标志物并对蜂蜜中标志物进行靶标定量,利用来源不同产地的中蜂蜂蜜和意蜂蜂蜜真实样品进行验证,最终确定1-壬醇、1-庚醇和苯乙酸乙酯为中蜂蜂蜜的特征标志物,苯甲醛、庚醛、苯乙醛为意蜂蜂蜜的特征标志物。该研究提出了中蜂蜂蜜真实性鉴别的新方法,为我国蜂蜜真实性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也为中蜂蜂蜜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
该研究得到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现代农业(蜂)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蜂业提质工程资助。(通讯员 谢文闻)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afc.9b0443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