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涝来袭 应对有力(旱涝灾害怎么解决)

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2019年上半年,江西省平均降水量比历史同期均值偏多近三成,赣江最大流量一度逼近1998年最大值;下半年则比历史同期均值偏少六成多。

面对这样的极端天气,江西省多措并举,防汛抗旱,减灾防灾,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到大旱大汛之年无大灾发生。

站在江西省气候中心大屏幕前的逐日降水量柱状图前,顺着工程师谢佳杏手指的方向望去,2019年7月15日像一道分水岭。此前的6个半月,江西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541.2毫米,比历史同期均值偏多近三成,赣江最大流量一度逼近1998年最大值;此后的5个半月,平均降水量骤减至183.1毫米,比历史同期均值偏少六成多。

旱涝急转、大汛大旱,谢佳杏以此形容江西面临的极端天气。但在这样的不利条件下,2019年江西省粮食总产量431.5亿斤,超额完成了420亿斤的年初预定目标。面临严峻的气候条件,如何做到旱涝保收?

千库万塘,防汛抗旱

隆冬时节,彭泽县定山镇响水村池塘清淤工地上,挖掘机频频挥土,拉土车来回穿梭。“天上望又望,不如地下挖个塘,干旱全靠它浇地。”村民刘中道说,去年多亏了这口塘,村里的几百亩庄稼才没遭灾。正是这些星罗棋布的小水塘,为大汛中的分洪排水救了急,也为干旱中的赣鄱大地引水灌溉“解了渴”。

2019年4月,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项目之一的浯溪口水利枢纽首次下闸蓄水,就成为防汛抗旱中的主力担当。汛期先后70余次启闭闸门,调节洪水下泄流量。

旱涝急转,江西更加注重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根据气象部门预判预警,水利部门在确保安全度汛的前提下,及时增加水库蓄水。2019年7月20日汛期结束时,全省水库较常年同期多蓄水16.87亿立方米,偏多9%左右。

“老话说得好,‘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这就是大旱大汛之年无大灾的重要原因之一。”江西省水利厅厅长罗小云介绍,江西拥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缺水问题突出。近年来,江西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十三五”水利项目104项,匡算总投资1449亿元,到2020年,全省新增供水能力20亿立方米,新增和恢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万亩。

科学减灾,高效救灾

老话讲,“一粒谷,九担水十天连晴禾烤焦”。要搁过去,永修县民强合作社种粮大户黄明的30亩“望天田”,每亩只能打200多公斤粮食。2019年,他全部改种了由江西省农科院引进推广的节水抗旱稻,大旱也能保丰收。

据统计,水稻每年的耗水量占江西省淡水消耗量的50%以上,而节水抗旱稻可减少50%的用水量。

目前江西已有40多个县的2万多名农户与黄明一样,种植节水抗旱稻,主要分布在中低产田、抛荒田和“棉改稻”田,平均亩产在500公斤以上,对全省粮食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给防汛增添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去年7月9日下午,受持续性强降雨影响,鹰潭市马荃圩堤出现长约60米宽约3米的塌方险情,堤内1.86万名群众、1.15万亩耕地的安全危在旦夕。此时,极端天气已导致局地通信中断,救援人员迅速组建了现场通信网络,利用航拍无人机、测流遥控船等设备实时上传灾情数据。经过一夜奋战,次日早晨6时即完成塌方修复。

关键时刻突破“信息孤岛”,日常监测发挥“硬核”作用。聊起防汛科技,鹰潭市水利局局长童细宏感触颇深:“过去巡堤看水位,靠的是竹竿、手电和雨伞。如今有了自动测报系统,手机APP上就能实时查看雨情、水情数据。”截至2018年底,江西省共建有雨量自动监测站4545处、水位自动监测站2956处,基本实现数据、语音、视频三网合一,全面提升防汛信息传递的效率和精度。

紧急抢险,冲在一线

“多亏了抢险队。”61岁的高田镇横坑村村民郭厚法想起去年6月9日的一场大雨,还心有余悸。

位于吉安市青原灌区的塔下渡槽建于1973年,因年久失修,在去年6月9日的一场大雨中被冲毁。此时正值抢收抢种的关键期,渡槽一倒,供水必断,村里上百亩的第二季晚稻将无法栽种。

闻“汛”而动。灌区管理站党支部书记王良旻立即组织9名党员和1名入党积极分子赶往垮塌地点,发动群众冒雨实施抢修,确保晚稻种植不受影响,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修缮后的渡槽在抗旱中持续发挥供水灌溉作用,不少村民为此自发送来锦旗。

“作为一名技术干部,平时接触最多的是水文数据。这次防汛抗旱,更多是与村民打交道,体会到自己的工作对群众生活的直接影响,深感责任重大。”王良旻颇有感触地说。

大旱大汛面前,江西各地把积极应对汛情、旱情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全省累计投入抗洪巡堤查险力量20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82.2万人;累计投入抗旱人员224.69万人次,投入抗旱设施机电井4.75万眼,解决了69.1万人的饮水困难,减少农业因旱经济作物损失20.09亿元,减少粮食损失21.92亿元。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06日 14 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30日 下午3:05
下一篇 2024年6月30日 下午3:17

相关推荐

  • 环保类科研项目

    环保类科研项目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环保类科研项目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科学研究项目。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环保类科研项目。 1. …

    科研百科 2025年2月11日
    0
  • 科研项目进度 软件

    科研项目进度软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研项目进度软件已经成为科研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研项目进度软件可以帮助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实时掌握项目的进度,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本文…

    科研百科 2025年2月23日
    0
  • TPshop移动商城APP:APP软件开发的步骤

    今天我们一起来讲解APP软件开发的步骤,不了解的小伙伴,赶紧来看看吧! 一、需要调查分析APP开发市场:开发者需要找到市场感觉,无论你是想开发Android APP还是IOS AP…

    科研百科 2024年5月6日
    105
  • 城市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肃州区全域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纪实

    今年以来,肃州区坚持一切工作党建引领、一切困难党建破题的工作主线,按照“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城市基层党建路径,全域提升城市基层党建…

    科研百科 2023年9月25日
    187
  • 科研质量工作

    科研质量工作的重要性 科研质量工作是保证科学研究的可信度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解决人类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科学研究的成功离不开高质…

    科研百科 2024年10月29日
    0
  • 如何加强社会化管理新形势下企业与离退休老同志的感情纽带联系

    如何加强社会化管理新形势下企业与离退休老同志的感情纽带联系如何加强社会化管理新形势下企业与离退休老同志的感情纽带联系?有什么是“关系全局,联络各方”?我国在当代社会社会背景下,主要…

    科研百科 2024年11月22日
    0
  • 蔬菜所揭示番茄紫色果实形成的分子机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华南农业大学开展合作研究,揭示了番茄紫色果实形成的分子遗传基础以及果实表皮中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网络,为番茄高品质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14日
    443
  • 劳务项目管理要点(项目劳务管理软件)

    项目劳务管理软件 随着项目工程的不断增长,项目劳务管理已经成为了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手工记录和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项目管理的需求,因此,项目劳务管理软件应运而生。…

    科研百科 2024年6月3日
    66
  • 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解决方案

    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解决方案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通过CRM,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实现…

    科研百科 2024年8月22日
    32
  • 整车评审五步法

    整车评审五步法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确保产品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整车评审五步法是一种有效的工具,用于评估汽车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法规标准。本文将介绍整车评审五步法的具体内容。…

    科研百科 2024年10月15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