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圣经-《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科学管理原理 读后感)

「▲关注微信公众号:dzqy0115▲ 」

管理圣经-《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科学管理原理 读后感)

导言:“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可以说是企业管理的圣经,到今天,其关于管理的基本逻辑还是值得大家去回味,也会带给大家很多启发!

管理圣经-《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科学管理原理 读后感)

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第一次提出了“管理者”这一角色,标示着一个全新职业的诞生。可到现在,很多人还没有真正明白什么叫管理,管理应该要做什么,管理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管理是不可替代

现在国内各种场合,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企业家,大家常常都强调经营机制,认为经营大于管理,机制大于管理,要经营不要管理,小企业不要管理等等。

如果我们回顾管理发展的历史,回到科学管理原理中,你就会发现,以上那些言论都是缪论。经营代替不了管理,机制更不会大于管理,无论企业大与小,管理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管理圣经-《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科学管理原理 读后感)

比如,拿机制来说,泰勒就提到过科学管理之前的通常管理,其核心就是通过机制的设计,来激发工人的积极性。

现在大家热衷于的计件制、奖金、股票分红、合伙人等机制,早在1912年之前已经比较普遍了,但它们并没有给企业发展带来质的提升。

因为就算工人很积极,如果他们使用的方法和工具非常落后,也无法带来效率的提升。就好像一群拿着大刀跟一群拿着机枪的人比武,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欧美日等企业很少提及所谓的机制,全球最畅销最具影响力的企业经营管理方面书籍也几乎没有提过机制,因为一个多世纪之前就被证明其无法替代管理。

当然,管理也离不开机制,企业在推行好的工作方法过程中,需要通过有效的机制来保障和牵引。所以说不是经营机制大于管理,它们应该是相辅相成,共同驱动企业的发展。

管理者的作用不可替代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第一次提出管理者这个角色,也标志一个全新职业的诞生。同时也让我们真正了解到,管理者是无法被替代的,因为:

管理圣经-《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科学管理原理 读后感)

1、时间问题

一般操作人员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操作上,没有时间思考或试验提升效率的方法,只有管理者能聚焦在如何提升工作效率上,通过对很多优秀方法的研究,不断归纳、总结、提炼、验证,最终找到最佳业务实践并进行推广。

2、动机问题

就算一般操作人员碰巧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通常也会因为自身利益考虑(人性使然),不会将方法传授给其他人,这样自己的利益就能最大化。而管理者的收益是建立在提升企业整体效率的基础之上,他们有愿意去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并进行推广。

3、权力责任问题

一般操作人员就算找到提升效率方法,最多自己使用,没有权力及责任去要求其他人使用这个方法。而管理者有权力可以进行推广,并且为其创造有利条件。

正因为如此,看上去没有直接创造价值的管理者是无可替代,他们却直接决定了企业效率的水平及创造财富的程度。

科学管理本质就是寻找与固化最佳实践

毛主席曾说:“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句话最能体现科学管理的本质。理论要来自于实践,但要高于实践,也只有高于实践的理论才能指导实践。

管理圣经-《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科学管理原理 读后感)

“条条道路通罗马,总有一条是最短的”,同样,做任何事情的方法都有很多种,但在现有条件下总有一种是最好的。

科学管理就是将过去存在的各种因素及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与规则,即是人、机、料、法、环、测等的最优组合,形成最佳业务实践,并以此来指导实践并不断迭代。

科学管理过程就是计划与执行的闭环

泰勒的科学管理告诉我们,管理中的计划与执行是分离的,员工做任何事情不是随心所欲,必须之前有相关计划与作业标准,这些计划与标准是经过科学方法总结出来的最佳实践。员工的执行需要按照计划进行,管理者需要对执行过程进行监控与反馈,以此修正未来的计划。

管理圣经-《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科学管理原理 读后感)

可以说管理的过程就是计划、执行、控制、反馈、修正计划的闭环,质量之父戴明提出的戴明环(PDCA)其实就很好的概括管理的全过程。

协作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关键

自亚当斯密提出的分工论,让大家认识到分工带来巨大力量,事实上单纯的分工不能真正提升效率,特别是在日益复杂的企业内部及外部环境,分工协作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质的飞跃。

1、分工协作体现在各操作员工之间

比如在吉尔布雷斯砌砖案例中,负责不同墙面的砌砖工要协作,共同提升效率,单个效率提升不足以提升整个建设速度,甚至可能造成隐患。在现在分工越来越精细,追求局部最优往往带来整体不优。

2、管理者与操作者之间的协作尤为重要

再厉害的管理者所掌握的知识量都远少于所有操作者总和的知识量。俗话说,人民的集体智慧是无穷的。管理者的知识来自于实际操作者,同时也需要实际操作者在实践中验证,只有管理者与实际操作者通力合作才能做到这一点。

管理圣经-《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科学管理原理 读后感)

3、如何能做到真正有效的协作

一方面需要采取一些“强制性”约束机制,比如管理制度,“强制性”给员工培训并强制实践最佳方法,淘汰无法掌握或不愿意实践最佳方法的员工,强制要求操作者反馈实践结果等。

另一方面可以采取一些”引导性“动力机制,比如采取计件工资制,对实践最佳方法并取得效果的员工给予额外的奖金,以奖金或荣誉的方式鼓励员工与管理者协作,反馈持续改进的建议。

科学管理离不开对人性的洞察

任何一种工作都是人、方法及工具共同作用的结果,离开人谈管理都是无稽之谈,对人性的洞察是管理的基础。

泰勒在科学管理中反复强调雇主与雇员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没有实现雇员的财富最大化,就无法真正永久实现雇主的财富最大化。

管理圣经-《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科学管理原理 读后感)

同样道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的利益也是一致的,管理要从人性出发,从人的动机出发,从人的需求出发,设计管理机制(比如及时兑现的薪酬机制、给予员工更多荣誉及追求个人价值等),把人性的私利与企业的公利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双赢的结果。

著名的管理大师马斯洛在泰勒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人性的奥秘,提出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揭示人有更多层面的需求,把管理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写在最后话】

《科学管理原理》可以说是管理的圣经,各层级管理者及企业家们,真的需要静下心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你将会找到企业管理的原点与初心。


那些不懂得使用指南针和航海图的人,

注定迷失在茫茫大海中;

那些懂得借助工具的人,

才有机会找到新大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1日 上午9:41
下一篇 2024年4月21日 上午9:5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