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带你看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17))

5月31日上文,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8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9)》《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2019)》《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9)》。

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

推普脱贫攻坚行动取得重大进展。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国务院扶贫办印发《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赴“三区三州”开展专项调研。组编出版《普通话1000句》等学习资料,研发推广普通话学习手机应用软件“语言扶贫APP”,深入推进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学习培训工作。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团中央开展“推普脱贫攻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130个团队、1360名大学生赴贫困地区教农牧民学说普通话。指导督促地方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加强统筹规划,出台实施方案。健全长效机制,将普通话普及率提升纳入地方扶贫部门、教育部门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列为驻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的主要工作任务。推动东西联动,落实对口支援。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进展顺利。以边远贫困地区为宣传重点,以“说好普通话,走进新时代”为主题,组织开展第21届推普周活动,总参与人次超过4000万。完成全国县域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建立全国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平台,采集数据信息100余万条。积极落实十三届全国政协“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双周协商座谈会有关意见建议,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教育部18个司局和直属单位的工作任务。指导地方加强县域和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达标建设,全年完成达标校验收14万所。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人数持续增长。农村和少数民族普通话培训人数93万,比上年翻一番。普通话水平测试人数791万,同比增长近两成。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人数突破3万,比上年增长近五成。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人数46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大数据带你看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17))

二、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成果丰硕。隆重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周年,宣传普及汉语拼音的历史贡献和时代价值。纪念《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5周年,推动字表推广应用。印发《信息化条件下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信息化条件下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的基本架构和建设任务。修订《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质量监控,确保规范标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发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服务英语教学与测试。与中国残联共同发布《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国家通用盲文方案》,服务3300余万听力视力残疾人语言应用。审定第六、第七批共32组外语词中文译名,推荐社会使用。完成《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研制,为8105个通用规范汉字逐一确定笔顺规范。

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国家语委重大基础资源建设项目“通用汉字全息数据库建设”顺利完成,其标志性成果“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发布并上线提供社会使用。国家标准委发布17项语言文字信息化国家标准。中文信息处理领域最高奖项“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评选颁奖。多项技术评测结果显示我国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持续进步。

地名与科技术语规范成效显著。民政部公布我国部分海域海岛标准名称、第一批冥卫一地名标准汉字译名。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公布10种3万多条规范科技名词。

大数据带你看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17))

三、语言资源科学保护

举办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2018年9月,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教科文全委会、湖南省人民政府会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的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会议主题为“语言多样性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通过了成果性文件《岳麓宣言(草案)》。陈宝生部长出席大会闭幕式并讲话,提出“加强语言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4项倡议,得到与会代表积极响应,有关倡议在《宣言》中得到充分体现。2019年1月18日,《宣言》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定并在其官网正式发布,成为此次会议重要标志性成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以“保护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永久性文件。2月21日,在第20个“国际母语日”,教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中国联合国教科文全委会、国家语委在北京共同举行发布会,正式发布《岳麓宣言》。大会的召开和《宣言》的发布充分体现了加强语言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成功经验做法,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声音、贡献了中国智慧,成为提升中国语言文字国际影响力的一次成功实践。

扎实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全年共设416个田野调查点,组建调查团队386个。工程启动以来,已有1495个调查点的调查工作通过专家验收,总体完成率99.7%。“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上的音视频资源比上年新增近一倍。《中国濒危语言志》编纂正式启动,地方语言资源集编制开展试点。

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国家民委进一步加强民族语文专业队伍建设,牵头开展全国高校民族语文相关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专题调研,举办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业务骨干高级研修班和新时代民族语文应用研究创新发展专题研讨班。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相关少数民族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民族自治地区语文工作机构等审定发布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少数民族语名词规范总计6600多条。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资源建设中,文化和旅游部新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信息视频资源7100多小时,累计2.1万多小时。

大数据带你看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17))

四、语言服务能力提升

进博会语言服务多措并举。多语种语言服务志愿者团队上岗超过5000人次,覆盖语种超过20个。信息化语言服务融合网页端、电话端、移动端推出多类型、多层次展会信息平台。展会现场形成由志愿者、专业译员和机器翻译设备共同构成的多语种服务体系。

冬奥会语言服务有序推进。“冬奥会术语平台”一期建设完成并交付使用,收集整理冬奥术语近8万条,涵盖中、英、法、俄、日、韩、德等多个语种,创新冬奥会语言服务模式。北京市民冬奥文化培训读本《冬奥会:体育•语言•文化》,以及《英语世界》《汉语世界》的冬奥特刊正式出版,被称为冬奥会语言服务“一书两刊”。

语言翻译服务蓬勃发展。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协会发布《2018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推出翻译行业团体标准《翻译服务:口译服务要求》和语言服务行业规范《语料库通用技术规范》。截至2018年6月,我国经营范围包括口笔译等语言服务的企业数量超过32万家,以语言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数量近万家。

听力视力残疾人语言服务有效落实。教育部、国家语委与中国残联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通用手语推广方案》和《国家通用盲文推广方案》,发布《国歌》国家通用手语版,对531名听力视力残疾人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517人获得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信息无障碍设施数量持续增长,听力视力残疾人特殊教育事业深入发展。

五、语言文化传承传播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项”,成立专家委员会,设立系列研究课题。初步完成《中华通韵》研制,形成送审稿。保护传承地名文化,民政部新评审认定8个县(市)为“千年古县”地名文化遗产。

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印发《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完成并发布中华经典资源库第五期项目,制作诵写讲视频资源2700分钟,5期项目视频资源共计约1.2万分钟,并在“学习强国”平台上线。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建设“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被誉为“最好听的课文”。组织编写《中华经典诗词分级诵读本》,为中小学生提供权威的学习和诵读读本。继续举办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终端收视人次达21亿。联合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2018年全国中小学师生书法篆刻展示交流活动”,联合中华诗词学会举办“2018中华通韵诗词创作征集活动”。指导地方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各地全年组织开展集体诵读、经典诵读比赛、经典诵读文艺演出、书法家进校园等各类活动共计2.2万多次,参与人次超过1850万。

推进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与学术外译。中国外文局推出的“中国关键词”项目新发布关键词102条,内容涉及治国理政、改革开放、外交等多个领域。教育部、国家语委牵头实施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出版第六辑,版权输出涵盖22个外语语种。国家社科基金继续设立“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185个,涉及22个学科、12种外文。

加强港澳台语言文化交流合作。举办第五届两岸中学生“海上丝绸之路书法之旅”夏令营、海峡两岸与港澳大学生汉字创意设计项目成果展、中华经典诵读港澳展演交流活动,为港澳举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普通话能力提升培训班,有效促进港澳普通话教学水平提升。召开首届两岸文字学会交流研讨会、第十一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学术研讨会,探讨推动两岸书同文。

加强语言文化国际交流合作。举办以“语言,让世界更和谐,文明更精彩”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系统回顾和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语言文字工作成就。举办首届中俄语言政策论坛,填补两国语言文字交流合作的空白。文化和旅游部新建2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累计建设海外中国文化中心37个。

六、语言教育事业推进

基础与职业教育语文课程建设及双语教育。截至2018年底,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覆盖到全国小学的一、二年级和初中的一、二年级,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编写和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全面完成,1.2万多所民族中小学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语言双语教育。

高等教育语言专业人才培养。“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各层次学位授予人数近15万,“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各层次学位授予人数逾20万,100多所高校新增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120个,外语类本科专业覆盖语种突破100个。

中文国际教育。国家汉办新建30所孔子学院和80个孔子课堂,累计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548所孔子学院、1193个孔子课堂;新增汉语水平考试考点60个,累计已在全球13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147个考点;全年各类汉语考生6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6%。新设立“孔子学院建设和汉语国际教育”科研课题,批准立项年度课题22项。

华文教育。国务院侨办继续精准帮扶海外300余所华文教育示范学校,选派1000多位国内优秀教师赴30个国家的260多所重点华校承担督导和教学任务;与泰国教育部民校教育委员会签署华文教育合作协议,举办第14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研制完成《海外全日制华校办学参照性标准》和《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标准》,基本建成华文教育主干教材体系。

七、语言治理体系构建

语言文字法治建设。探讨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订,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立法调研,并就相关草案书面征求各界意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推进多部门联合规章《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立法调研,在充分征求各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草案征求意见稿。广西、四川阿坝等地颁布地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语言文字工作监管督查。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体系。陕西、内蒙古、青海、浙江、安徽、贵州、广西7省(区)的14个县区接受并通过国家级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累计已有13省(区)的27个县(区)接受并通过了国家级督导评估。15个省(区、市)在各自行政区域内开展不同层级的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全年共有141个地(市)、县(区)接受评估。18个省(区)继续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全年共有7个二类城市、190个三类城市接受并通过评估。国家新闻出版署开展“质量管理2018”出版物编校质量检查,合格率82%,比上年提升6个百分点。

科学研究和社会引导。国家语委科研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共资助语言学类科研项目823项,比上年增加28项。20家国家语委科研机构聚焦各自核心优势,深入推进科学研究,努力发挥资政功能,积极开展社会宣传。语言文字智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3家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入选光明日报和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1家机构入选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全球智库评价(AMI)来源智库数据库”。语言生活皮书系列形成“4 2”格局,除了国家层面的白皮书、绿皮书、蓝皮书、黄皮书,广州首次、北京第二次发布地方语言生活皮书。年度“汉语盘点”活动继续引发全社会关注,“奋”和“退”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和国际字,“改革开放四十年”和“贸易摩擦”分别当选年度国内词和国际词。

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建设。增补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为国家语委成员单位。针对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后的机构变化情况,重新调整国家语委和“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目前国家语委成员单位29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10个。调整充实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构成,现有委员27名。指导地方加强机构建设,安徽、山东、重庆等省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得到加强,16个省级机构的工作经费同比增长,省级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人员编制、高校测试站逐年增长。

语言文字工作队伍建设。继续举办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培训班、地方语委干部和高校语委干部语言文字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班,培训学员600多人。地方语委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地方语委干部、高校语委干部、中小学骨干校长、幼儿园骨干园长等28000多人。举办第四期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优秀中青年学者研修班,与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组织第二期“语言文字中青年学者出国研修项目”,加强中青年学者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并召开第四届学术研讨会。

2018年,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语言教育、语言规范、语言研究、语言科技、语言经济、语言服务、语言传播等各领域均取得新进展。社会语言生活总体健康和谐,充满活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0日 下午4:05
下一篇 2024年4月20日 下午4:17

相关推荐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团队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团队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团队是组织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团队,负责管理和维护各种系统集成项目,包括硬件、软件、网络和数据库等方面。这个团队通常由一群专业人士组成,包括软件工…

    科研百科 2024年12月31日
    0
  • 用AI连接办公生态,如何让智慧会议所听即所见?(ai智能会议)

    讯飞听见智慧屏以用户为核心,聚焦AI会议室与生态,是全新一代智慧高效的办公设备,集全新的AI办公助手、AI语音转写、智慧笔、电子白板、云会议、无线投屏、字幕上屏、纸屏互动、多屏互动…

    科研百科 2023年12月5日
    169
  • 化学科研课题有哪些(化学工程科研项目名称有哪些)

    化学工程科研项目名称有哪些 化学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领域,涵盖了化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在化学工程领域,我们致力于将化学原理和技术应用于生产和实践,提高生产效…

    科研百科 2024年8月2日
    51
  • 株洲市智慧党建平台试运行,实现党群服务上云端(株洲智慧党建app)

    株洲新闻网6月14日讯(记者 陶金星)智慧党建是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和改变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手段,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用大数据服务群众的具体举措。为突出党建引领,提升工作信息化水…

    科研百科 2024年6月26日
    65
  • 广州2022年科研项目

    广州2022年科研项目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广州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科研项目。2022年,广州计划开展多项重要的科研项目,这些项目将推动广州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其中,最为…

    科研百科 2025年2月1日
    0
  • 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的感悟

    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的感悟 自从我加入老师的科研项目以来,我深深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严谨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也锻炼了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以下是我参与老师的…

    科研百科 2025年4月2日
    1
  • 会议管理会议须知

    会议管理须知 在会议管理方面,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 确定会议的目的和议程:在会议开始之前,必须确定会议的目的和议程。确保所有参与者都清楚了解会议的目的和议程,以便他们可以积极…

    科研百科 2024年8月23日
    23
  • 科研项目延期开展理由

    科研项目延期开展是科研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其中原因多种多样,包括: 1. 实验条件不足:实验室设施不完善,实验环境不具备条件,导致实验无法顺利进行。 2. 研究人员不足:研究团队人数…

    科研百科 2025年3月25日
    12
  • 智慧党建平台设计标准(智慧党建平台设计标准是什么)

    系统建设完全遵循国家、政府及地方相关规定和标准,遵循SOA标准、W3C标准,具有完整成熟、简单易用、多层次的安全设计、灵活的自定义、稳定可靠等特点,而且在细节功能实现更加易用符合用…

    科研百科 2024年6月26日
    62
  • 考研复试有哪些常见的问题+通用回答答案(考研复试常见的问题及答案)

    考研复试是考研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更深入地了解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研复试问题及其可能的回答答案: 1. 请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 回答:老师您好,我叫XXX…

    科研百科 2024年6月20日
    60